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理工大學)
淺談金屬材料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幾點思考
李 睿 關宏偉 劉曉雨
(沈陽理工大學)
隨著經濟發展時期,高新技術等專業與傳統行業相繼交叉,滲透結合學習,對于傳統行業就是一種結合促進。至此對于金屬材料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淺談行業現狀,以及專業的發展的思考。
金屬材料工程機械設計制造;計算機科學;自動化
引言:當代的社會的發展之中,大量的建設材料加工,用到大型的設施建設之中,樓房和道路,機械設備的運用之中,建造設備材料的發展促進了材料加工制造的行業促進,順應社會發展潮流的情況,專業之間要前進發展,傳統行業之間的弊端過多設備老化,要結合當代的高新發展的技術促進行業發展,來煥然一新促進發展,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已經隨著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結合起來,與之傳統的技術又有了革新發展。所以各個專業之間就有能力去學習結合專業之間的長處。
金屬材料工程的專業狀況和問題
該專業的主要是培養材料學基礎理論,對于金屬材料工程等方面冶金、材料結構對復合材料制備有專業技術的人才。該行業運用對象可以在金屬鋼鐵的煉制企業以及機械零件部件、對材料的質檢控制,和建筑礦山運用到的設備機械的零件研究的方向可對新材料和新設備的開發應用研究工作。可以說材料工程的產品是支柱了國家發展的重工業發展,對于傳統的材料工程發展金屬材料工程制造的過程中產品會有偏差,設備處理維護不及時容易損壞,造成不必要的財產損失,對于工作人員來說大型的加工的機器加工一旦發生意外會對人身造成傷害,大型的加工機器不宜于控制。信息時代的自動化來說,加工生產的過程應該融入自動化技術的支持,完成那些平時不利于管理勞動力過大的制作過程。
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先進方向、
當信息計數機化的普及新能源的技術被制造業所接受,機械設計制造技術早已和信息化結合,區別于傳統的機械設計制造不同實現了自動化,利用自動化設置了數控機床、機器人、微型機電系統,在對機電產品制造的過程銷售過程、運行全過程實現了自動化控制
計算機科學的重要性
計算機科學掌握基本理論和知識技能創新能力,微型計算機原理、微型計算機技術、操作系統、人工智能等研究方向。技術更新快,本專業的知識擴充的能力新知識的學習能力,對新知識的學習能力較強高級應用技術人才。計算機一直處于領先的知識行業,學習知識接受創新對本專業至關重要。但專業對社會很重要的,信息化的社會,可以對自動化實現技術的支持,理論性的指導。
金屬材料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之間的前進方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是加入了信息計算機技術的成果完成,對日后的生產制造有著強有力的改進,所以先例已經有了機械設計制造業的成功轉型是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發展創新成為了自動化成功的制造行業。所以金屬材料工程可以借鑒行業之間的發展的良好的效果,機械設計制造行業的成功給了金屬材料工程一個鮮活的例子,同樣金屬材料工程也可以去學習計算機科學的長處,計算機行業的發展對整個社會是有推動作用的,金屬材料工程是不能落下順應社會的潮流,增加工程制造的成功產品的概率,增加產品質量,增強管理力度,規避危險發生的情況,都可以用自動化來增強技術的革新。
結束語
行業之間的學習交流,會促使本專業的發展,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這樣成功結合利用高新技術的例子是對傳統行業的進步改革,在原有的基礎上是一種學習進步,金屬材料加工的進步也是可以效仿學習。計算機的長處可以學習的學科門類是不能單一的發展,如今社會需要復合型全面的人才是,學院所完成要求同樣對社會發展,建筑設施也是一種進步,所以在院校時學校就可以加入這些可課程,可能起初會有點不適應,但是逐漸由淺入深的去學習,去發展選擇本專業有助力的方向,資源知識是可以共享的,努力發展學習探索求真,是在學術的前進認知進步,研究發展的道路。
[1]王雅貞,氧氣頂吹轉爐煉鋼工藝與設備M.北京.煉金工業出版社,2001.1-53.
[2]田白玉.鋼中非金屬夾雜物及其金相鑒別M.材料工藝,2004,4,.31.-34
[3]齊江華,吳杰,索進平,薛正良,付兵,田青,鋼中細小夾雜物的研究方法探究M,2010.30.10.1-5.
[4]武靜,孫芳,鋼中非金屬夾雜物顯微評定的精確度研究R天津煉金,2011.64.-66.
[5]王宜貴,軟件工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6]賈瑞晶.軟件自動化測試框架的研究與實現D.華東師范大學.
G322
B
1007-6344(2017)04-0313-01
李睿出生年月日:1996-07-27性別:男籍貫:遼寧大連,專業與研究方向 金屬材料工程單位:沈陽理工大學 郵編 110159
關宏偉(出生年——1998) 性別:男籍貫: 吉林省琿春市,專業或研究方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單位:沈陽理工大學
劉曉雨(出生年——1995) 性別:男籍貫:遼寧省葫蘆島市,專業或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單位:沈陽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