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身份證號碼:412728198602080028)
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
孫 靜
(作者身份證號碼:412728198602080028)
生態建筑就是對人們生存環境與經濟和諧發展有利的建筑統稱。現在,環境問題已經變成了世界各國所面對的關鍵難題,對人們的生存空間導致了嚴重的威脅。所以在整體規劃城市和鄉村設計中,不但需要思考舒適性和科學性的問題,還需要重視生態,產生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優良環境,促進經濟的穩步發展。
城鄉規劃設計;意義;生態理念
引言:隨著城市化推進的進程,快速的城市工作節奏、愈來愈小的生活空間、污染的空氣與激烈的競爭氣氛等”城市狀態”,人們急切需要有個舒適的環境來調節疲憊的身心,回歸自然變成了人們時下最關注的話題。在構建文明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應用生態環保觀念,設計綠色生態建筑,變成城鄉規劃設計的關鍵趨勢與必然選擇。現實上,現代城市的規劃和設計是特別復雜的,怎樣保證在城鄉規劃設計中生態建筑設計發揮最好的效果,是市政部門與設計人員需要處理的重要問題。
生態環境對城鄉建設和人類生活都是特別關鍵的。人類幾千年的建設史都和生態環境息息相關,它反映了豐富多彩的地方特色和民族傳統,同時,人類對生態環境的態度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生態建筑學的形成是歷史的必然,完善人類聚居環境是它的任務,創造自然、經濟、社會的綜合效益是它的目標。從上面環境認知的發展經過中能夠看到人類漸漸地在關注環境。國外從本世紀二十年代起就開始對人類集中的聚居環境實施了城鄉生態規劃研究,但是直到二次大戰后人口空前膨脹,急劇提高的工業化程度,城市快速擴展,嚴重的環境污染,人們才廣泛重視環境問題。運用生態建筑學來處理城鄉生態危機,一定要走多學科綜合研究的道路。因為它的研究幾乎牽涉到自然、社會、經濟的每一個層面,因此它是一門跨學科的綜合科學。
2.1城鄉規劃和建筑設計是兩個比較獨立的知識系統
城鄉規劃與建筑設計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從屬于兩個不一樣的知識系統,所包括的內容也截然不同,城鄉規劃是指對城市與鄉村的整體設計和規劃,它需要達到的是資源節約和經濟繁榮的相同目標了,因此在實施城鄉規劃時,需要在實施規劃設計的經過中,充分思考所影響的社會效益與經濟利益;而建筑設計單單屬于規劃設計區域,在實施建筑設計的經過中,需要充分思考規劃的方案、所應用的材料等幾個方面原因。所以,只有在城鄉規劃的大范疇之中融入建筑設計,才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
2.2建筑設計與城鄉規劃要展現出統一化的整體效果
展開城鄉規劃,關鍵的就是想要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和資源問題之間的沖突關系,這也是不斷發展戰略能夠完成的一個重要程序。針對城市和鄉村展開大規模的整頓和改建,也是現在全球環境資源所提出的基本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提高,中國城市和農村的差距就愈顯著,想要把這一差距減小,變成現在社會所重視的熱點,由此形成城鄉一體化的概念。對于建筑設計來說,其之所以在城鄉規劃中占據著重要性的位置,是由于通過建筑設計可以把全部理念和資源加以統一和融合。所以,建筑設計一定要貫徹城市規劃的現實需求,最后展現出城鄉建設統一化的整體結果。
3.1尚未深刻了解到生態建筑的概念
