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碧
(重慶市巫山縣龍門街道辦事處農業服務中心 重慶 巫山 404700)
基于鄉村生態旅游的農產品品牌建設研究
□李益碧
(重慶市巫山縣龍門街道辦事處農業服務中心 重慶 巫山 404700)
鄉村生態旅游是一種我國近些年來興起的旅游形式,大大促進了休閑產業發展。在大力推動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的同時,為了能夠擴大影響力,提升市場化水平,應該加強鄉村生態旅游的農產品品牌建設,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同時,打造更具特色的的鄉村生態旅游產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基于此,本文就鄉村生態旅游農產品品牌建設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客觀闡述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合理的創新對策。
鄉村生態旅游;農產品;品牌建設;休閑產業
鄉村生態旅游主要是將傳統農業和旅游業有機整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種休閑產業,在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同時,還可以代帶動旅游業發展。就鄉村生態旅游來看,是一種新式的結合體,具有新型農業發展特點的同時,還具備現代化旅游特點。通過品牌建設,有助于提升鄉村生態旅游核心價值,借助營銷、廣告等渠道實現大范圍傳播,塑造品牌形象,獲得更多的受眾支持,逐步推動市場營銷的腳步,提升鄉村生態旅游經濟效益,推動休閑產業發展。由此看來,加強鄉村生態旅游的農產品品牌建設,有助于推動休閑產業發展,促進農業經濟和旅游經濟發展。
鄉村生態旅游大力推行農產品營銷,由于產業自身特性,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所以可以增加就業機會,將大量的限制勞動力整合在一起,滿足鄉村生態旅游建設和發展要求的同時,還可以緩解就業壓力,為當地的農戶帶來更多的經濟收入。不同種類的農產品對外銷售中,當地農民可以積極參與其中,獲得額外的就業機會。同時,還可以帶動其他農產品企業發展,吸收大量本地閑置勞動力,提升人員利用效率。
通過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有助于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同時,還可以為鄉村生態旅游打下堅實的產業基礎保障,實現農產品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與此同時,鄉村生態旅游可以有效提升地域知名度,吸收更多的投資者,實現更具規模化農產品聚集,打造更具特色的產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同時還可以帶動旅游經濟發展。
鄉村生態旅游在發展中,可以有效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促使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同時,帶動新型休閑農業發展。通過對休閑農業的開發,農副產品開發企業可以獲得良好的生存空間,調動其他運輸和商貿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同時,為了可以滿足廣大人們旅游需求,農村特色產品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創造更大的附加值。通過農副產品的附加值創收,可以緩解當地農產品銷售環節過多的問題,增加農戶收入,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在農產品品牌建設中,如何能夠塑造良好的品牌特色,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是衡量企業經營水平和農產品質量的主要標準。尤其是在鄉村生態旅游中,游客在購置農產品中首要一點是考慮農產品品牌形象,是否值得消費者信賴,產品質量是否能夠得到有效保證。縱觀當前我國鄉村生態旅游中農產品品牌建設現狀來看,鄉村生態旅游中的農產品品牌不夠響亮,經營規模較小,經營地點不夠集中,同時農產品經營者品牌意識不足,更多的是關注產品質量和數量,忽視品牌建設。尤其是在當前市場經濟快速發展下,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由于缺乏自主農產品品牌,所以市場競爭優勢不高。主要是由于生產者和經營者掌握的技術水平偏低,無自主農產品品牌,更多的是依賴市場銷售情況來開展農產品生產活動,甚至部分經營者為了謀求更大的經濟效益,冒充他人品牌來銷售,嚴重破壞了農產品銷售市場正常秩序。此外,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的農產品品牌管理體系不完善,企業缺乏高知名度的品牌形象,難以借助品牌形象來提升農產品銷售效益。
在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中,應該注重農產品品牌意識的培養。提升企業農產品品牌意識,吸收更多高素質的人才,推動鄉村生態旅游市場化發展,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只有形成自主品牌意識,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更大的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故此,在鄉村生態旅游農產品品牌建設中,應該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識,深入挖掘農產品潛在價值和潛力,切實提升企業的農產品競爭優勢,打造更具特色的農產品品牌。
在農產品品牌建設中,為了能夠塑造品牌特色,首要一點應該提升農產品質量,為農產品品牌打下堅實的基礎和保障。對于農產品分類、加工、外包裝和銷售各個環節嚴格遵循規章制度,切實提升農產品質量。農產品品牌建設中,建立農產品相互依賴的品牌文化,實現大規模的宣傳。對于小型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的調整經營戰略,對于品牌下的農產品深入加工和開發。最后,可以通過集合多加企業,借助同一個品牌來抵御市場發展帶來的沖擊和影響,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避免企業規模小缺少足夠競爭力的問題,并且帶來更大的附加值。
人均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升下,人們的消費觀念同樣發生了不同程度上的轉變,這就對農產品消費提出了新的要求。力求同農產品消費來獲得物質享受,同時還可以在特色的農產品文化中獲得精神熏陶和享受。同深入挖掘農產品特色文化,促使農產品品牌更具文化特色,在購買農產品的同時,還可以從品牌中了解到相應的歷史和文化,刺激消費的同時,促使廣大消費者可以情感上的共鳴和交流,提升農產品品牌建設成效。
在農產品品牌建設中,除了塑造良好的企業品牌形象以外,還要注重生態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對于廣大游客而言,品牌形象是抽象的,而旅游基礎設施則是物質形象,可以從中獲得體驗和快樂。通過游玩項目,游客在享受歡樂的同時感受其中蘊含的文化特色,根據游客的個性化需求來設置游玩項目。需要注意的是,在考慮農產品品牌核心價值的同時,還要注重人文文化的傳播,積極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同時,為廣大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設施,改善交通環境,提供免費乘坐車輛,獲得優質的服務享受。
綜上所述,通過品牌建設,有助于提升鄉村生態旅游核心價值,借助營銷、廣告等渠道實現大范圍傳播,塑造品牌形象,獲得更多的受眾支持,逐步推動市場營銷的腳步,提升鄉村生態旅游經濟效益,推動休閑產業發展的同時,還可以增加農戶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1]閻實.黑龍江省農業生態旅游品牌建設研究[J].商業經濟,2009(19):9-10.
[2]王焱,陳凌.依托資源優勢打造鄉村生態旅游品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西疇縣蓮花塘、興街、新馬街三鄉鎮為例[J].文山學院學報,2009,22(4):27-31.
[3]時嵩杰.生態文明視角下我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4.
[4]邱凌藍.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鄉村旅游開發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1.
[5]劉磊.基于旅游季節性視角的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
1004-7026(2017)15-0141-02
F323.5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5.094
李益碧(1964-),女,農藝師,主要在基層鄉鎮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和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