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亮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瓜洲中學 225100)
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分析
沈 亮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瓜洲中學 225100)
在應試教育體制不斷改革的當下,大部分學者提出了核心素養這個說法,各個學科的核心素養,是由好幾部分構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生的思維品質與學習能力.而高中數學正是可以提升其能力的一門學科,因此,在培養學生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注重數學素養方面的改革.
核心素養;思維;能力
我國的教育部門綜合我國的國情,聯系教學理論,提出了新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它系統地指出培養社會主義新型人才的關鍵在于對于學生素質的培養,進而引申出在數學學科中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必要性.在這一背景下,高中教育工作者要重視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聯系生活實際,將學生放在主導地位,幫助學生養成自主思考的學習習慣,并且使其具備初步應用理論知識的能力.
1.學生自身應具備良好的數學基礎
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具有極高的實際價值和研究意義.其從最簡單的幾何算數到高等數學的完美演化發展的歷史也是一部人類文明發展的智慧史.扎實的數學學科知識是拓展學生數學素養的首要基礎,而高中學生通過對數學知識進行系統的的學習,應該具備相應的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方式與創新能力.這些數學能力和數學思維囊括邏輯、創新、概括、推理等方面的內容,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與創新能力有著十分高的要求.
2.教師的教學設計
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教師自身的教學設計以及對于學生的思維指導與是影響教育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教師應設計合理的教學課題,盡可能地將數學理論引用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引起學生對于數學問題的興趣,進而進行思考分析,在這過程中教師需要適當的教育與鼓勵,讓學生的思維得以拓展,使之學有所得;其次,由于學生本身的個體差異,教師應該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自主自學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發現錯誤從而改正錯誤,大可不必拘泥于刻板的傳統授學;最后,教師自身的教學素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果.所以高中教師自己本身也要具備扎實的學科知識與強大的邏輯思考能力,這樣才能為學生答疑解惑,進一步為國家培養創造及實用性人才.另外,高中知識具有向高校專精知識過渡的屬性,又要滿足中學生知識點沒有形成體系的特點,所以內容比較寬泛,但深度不高.所以,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較為全面的培養,為高校教育打好基礎.
1.在理解的基礎上使學生掌握數學學科知識
在教學時,教師也應注重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例如學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邏輯能力、觀察能力等.這也就充分考驗了教師在學術上的專業性.教師在不偏離數學理論這個大的方向上,適當地向學生傳授創造性方法學、科學方法論等知識,必要情況下也可以合情合理地加入生活常識,幫助學生建立起問題情境,讓學生透徹地理解問題的關鍵,為其數學思維的拓展注入強大的動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數學課程的教授要求教師以較高的邏輯思維,對內容采取一些方法或手段進行解讀,引導學生理解消化,是一個由已知探索未知的過程.例如,在學習《立體幾何》這一部分的內容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想象相關的圖形構造,使學生對部分定理在各種題型中有動態的理解.在這一部分內容中,很多知識點都可以運用映射的概念,將其轉換為平面的解題過程.合理的轉換需要學生有良好的理解,教師需要將知識點總結,選取典型的例子進行解讀,將復雜的空間圖形巧妙、合理的變換為簡單的基礎圖形.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有助于教學的深入展開.
2.提高教學啟發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再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是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關鍵環節.這有利于學生脫離機械枯燥的課本,更大程度的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以此彌補課堂教育機制的不足.
例如,在學習《推理與證明》的課程內容時,教師就需要注重推理過程的上下聯系,讓學生體驗到推理思路,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并注重其方法,最終達到舉一反三的過程.已知條件是“A”,需要證明的是“B”,就需要尋找“A”、“B”的聯系,可以根據經驗,運用發散思維尋找其共通點,或都具備的一些要素;也可以進行初步的推論,將其轉化為“A1”、“B1”,尋找這兩者的聯系.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在適當的時候進行輕微的引導,注重教學的啟發性,盡量讓學生在自主思考的過程中獲得解題技巧,同時提升其成就感,提高其學習積極性.
3.積極培養學生的自我特色
教師與學生的交往方式主要體現在學習與生活兩個方面.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別扮演了授學者與學者的角色,而在生活中,教師也應該和學生建立起引導者與探索者的關系,在這種交往過程中教師不僅應該積極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能力,而且也要熱切關注其情感體驗與生活煩惱,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與疑惑之處,提倡其表達自我情感與獨特感受,將學習與生活完美的結合起來,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孔夫子”,扮演學生生活上的指明燈.總的來說,教師不能在課堂上僅僅教授學生知識,培養其學習能力,同時也應在課余注重對學生三觀的塑造,使之成為一名于各方面有益的人.數學雖然是一門嚴謹的學科,但它同樣來源于生活,教師一樣需要注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差異,并進行良好的引導,培養起個性.但需要注意,個性的培養不是任由學生自我發展,要對其正確的一面進行引導,對其錯誤的方向進行糾正.
由于學生先天智力、思考方式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所以因材施教幾乎是每個高中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而數學這門學科的復雜性與嚴謹性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種種考驗.首先,對于那些偏離學生的感知范圍,沒有探究價值的數學問題,教師應該及時的將其剔除教學范圍,節約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使學生學有所用、學有所得;其次,教師應具備嚴謹的學究態度與豐富的教學知識,提高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嚴格要求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始終保持清晰的思路,培養學生全面、周密思考問題的能力;最后,教師應該充分應用自己的學科知識,為學生在解決數學的問題中掃清解決問題中的一些不必要的障礙,鼓勵師生的合作交流以及學生之間的協作幫助.另外,教師需要注意進行引導式的教學,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導地位,一切工作都以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為主要目標,注重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教師要注意與學生拉近關系,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這不僅有助于教學的深入開展,還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高中數學素養是高中數學學習的靈魂所在,培養學生能力與鍛煉學生思維的過程中也時刻考驗著師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數學素養的學習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學生日積月累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運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系統幫助學生解決數學知識,在培養運算能力的同時也注重開發學生獨立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建立起嚴謹的數學思維構架,優化思維品質,培養邏輯能力,進一步落實和跟進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為新時代的高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1]陳鏗熙.培養高中生的數學核心素養[J].教育,2016(11):00185-00185.
[2]盧小妹. 關于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認識[J].福建中學數學,2016(6):16-18.
[3]金燁.基于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課例研究[J].數學之友,2016(12):38-39.
[4]楊曉潔.找準高中數學突破點提升高中生核心素養[J].文理導航旬刊, 2017(4).
G632
A
1008-0333(2017)33-0022-02
2017-07-01
沈亮(1985.07-),男,江蘇省揚州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
楊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