現在國內外對于生態建筑有著很多不一樣的概念,但是其重點的內容是相同的,就是生態建筑的設計要充分思考融合生態理念與建筑理念,依據當地環境的現實狀況,把建筑與四周環境中的奇特原因實施合理科學的安排,讓建筑真正融入到四周的環境中,同時建筑物內部氣候條件還要維持優良的狀態,建筑本身要具有優良的自我調節能力,還要具備壽命長、沒有污染、節省資源、優化四周環境等優點。但是在極大一部分人的眼里,建筑物四周只要有一定的綠化就能夠被稱為生態建筑,又或者建筑物的內部加一下植物的點綴就是生態建筑,這些都只是對生態建筑相對淺顯的了解,并沒有深刻地實施研究其含義,是對生態建筑的片面認識。
3.2農村生態建筑中存在的問題
中國的農村的建筑規劃比較落后,所以,人們對生態建筑也沒有充足的認識,這也是農村生態建筑與城市生態建筑的差距。許多人常常只重視于城市生態建筑的發展與研究,疏忽了對農村的研究,而且表現的特別顯著。在實施建筑研究經過中,農村的建筑常常都只重視應用功能,而疏忽了其生態發展的理念,在實施設計中,也不愿意在農村建筑中過多的實施選擇研究。這樣就導致了農村的建筑缺少一定的合理性,就算在農村有生態建筑的設計與運用,其效果常常也比較差,沒有系統科學的實施綜合考慮,缺少一定的效果。
3.3生態建筑缺少實踐性
現在,盡管中國在生態建筑方面做出了很多學術研究,對建筑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必然的促進作用。但對生態建筑的建設過多還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缺少更多實踐性的研究,還要增強對生態建筑環境效果、計算機模擬和實踐模式的測試分析。
4.1深化城鄉規劃的制度改革
實施體制創新與革命,持續推動城鄉規劃,而且改變制度中對城鄉規劃建設不利的部分,建設起高效科學的規劃系統,在城鄉規劃設計中融入去生態建筑設計理念,持續改善城市居民的生存條件和生態建設,推動生態建筑設計在城鄉規劃中的更好應用與發展。在實施詳細的制度改革經過中,要依據建筑需求和地理環境的不一樣來有針對性的實施制度改革,提倡具備人文觀念和生態理念的現代化建筑,使土地資源更加有效的節約,提升空間運用率,發揮優良的環境效益,推動提高城市建筑水平。
4.2實施觀念和方法上的創新
在實施城鄉規劃中的生態建筑設計過程中,要持續實施觀念和方法上的積極創新,使生態建筑設計的最大社會和經濟效益得到發揮。吸收優秀的建筑設計理論與經驗,結合現實來實施考察,建設天空、地面和地下的全面立體體系,發揮建筑和環境的最好關系,改變之前建筑設計中的不完善形式,與進步的設計思路相融合,貫徹實施生態建筑設計的新思維,做到因地制宜,使設計中的人文體驗增加,持續改善生態建筑設計,而且供應給城鄉規劃設計的新途徑。
4.3提高生態平衡的調節作用
建筑的關鍵作用之一就是可以有效地連接自然環境和居住者,對建筑應用、建造和維修的經過進行全面的優化,對生態環境的自我調節、恒控能力實施合理的加強,對建筑的空間進行合理、科學的布局設計,推動建筑居民生活在更加舒服的環境當中,確保建筑可以具有優良的生態溝通條件。在建筑設計經過中,需要重視建筑內部的采光效果,合理的加強建筑抵御自然的能力,確保在出現自然災害時建筑可以確保居住者的人生、財產安全。在建筑內部,能夠盡量多的設計部分綠色植物,這樣既可以確保有害氣體被凈化,還可以推動室內的濕度、溫度等獲得有效的控制,完成屋面的綠化,外部環境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建筑對它的影響,建筑的自我生態平衡調節能力也能夠獲得有效的加強。
在建筑設計中生態理念的運用不但是建筑設計行業的一大創新,同時也是城鄉規劃建設所摸索出的一種新模式和新方法。所以,有關建設部門要從城市自身出發,把生態建筑設計科學的融入城鄉規劃設計中,使現代城鄉的建設規劃能夠更好的完成。
[1]劉暉.淺談城鄉規劃的生態建筑發展[J].青年文學家,2011(3)
[2]余聰.城市規劃中生態規劃設計的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3(5)
[3]葉龍,沈永偉.淺析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6)
TU7
B
1007-6344(2017)04-0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