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理工大學 遼寧沈陽 110159)
電力電子通訊設備及技術研究
劉思遠 張云松 李 帥
(沈陽理工大學 遼寧沈陽 110159)
信息時代的發展,使得電子通訊系統發展的更加完善,在設備、線路以及技術上也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類。隨著通訊系統發展趨勢,傳輸干線數量也逐步的增加,有效的提升信息傳輸的質量和效率,然而這也對電網控制以及調度工作加大了難度。我們將通過對電力電子通訊設備及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對通訊系統的運營機制進行探討,有效的攻克這一難題。
電力電子;通訊設備;通訊技術;研究
前言:電力電子通訊產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已經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許多的改變,正逐步的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電子技術也在不斷的創新中,隨著各種新型通訊設備和技術的不斷增加,通訊行業的內部結構也有了更為細致的劃分。在社會的要求下,深入的研究各類設備和技術,使設備的使用效率得到顯著的提升,為通訊事業的健康發展做貢獻。
1.1微波設備及技術分析
在通訊系統中,微波站是極其重要的。微波設備具有多種型號,其具體設備和功能都有不同之處,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兩類。
其中一種是收發信機設備,該設備通過對信號頻率的轉換來體現其功能的。收發信機可以識別信號在一些通道中傳遞的不同頻率,對大小不同的頻率對信號進行處理,可以實現微波信號與群路信號之間的互相轉換。設備自動的將群路信號轉化成微波信號,這種是系統需要上調頻信號率;相反的情況微波信號被設備轉換成群路信號,信號頻率的調整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調節的。
還有一種就是終端機設備,微波站中的主要設備就是終端機。信息的發送時,將各類信號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起來至發送端口處,把一些分散的信號組合并轉換成群品話路信號,信息接收端口需要的是信號的還原,與發送端口正好相反的操作,根據其逆向的規律接收信號。
1.2載波設備及技術分析
載波通信是由調制系統、載供系統、自動電平調節系統、振鈴系統以及增音系統五部分構成。
1.2.1 載波機的構成及功能分析
電力載波機有調制、載供、自動電平調節和振鈴四個系統組成。載波機也是多種多樣的,不同型號的載波機構造原理也就不一樣,在實現方式上也就不同。以其中的調制系統為例,其結構及功能是:雙邊帶載波機經過初步的調試以后,上下兩邊帶會分別加載不同的信號,使原始的信號被傳達到線路頻譜內。單邊帶載波機的功能與雙邊帶截然不同,其會對信號的加載產生阻礙。
自動電平調節系統的結構及功能如下:雙邊帶載波機運行過程中可以完成對載頻的檢測,檢測結果能夠反映出通訊通道內的變化,同時這種方式實現對載波放大器收效的控制,進而完成對電平波動的控制。而對于單邊帶載波機而言,其運行過程中會自動調節中頻,在發射端的作用下,中頻條幅器會接收到中頻信號,然后在高頻條幅器的作用下,中頻最終被傳輸到載波通路中。中頻在正式被接收方接收以后,濾波器就開始發揮作用,主要是對信號進行過濾和選擇,完成載頻的放大。這些載頻一部分會被中頻條幅器接收,另一部分會被作為導頻加工整合,然后對收發頻道輸送的強弱進行控制,最終實現對自動電平的調節[2]。
振鈴系統的構造及功能如下:振鈴系統可以有效提升通訊過程的可靠性和效率。對于雙邊載波機而言,可以通過載頻分量實現自動呼叫。對于單邊載波機而言,其會在內部設置專門音頻,通過音頻來完成振鈴。
1.2.2 音頻架及高頻架的構成及功能
載波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如果變電站與調度所之間距離很遠,撥號的準確率就會明顯降低,通訊質量也因此降低。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般會在二者之間設置音頻架與高頻架,兩種設備中間需要使用電纜器連接。實踐表明,通訊系統中應用音頻架與高頻架之后,撥號傳輸距離會明顯縮短,通訊質量因此提升,同時,在這兩種設備的輔助下,遠端通路信號電平的控制和調節將會變得更加容易[3]。
1.3光纖設備及技術分析
首先是光端機,其在整個通訊系統中占據重要位置,實際運行過程中為了避免光端機故障對通訊過程造成影響,一般都會設計一個備用方案,一旦出現故障,備用設備就會立即啟動,保證通訊系統的正常運轉。光端機主要由以下幾個組件構成:一是光接收電路,功能是可以將脈沖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對這些信號進行放大處理以后,就可以發揮改善波形的作用,解決信號干擾的問題;二是光發送電路,用戶電路在光驅信號的作用下會被轉換為光信號;三是輸入接口,普通信號在輸入接口的作用下會被轉化為二進制信號,方便系統處理和使用;四是定時再生電路,信號波形會在定時器的作用下保持穩定。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光端機針對不同部件會發揮不同作用。
其次是光中繼機設備,如果傳輸距離比較遠,通訊速度和質量就會受到傳送功率與電路消耗的影響。為了提升接受信號的準確性,一般會將機電設備添加在系統中,主要是為傳輸機源源不斷的補充能量,提升傳送功率,降低電路損耗,提升通訊質量。
最后是數字設備,數字設備的基礎是計算機技術以及數字技術,該設備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PCM基群,二是高次群復接設備,具體工作原理如下:通訊系統運行過程中,PCM集群會自動編制接收到的信號,將其轉換成數字信號。高次群復接設備會進一步對這些數字信號進行加工,將信號還原為模擬的話音,最終完成信號的傳送[3]。
[1]曹勇,蘇鳳嬌.技術創新資源投入與產出績效的關聯性研究——基于電子與通訊設備制造行業的面板數據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12(14)12:29-35.
[2]楊麗徙,曾新梅.變電站電氣一次設備智能化問題的研究綜述[J].高壓電器,2012,14(16)09:99-103.
[3]張愛軍.電子通訊設備的可靠性設計技術探討[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3,13(15)12:125.
[4]韓天宇.電力系統中電子設備抗干擾技術研究與應用[J].信息通信,2015,10(12)04:107.
G322
A
1007-6344(2017)04-03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