隨著一系列戰爭題材的電視連續劇陸續上線,一批又一批“戰爭迷”應運而生,這也帶旺了國內大部分有著紅色旅游標記的景區。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去領略銀幕外的戰爭情懷吧。
◆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建筑群:永不消逝的記憶
推薦指數:★★★★★
上榜理由:在南京中華門外有一座高約60米,寬約2公里的小山崗,這里風景秀麗,盛產雨花石,深受游人喜愛。但在國民黨統治時期,秀麗的雨花臺卻成為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場,先后有近10萬革命先烈在此慘遭殺害。新中國成立后,雨花臺上建起了占地面積達87公頃,由高10.03米、寬14.2米、厚5.6米,共179塊花崗石組成的巨型烈士雕塑群像,塑造了九位象征著各族、各年齡層次的烈士,雕像周圍松柏常青,象征了革命烈士的忠魂永垂不朽。
◆湖南韶山:毛澤東的故里
推薦指數:★★★★★
上榜理由:湖南韶山,因是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故里,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千百萬人向往的革命圣地。
韶山留下了許多毛澤東青少年時期求學、生活及從事革命活動的遺跡。其中,韶山沖上屋場有一棟坐南朝北的“凹”字型農舍,這里便是毛澤東的誕生地。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生在這里,直至1910年外出求學。1925年6月,毛澤東在這里召開秘密會議,建立了韶山的第一個中共支部。
◆北京盧溝橋: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起點
推薦指數:
★★★★☆
上榜理由: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處,豐臺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1937年7月7日,日本在盧溝橋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宛平城的中國駐軍奮起抵抗,史稱“盧溝橋事變”。至此,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引燃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抗日圣火。
◆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在烈火中永生
推薦指數:
★★★★
上榜理由:“七七事變”標志著抗日戰爭的正式開始。幾個月后,國民黨在淞滬抗戰中失利,南京陷入危機,國民政府隨即遷往重慶,開啟了重慶作為戰時陪都的歷史。紅巖革命紀念館就位于重慶市嘉陵江畔,與紅巖村13 號、曾家巖50 號、桂園、《新華日報》舊址毗鄰,它們都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動基地,是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治區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人民群眾進行革命斗爭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