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文剛
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山東省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凱實驗學校傳統文化教育紀實
文│趙文剛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多元文化思想進入中國社會,多元化的價值觀取向也隨之出現。學生正處在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轉變的關鍵時期,他們心理上正處于一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中。中國的傳統文化講究道德修養、修身克已,講究以他人和社會為重。因此,傳統文化具有較強的制約作用,以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用中華美德和民族精神滋養學生心靈具有深遠的意義。
山東省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凱實驗學校的前身為東營市北大附屬實驗學校,始建于2008年7月。該校實施集團化辦學,采取“名校+弱校”的模式,與東營市育才學校組建育才教育集團,按照“資源共享、管理互通、研訓聯動、文化共享、項目合作、捆綁考核”的管理思路,理順辦學體制,規范辦學行為,優化教學管理,改革課堂教學,抓實習慣養成,各項工作穩步推進。他們以優秀傳統文化體驗教育作為重要載體,發展了學生,成長了教師,帶動了家長,影響了社會,實現了學校優質快速發展。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光輝燦爛。上下五千年,傳承有序,源遠流長,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祖國優秀兒女,至今仍蘊含著勃勃生機,煥發著強大的精神力量。基于這樣的認識,東凱實驗學校著力培育以中華優秀文化為鮮明特色的學校文化,希望以優秀的學校文化引領人、激勵人、發展人。
明確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念文化 學校理念文化之于一所學校的意義,猶如靈魂之于生命、思想之于人類,是一所學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也是學校整體文化形象塑造的精髓。在理念文化形成過程中,東凱實驗學校立足學校實際,通過廣泛調研,充分論證,形成了以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為主旨,傳承與創新并舉的理念文化系統。
他們以“自主發展”為核心理念,以“氣有浩然,自強不息”為學校精神,明確了“博文約禮,知行合一”的校訓、“進德日新,為學日益”的校風、“立人以德,修己以敬”的校風、“學求自得,行貴自律”的學風,以及“志趣高雅,善學會用,適應社會需要,具有家國情懷、世界眼光的陽光學子”的培養目標。這些理念均來源于優秀傳統文化,又以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結合當下教育發展的要求,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構建富有國學經典教育特色的校園環境文化 為了營造一個富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校園環境,東凱實驗學校以國學經典教育為主題,力求讓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讓每一個角落都具有教育意義。在學校墻面和樓梯上,他們以古代圣賢名言警句等為主要內容,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環境文化;在班級文化建設上,他們結合孩子們的年齡和認知特點,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班級文化,如引領學生孝悌行為的“國學角”、以《弟子規》為藍本設計的班級踐行弟子規評價規則、國學教育成果展示等。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下,傳統美德悄然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并迸發出無限活力。
教育是文化的命脈,而突破的關鍵在課程。東凱實驗學校與山東大學品牌學校研究所國學體驗教育研究中心組建了國學體驗教育成長共同體,以“誦讀課程”“節日課程”“禮儀課程”“書法課程”等為主題,為學生營造了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
經典誦讀課程 東凱實驗學校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年級特點,將《弟子規》《三字經》《大學》《論語》《詩經》、語文教材課后附錄古詩詞及“名著導讀”中推薦的名著篇目進行科學安排,形成國學經典校本課程體系。通過每日晨讀、誦讀比賽等形式,讓孩子們感受經典誦讀的意境和魅力,提高感悟和欣賞水平,在全校形成誦讀的自發自覺氛圍。
經典講讀課程 為促進學生知行合一,東凱實驗學校每周在中、高年級段開設經典講讀課程,做到誦讀與講讀并重,講授國學經典中的經典篇章以及其他中華傳統美文、詩詞,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機結合,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解讀經典,從而提高道德修養和文化素養,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深遠的教育意義。
活動推進,搭建豐富的傳統文化踐行載體
每一所學校都會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通過活動達到育人的效果。如何在活動中真正凸顯育人功能?這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傳統節日教育 傳統節日的傳承對于展示中華文化魅力、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都有重要意義。東凱實驗學校每學期都充分利用各種傳統節日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如:清明節開展生命教育、端午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中秋節強化對家國團圓的期盼、重陽節開展尊老愛老教育……通過不同的活動方式揭示傳統文化的內在價值,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的情感。
禮儀教育 禮儀是人類文明的標志之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基于這樣的認識,東凱實驗學校利用每年的孔子誕辰日,為一年級新生舉行隆重而莊嚴的開筆禮儀式,讓學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學會做人,使自己成長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同時,該校提倡各班級將《弟子規》與《中小學生守則》有機結合,融入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并根據學生年齡、身心特點,形成具有本班級特色的《班級踐行弟子規細則》,促進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
另外,該校還研發了以“立德齊禮”為主題的行為文化系統,引導學生涵養內在的思想品德,養成外在的守禮習慣,使學生做到舉止不出格,談吐不失禮,交往不失態,通過優美的儀表、典雅的舉止、得體的談吐、翩翩的風度展示自我修養。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和諧的全面發展,就是兩個教育者,即學校和家庭,不僅要有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因此,家校合作是保證學生健康成長極其重要的條件。
開展經典誦讀進家庭活動 東凱實驗學校通過開展《弟子規》親子誦讀,讓家長和孩子一同學習;通過每周的德育作業,把《弟子規》學習延伸至家庭,小手牽大手,家長和孩子在每周的解讀中共同成長。在此過程中,家長自然而然地按照《弟子規》中的內容要求自己,從經典中得到智慧,與孩子一同成長。
開展面向老師和家長的培訓 為了營造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氛圍,該校通過邀請專家培訓、外出專題學習、共享網絡資源等形式,開展面向全體教師和家長的國學經典教育培訓,全方位培育國學經典教育資源,形成教育合力。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五千年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它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永續發展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動力。未來,東凱實驗學校將繼續以學生終身發展為根本,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不斷探索創新教育教學新模式,真正走上一條屬于自己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