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 玥
(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網約車的發展及問題研究
□詹 玥
(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近幾年,網約車以迅猛的速度占據交通市場的大量空間,對傳統出租車行業造成一定的損失,同時也促進出租車行業向“互聯網+”靠攏發展。為了填補國內網約車制度的空白,政府開始制定相關規范進行管制。本文根據網約車的發展脈絡,闡述了網約車迅速發展的原因、網約車規制的必然性以及對網約車規制的幾點建議。
網約車;傳統出租車;價格管制;數量管制
近日,國家交通部新出臺《深化改革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對于出租汽車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規定出租汽車是指過去常見“招手即停”的巡游類的出租車和近幾年興起的預約出租車。這兩類車在不同時間的興起與衰落,體現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本文接下來會以預約出租車——網約車為例,討論相關問題。
網約車的產生其實是這個互聯網時代的大勢所趨。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出租車開始逐漸流行,特別是新世紀以來,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于出行方式的要求也不斷增高,導致了出租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供不應求。
然而傳統的出租車行業其實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象,這也就是說,出租車行業在發展的20年來其實長期存在利用率低下的問題。然而自從互聯網的出現,使用戶和商家(司機)相互對接,不僅如此,這種對接的背后其實是司機與乘客信息的對接,這從根本上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行業產生有“粘黏性”的顧客。但是這一過程中,并未對當時的市場造成沖擊。
隨后,在商家窺見出租車行業中的巨大利潤后,出現專門的網約車平臺。此平臺利用互聯網技術與非出租車聯合起來,為消費者提供高于出租車的服務與價格的轎車,迅速滿足了供給及質量極大不足的出行市場需求。在這一階段,該類平臺公司通過“四方協議”的形式,規避了監管要求,從而為市場提供多種車輛的選擇。
在平臺的不斷發展下,越來越多的私家車車主發現可通過此平臺獲益,因此大量私家車接入平臺。由平臺幫助私家車尋找掛靠的汽車租賃公司,汽車租賃公司從中收取掛靠費用。較之傳統出租車,私家車具有明顯的環境優勢,加之平臺的優惠措施,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對傳統出租車行業造成了損失。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化速度越來越快,城市范圍也在不斷擴大,然而在發展的同時,公共交通方面未跟上步伐,其中準公共交通領域長期被忽略。如今黑車大量占據市場,相反出租車數量并未增長。黑車與出租車在市場長期共存,為城市公共交通的管制造成了極大的阻力。網約車平臺的出現,不僅填充了市場,也替代了部分黑車運行的地段和時段。
由于大多數私家車主也是往返于五環內外的工作人群,其出行時間與波峰期間相對應,因此,網絡平臺私家車的接入,為乘客提供了方便的出行方式,并與市場需求的量值相適應。
更為便利的是,網約車實際上建立起了一個有效的監管體系,這種體系的有效不僅體現在用戶對于車輛、乘車情況的反饋,更體現于公司可以通過這一反饋信息對各個相對于過去出租車司機而較為散漫的網約車司機進行監管,這導致其環境及服務質量往往優于傳統出租車。
自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以來,全球市場廣受影響,另一方面,我國GDP經歷多年來高速發展之后,近年來,增勢放緩,特別是十八大以來,經濟進入了新常態,失業率居高不下,成為顯著特征。高失業率導致的社會問題也日益嚴重,在這一過程中,失業人員由于長期缺乏穩定工作,成為了社會安定的潛在威脅。然而網約車行業的興起吸納了眾多的失業人員,增加了國民收入,利于社會安定。
除此之外,網約車行業與傳統的行業相比,無論在工作的時間還是工作的地點,都更為自由便利,這就意味著與傳統出租車行業全職司機相比,兼職司機將成為這一行業的中流砥柱。這種“外快”增加了兼職司機的收入,創造了更大的潛在社會價值。目前網約車的規模還在不斷擴大,因此其產生的經濟效益在經濟低迷時期的作用是凸顯的。
為了防止行業內部極度泛濫以及抬價情況的出現而擾亂市場,政府往往對市場進行數量管制和價格管制。對于新建立的公司,在發展初期,政府往往進行政策上的扶持,因此相關網約車公司創建后,政府并未形成一定的管制機制。
在網約車平臺擴大規模的同時,其以較低的價格占據了大部分交通市場,傳統出租車行業被排擠,運營情況大不如前。因此,如果不在價格上對網約車進行管制,一旦平臺聯合起來,在價格方面網約車平臺就更加難以控制。因此,對網約車進行政府管制勢在必行,以下是關于對網約車管制的兩點建議:
由于網約車運營模式不同于傳統出租車,司機不僅有專職司機,還存在兼職司機。因此政府在進行數量管制的同時,不應再設置進入市場的高門檻,可設定自由裁量規則。同時政府應該針對網約車實行“一般許可”的措施。“一般許可”即指,司機、車輛與平臺的接入不再是平臺的單方運營,而是轉入行政程序,制定適應的準入規則,并對網約車經營的安全性和服務品質設定最低標準,加大對網約車車主管理力度,勒令不合格的經營者退出競爭。此外,政府部門應強制要求網約車平臺對車輛和司機的必要信息進行審核、備案并予以公示,降低網約車惡性事件發生概率。
“政+企”監管模式是指通過政府、企業雙管齊下來規范出租車平臺,規范車輛。由于網約車出現較晚,民營資本大量進入,行業壟斷現象嚴重,從而導致了網約車市場混亂,不利于管理。對于此種情況,政府應該盡快出臺相關政策,一方面規范行業的發展,一方面為網約車市場又好又快的發展提供法律支持。而企業要做的就是不斷提高自身服務的水平,不再打“價格戰”,而是實打實的依靠自身優良的服務品質,吸引一批依賴性強的客戶。在這過程中,市場就相當于一雙看不見的手,政府一雙看得見的手,用這兩雙手,在網約車市場這個黑匣子里,讓資本重新煥發生機。
網約車在過去的發展中,經歷初創到如今的輝煌。由于在初期,網約車確實給社會、經濟帶來了極大的利益,政府對其沒有特別的規制。隨著時間的推移,網約車以迅猛的速度發展到現今的水平,大量占據出行市場,存在壟斷、惡性競爭的隱患,因此,政府對該行業進行了規制,然而在規制中,新政下達到各個省,出現了一定的扭曲,與新政本意背道而馳。而針對網約車出現的一些問題,本文在數量管制、價格管制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議。總的來說,網約車的管制是社會必然的選擇,符合一般行業的發展道路,有利于城市交通管網的正常運行。
[1]楊星星,陳幽燕,王勤原,王貴芳.新規視野下政府對網約車的監管研究——以北京市為例[J].法制與社會,2016(22):198-199.
[2]李劍.網約車新政是“雙刃劍”[J].中國經濟報告,2016(11):74-76.
1004-7026(2017)15-0104-02
D922.296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5.068
詹玥(1998-)女,漢族,安徽六安人,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國民經濟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