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翠紅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中學 221100)
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
盧翠紅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中學 221100)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轉變現有的學習方法、能夠幫助學生訓練邏輯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品格.文章就如何在數學教學當中滲透數學文化展開討論,提出了幾條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幫助廣大同仁在數學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數學文化;高中數學;滲透
應新課程改革要求,現有的數學教學過于單調貧乏,難以真正的讓學生理解數學、懂得數學的內涵.當代數學的學習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教授知識的層面,更應該發掘學生的創造性,引導學生更好的發現數學的魅力,從而產生對數學的喜愛,熱衷于數學、研究數學投身于數學的偉大事業當中,為社會多做貢獻.
1.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下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習數學,甚至厭倦數學對數學有著天然的排斥,產生這樣的心理多半是與學習數學時候碰到的枯燥、難懂、難學的情況相關.有些學生花了許多時間在數學上,但是收效甚微,一次次被數學的成績打擊,從而產生倦怠心,并且將數學從此拒之門外.這就是對數學的學習方法把握不正確產生的后果,老師一定要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擺脫這種“習得性無助”的狀況.這就可以從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開始,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在學習數學時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慢慢的接受這門難懂的晦澀的學科.將數學文化滲透到數學教學中就能夠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例如在講解那些概念、理論等知識的時候將數學家發現這些概念的過程和發現這些概念的數學家的生平歷程一同講述,將這些課堂之外但是又和課程密切相關的數學文化滲透進去.這樣的做法能夠在講解數學家生平故事的同時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心里對這些文化濃厚的興趣,心向往之,趨于學習的欲望,從而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熱情.
2.有利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
數學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習感悟到的,往往是經過長久的對數學的研習、琢磨而逐漸深入發展的,學生要理解數學文化就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數學文化對教學滲透能夠較好地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授數學課程之時,合理設置教學活動,有意識地將數學文化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探究數學文化的深刻內涵,通過逐步反復的學習和驗證,解決數學問題.教師主動地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文化解答數學問題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開端,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勤于發現、樂于探究的學習品質.將數學文化滲透到教學活動中,能夠讓學生從被動接收知識向主動探索知識轉變,有老師灌輸知識到學生思考問題轉變,學生和老師的角色都發生重大轉變,是學生學習數學的較好方法.
1.在教材中滲透數學文化
當前學生學習數學還是以教材為主,因而將數學文化滲透到教學材料之中是滲透數學文化的最直接便捷的方法.老師在講解數學教材的時候可以在不破壞教材的基準上融合一定的數學文化,最好融入到每一個章節中去,并且逐步地潛移默化地融合數學文化,這樣一來,數學課程能夠順利地開展,也能夠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數學,懂得數學的意義.老師在教材之中還可以適當地融入一些數學史,數學史絕不僅僅是一部單純的編年體記事,更是一部經歷了漫長的打磨、曲折和無數先輩的思想精華的濃縮.在課堂上為學生們傳達數學史也是融合教材,為學生滲透數學文化的有效途徑.在此基礎上,老師可以將數學文化和世界觀、價值觀等都無形的融入進去,慢慢改變學生的眼光,形成健康良好的世界觀.例如,在數學課堂上,講到華羅庚的數學貢獻的時候,就可以融入一些數學文化,將華羅庚如何從一個殘疫少年慢慢學習慢慢改變,最終成為一個數學天才的.通過這種學習和滲透,能夠讓學生加深對數學的進一步認識.
2.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
學生學習知識文化的主要平臺是課堂,因而老師一定要抓住課堂的45分鐘,將數學文化滲透到數學教學之中去.這種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滲透方式對老師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有著嚴格的要求,老師不但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還要掌握廣博的數學知識,了解數學產生的相關背景和知識內容,在為學生授課的同時傳達給學生這些數學文化,從而讓學生直觀地清晰地從表及里的了解數學.此外,老師還可以在課堂解題形式中向學生傳播數學文化.前蘇聯教育學家加里寧曾經說過,“數學是思維的體操.”這句話的意思就充分的肯定了數學解題過程中思維的重要性,在學生解題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對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思維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有通過數學文化來體現.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需要的不僅僅是解題的技巧和技能,更多的是需要數學文化的支撐,在學生解題過程中,從文化的角度理解題目,利用多種思維方式和解題方法,更深層次的掌握數學.在解題形式中滲透數學文化是一種教學策略,它和學習方法、學習技巧相結合,老師在指導學生解題的同時,結合數學發展歷史,最終使解題過程延伸到數學文化中來.
3.在課外研究中滲透數學文化
新課程要求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文本學習,學生應該多多的時間操作,利用課堂之外的時光學習課外的知識,從而充實自我,提升自我.學習數學也可以利用課外的時間,學生可以在網上或者圖書館找一些數學發展史綱要,數學文化研究探索之類的書籍進行閱讀,這樣不僅可以拓展自己的數學知識面,還能夠很好的鍛煉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講解勾股定理的時候,學生在課堂上聽到對這個很感興趣的數學課外知識,老師可以略微的講解,將相關書籍推薦給學生,或者將資料準備齊備,下一堂課專門花一點時間為學生講解,通過講解課外知識的同時將勾股定理的性質、公式一并傳達給學生,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綜上所述,學習數學絕不僅僅是單純的算法和證明題,數學也有很有意思的知識,老師要順利的將數學文化的知識點滲透到數學的教學活動中去,開發學生大腦,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培養優秀的數學人才,讓我國的數學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1]郭宗雨. 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意義和途徑[J]. 教學與管理,2011(28):60-62.
[2]李小蛟. 新課程高中數學教學“數學文化”滲透之思考[J]. 教育科學論壇,2010(03):17-19.
[3]毛發成. 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滲透對策[J]. 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5(11):70.
G632
A
1008-0333(2017)33-0018-02
2017-07-01
盧翠紅(1983.09-),女,江蘇省徐州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教材分析與研究.
楊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