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三山中學(350318) 陳明龍 ●
生活中的物品應用于物理教學的思考
福建省福清三山中學(350318) 陳明龍 ●
物理學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然科學類學科之一,生活中廣泛的應用了物理學原理,例如汽車的流線型設計,飛機機翼的凹凸設計等都是流體力學在生活中應用的表現,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可以良好的表現物理學原理,因此生活中的物品和物理學有極強的聯系特征,因此將生活中的物品應用于物理學教學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實驗平臺;課堂延伸;自主學習興趣
物理是需要以實驗為平臺開展的一種實用性較強的自然科學類學科,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嚴謹性和物理學生活態度.通過將生活中的物品應用于物理學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生活態度,通過這種方式在培養學生物理興趣的同時可以將物理學的實用性和生活聯系起來,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物理學習興趣,還能通過生活中的事物建立更加廣泛的物理學實驗學習平臺.學生也能夠通過這類學習形成生活中“處處有物理,處處用物理”的學習態度,能夠培養學生在生活中應用物理的精神,這是建立廣泛的物理實驗平臺的必要條件,對我國物理學發展和物理學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物理學和生活具有較強的聯系,很多生活用品的設計都是在物理學原理、醫學原理甚至心理學原理等眾多科學的基礎上產生的發明,因此物理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極其廣泛應用,在教學中應用生活中的物品,能夠使學生了解物理學的同時形成留心身邊事物的物理學原理的學習態度,能夠良好的推進物理教學,能夠將物理教學課堂延伸到生活中.
其次,單純的物理學原理教學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是很抽象的概念,不便于學生進行理解,將生活中的物品應用于物理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很多抽象的物理學概念,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
此外,所有的科學都需要為了改善生活而服務,利用身邊的物品學習物理學是一種雙向的過程,反映了物理來源生活現象,致力于改造生活環境這一自然科學概念.使用身邊的物品應用自然科學的教學和實驗,既是對科學探究的過程也是實驗的過程,可以拉近社會和科學之間的距離,是對現實物理教學資源的開發過程也是合理利用生活中教學資源的過程,是建立廣泛的物理實驗教學平臺的必要流程之一.
實例1 在學習流體力學中大氣壓強時,可以利用兩張長度適當的紙條進行教學.
師:如果我將兩張紙平行垂直分布,從中間吹氣的話會有什么現象發生呢?
生1:一定會分開.
師:不一定喲,很多事情要用科學不是想當然的樣子,你們相信嗎?
(這個時候進行試驗,讓學生觀察現象,兩張紙向中間靠攏)
生2:沒想到會是相反的結果.
生3:好神奇的樣子.
……
通過利用身邊隨處可見的紙張的簡單實驗,引入流體力學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流體壓強的概念,并且理解其作用,比單純用理論教學有更強的實效.
實例2 在講到水的浮力階段時,可以用很多常見的事物引入教學,幫助學生理解何為排水量,排水量變化對浮力產生的變化等問題.
師:這是一塊橡皮泥,我把它扔到盛有水的燒杯里,它沉了下去,有沒有什么辦法讓它浮起來呢?
生1:把他捏成小船的形狀!
生2:把他綁在泡沫上!
生3:……
師:同樣是一塊橡皮泥,為什么捏成小船就不會沉下去呢?
……
通過這種方式引入浮力教學,能夠直觀的表現排水量和排水量變化對浮力的影響,并且在課前采取這種實驗方式展開教學,使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教學中就更具目的性和針對性教學效果也會更好.
1.將生活中的物品應用于物理學教學僅僅是將課堂引入或延伸的手段之一,不能將其看做主要的教學方式,傳統的物理學理論教學依然是必要的教學環節.這么做的目的在于增強物理教學和實際生活的聯系性,詣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2.利用身邊物品進行物理教學效果會比傳統的物理教學有更好地課堂效果,但是并非任何時候都可以找到適用教學用的物品,手頭也不一定有其相關的替代品,因此這種教學方式并非所有時候都適用.
因此在使用身邊物品進行物理教學時要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物理應用能力,激發其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避免對試驗式教學方式產生依賴性,使學生形成“從生活中尋找物理,從物理中改造社會”的品質,這是我們進行物理教學的終極目標.
3.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拓展物理實驗的技能.我們應用生活中的物品進行物理教學,目的在于增強教學的目的性和針對性,但是不能局限于此,應當從更長遠考慮,以培養學生物理的動手實驗能力為主,通過引導式的教學加深學生對物理學知識、理論的理解,將課本上的理論內容生動化.
歸根到底利用生活中的物品進行物理教學僅僅是一種教學手段,在培養學生利用身邊物品進行物理實驗的動手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探究科學的自主實驗精神,這樣在其離開學校后,依然能夠重視物理學和生活的聯系,發現生活中的物理學,這才是物理教學中一勞永逸的方法.
利用生活中的物品進行物理教學,能夠增加物理教學中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將課本上“死的”東西變“活”,有利于培養學生濃厚的物理學習興趣.并且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將物理課堂進行延伸,將物理實驗平臺生活化,是我國未來物理教學改革主要發展方向之一,這種教學方式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物理教學,更是對我國物理人才培養和我國物理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楊萬峰.讓物理教學從書本走進生活——初中物理“四入”“五舍”問題的探討.《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5年11期
[2]景小芬.基于讓生活物理全程化的構想.《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12年9期
[3]朱焱.“生活情境”是“問題式教學”的催化劑.《物理教學探討》.2016年1期
[4]趙愛萍.立足課本 鏈接生活——初中物理教學與生活的聯系融合.《中學物理(初中版)》.2016年5期
G632
B
1008-0333(2017)03-0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