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理工大學 遼寧沈陽 110159)
電子信息技術問題與發展研究
曾祥宇 楊君屹 谷浩榮
(沈陽理工大學 遼寧沈陽 110159)
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帶動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信息儼然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傳統電子信息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信息資源缺乏、流通渠道不完善以及技術人才有限的問題。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可以相對的擴大區域經濟的規模,形成一些多元化的產品,有利的調整產業的結構。本文章主要研究電子信息技術的未來發展前景以及發展方式。
電子信息技術;問題;發展;研究
前言:我國的經濟發展始終奉行著以科學技術使第一生產力的理念,這也是其本質的重要性的體現。在生活和學習中,電子信息技術都體現著重要的作用。課堂教學上,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等電子信息技術去開拓知識,是學習氛圍更加的活躍,同時還可以利用電子信息技術查閱相關的學習資料,豐富著學習的內容。
(一)技術人才的缺乏
電子信息技術是一種較高的科技化水平,要求著對此必須有很強的技術性。較高的標準導致人才的缺乏,雖然在電子信息方面有著不少的設計人才,但是其與各個領域的交匯面較少,都是針對某一種特定的電子信息領域,導致其研究沒有得到綜合性的發展,這樣造成了復合型人才極其的缺乏。因此我國的電子信息技術形成的體系相對來說還不夠完善,結構是無秩序和混亂的,阻礙著電子信息技術的整體發展,我國目前急需對電子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并對其優化。
(二)環境資源不足
我國電子信息技術在環境資源上存在著不足,首先可以看到,電子信息技術的市場比較大,產品的種類也會為此增加,這樣造成了產品存在質量的問題,對電子信息產品體系化的建設有著負面影響。其次是資源市場的混亂,充斥著大量的假冒偽劣產品,打亂了人們的消費觀念,也經常會發生一些走私盜版的知識侵權行為。
(三)產業結構不合理
目前電子信息技術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也是根本原因是產業結構的不合理。電子信息技術是應著經濟的發展而生,我國在這方面的技術上起步晚,在經營與管理上缺乏經驗。導致市場的程序化不能合理的進行調整,同時也欠缺了眾多的電子信息產品。在結構上進行優化完善,是今后的發展趨勢。
(一)階梯化以及全球化發展
現如今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主要發展形式是階梯化以及全球化。其根本上是電子信息技術具有著整體性和包容性。在產品的生產中,技術人員應從生產方式上著手,整合融匯對物資采購的過程、產品的加工過程以及信息資源。在品牌的建立初期就對產品做出合理性與科學性的優化,進一步實現有層次的階梯化生產。同時我們應該借鑒西方國家對電子信息技術研究的先進生產方式,在結合產品本身的特點,從而將我國的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走向全球化。在整個產品生產的過程中,技術人員應該在高新技術上進行突破,使產品包含更多的技術含量,在形成品牌效應的同時,著重對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優秀的科研成果來為我國電子信息技術全球化發展做出貢獻。
(二)個性化以及規模化發展
個性化以及規模化發展也是對當前電子信息技術的具體要求。個性化主要體現在產品的特殊性上。技術人員在進行產品研制的過程中應該形成新的思路,避免千篇一律的狀況,做出獨特化、高端化的產品。從規模的角度來講。我國電子信息技術還缺少一定的規模,沒有一個完整性的集約體制,這是當前的主要弊端所在。這樣的發展形式也使得許多電子信息企業無法在市場中立足。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建設者應該以信息特征收集為主,加大經費科研的投入,形成層次化、具體化的管理方式。建立一支綜合性的信息開發團隊,成立相關項目,深化電子產品的信息含量,提升產品質量,做到技術性的突破,實現規模化發展[3]。
(三)網絡化以及國際化發展
電子信息技術一直走在社會的前沿,其國際化趨勢是毋庸置疑的。首先,各電子信息技術企業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學會對技術進行總結和歸納,為特色化電子信息的打造提供有力條件。另外,可以借助當前的網絡途徑,與一些跨國企業進行合作,收集全球化經濟市場中的產品資源,為技術的打造奠定基礎。其次,我們要對電子信息技術進行細致化研究,將產品的競爭力放在首位,對研究成果進行階段性討論。在電子信息產品開發階段,人才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技術人員可以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技術模擬,在產品性能、方式以及體系進行測試的基礎上實現信息的整合。最后,資源的有效利用也是電子信息技術國際化發展的途徑之一。技術人員要善于發現新元件,對信息軟件進行開發,提升電路處理速度,開拓產品的附加值[4]。
結論:綜上所述,我國電子信息技術形式還不是非常的完善,在發展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管理者要善于對人才進行挖掘,充分利用信息資源,打造個性化的新型產品,推動電子信息技術朝著國際化、全球化的方向發展。
[1]趙鴻勝. 淺談我國電子信息技術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03:35.
[2]蔡鑫杰. 電子信息技術發展中的問題及發展趨勢[J]. 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15:7+9.
[3]李小軍. 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的未來發展芻議[A]. .新教育時代(2015年11月總第6輯)[C].:,2015:1.
[4]汪益民. 淺析電子信息技術發展中的問題與發展趨勢[J]. 電子世界,2014,15:4.
TQ172
A
1007-6344(2017)02-0346-01
曾祥宇(1995-)男,遼寧遼陽人,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楊君屹(1996-)男,吉林省吉林市人,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谷浩榮(1996-)男,遼寧營口人,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