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亞,李瀾江,許靜(遼寧省錦州市石化醫院口腔科,遼寧 錦州 121001)
恒牙外傷后的牙髓處理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
劉立亞,李瀾江,許靜
(遼寧省錦州市石化醫院口腔科,遼寧 錦州 121001)
目的 探討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療恒牙外傷后急性牙髓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觀察組采用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療法,對照組采用多次性根管填充治療法,通過門診隨訪3個月,比較兩組治療耗費時間及治療后牙齒功能恢復時間,并統計兩組臨床效果。結果 觀察組治療耗費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牙齒功能恢復時間顯著快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針對外傷后牙髓炎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療,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疼痛,縮短患者治療時間,促進患者術后牙齒功能恢復。
外傷;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填充
部分急性牙髓炎是因外傷所致,作為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牙髓疾病,目前針對本病的治療主要以根管治療為主,具有較理想的近期療效,其主要治療機制是經過向根管沖洗其內容物[1],清除感染病灶同時采用強堿性化學制劑將根管進行填充,以達到殺菌滅菌與中和炎癥反應,促進患者根尖周病灶修復的目的[2]。其根管填充有分為一次性與多次根管填充治療,雖兩者的臨床效果均得到印證,但針對外傷性急性牙髓炎采用何種治療尚無統一意見,本文主要探討一次性根充治療恒牙外傷后急性牙髓炎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5年5月遼寧省錦州市石化醫院收治的外傷所致急性牙髓炎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表現、放射性檢查確診,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各40例,其中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18~50歲,平均(35.6±2.8)歲,病程1~5 d,平均(1.5±0.2)d;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18~50歲,平均(35.5±2.7)歲,病程1~5 d,平均(1.6±0.2)d,兩組性別、年齡及病程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手術方法 觀察組采用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療法,所有患者治療前均進行患牙照片,明確病變部位及程度,了解病變牙齒根管形態及根管長度及其根尖周組織情況。在局部麻醉下摘除患牙活髓,采用3%雙氧水與生理鹽水反復交替沖洗,以徹底清除根管內病變組織,同時根據病灶情況可適當擴大根管,隨后行根管預備并使用消毒紙尖吸干直至無滲出液分泌,針對牙髓壞死者同樣行預備根管處理。采用甲醛甲酚液紙尖消毒病灶,保留2 min后取出再次吸干,最后采用Vitapex根充糊對患牙根管進行充填同時對根管進行永久性充填密封處理。對照組采用多次性根管填充治療法,用根管預備步驟同觀察組,使用消毒紙尖吸干根管后采用甲醛甲酚液紙尖置入根管內并保持7 d,期間避免紙尖靠近根尖孔以免產生根尖周組織的刺激性疼痛,1周后取出紙尖,根尖根管情況,如達到填充標準則行根管充填治療。
1.3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入組后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取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門診隨訪3個月,比較兩組治療耗費時間及治療后牙齒功能恢復時間,并統計兩組臨床效果。
1.4 判斷標準 成功為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咬合功能恢復至術前水平,X線片檢查提示根管填充嚴密,無尖周透光區,患牙牙周膜間間隙正常且硬板完整。治療后失敗為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存在咬合不適感,X線片提示根管填充欠嚴密,存在尖周透光區,患牙牙周膜間隙變大,硬板不完整。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進行,計量資料采用“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耗費時間及治療后牙齒功能恢復時間比較觀察組治療耗費時間為(36.2±2.9)min,對照組治療耗費時間為(55.6±5.1)min,觀察組治療耗費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t=11.75,P=0.0005<0.05),觀察組牙齒功能恢復時間為(3.1±0.3)d,對照組牙齒功能恢復時間為(10.5±0.6)d,觀察組牙齒功能恢復時間顯著快于對照組(t=69.8,P= 0.0005<0.05)。
2.2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成功例數為36例,成功率為90.0%,對照組成功例數為24例,成功率為60.0%,觀察組治療后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χ2=9.60,P=0.002)。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5.00%(2/40)低于參照組22.50%(9/40)(χ2=5.16,P=0.02)。
牙髓炎(急性)是醫院口腔科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多發病,該類疾病主要是1種感染性的牙髓組織炎癥,即牙髓在細菌以及相關毒素的影響和入侵后,牙髓部位引發的炎癥病變。患有牙髓炎(急性)的患者通常會陣發性或者自發性牙痛,且疼痛感十分劇烈,夜間病情容易加重。外傷可能導致急性牙髓炎的發生,作為人體牙髓組織較為常見的病變,往往因牙髓的急性炎癥所致,多存在有局部充血水腫、炎癥滲出物局部堆積,引起患牙牙髓腔內壓力顯著升高,壓迫牙髓神經,導致劇烈疼痛[3]。可見,急性牙髓炎具有發病急、疼痛劇烈等特點。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把感染的牙髓和牙本質毒性分解物去除。因此,臨床上一般從根管開始治療,經過對根管進行沖洗、消毒和填塞處理,防止細菌再次進入根管,發生二次感染。臨床治療上主要采用跟管填充法,其分為一次性根管填充及多次根管填充,均通過開放牙髓腔、拔除壞死牙髓、進行根管預備及根管填充處理[4]。當前,根管治療是有效治療牙髓炎相關疾病的首選方法。采用傳統根管治療法需要牙髓炎患者就診治療的次數比較多,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牙髓炎患者積極就醫的積極性。一次性根管法便能夠在一次治療過程中實現根管消毒以及充填等操作,該種治療法從理論上來講更具科學性。不僅避免了牙髓炎患者的就醫反復,同時,也可有效避免反復治療中多次封藥所導致根管的再次感染。當前,在治療牙髓炎時給予一次性根管治療法,已經在臨床上得到普遍認可。在傳統的分次根充治療中,不但不能一次性把病變根除,還需要多次就診,無形中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壓力和經濟壓力。而一次性根充法只需一次就診,就能夠徹底把感染牙髓去除,防止多次治療造成的根尖周組織刺激,可以實現理想的臨床效果。本研究觀察組采用的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療,發現相對于多次根管治療,觀察組治療耗費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且牙齒功能恢復時間顯著快于對照組。相對于多次根管填充,顯著減少了手術操作對根管的封藥與藥物消毒根管過程[5],避免因多次根管治療引起的細菌逆行性感染[6],同時避免了根管暫封期間細菌通過根管暫封體再次感染根管可能[7],而且減少了患者治療次數,提高了臨床治療效率,縮短患者恢復時間[8]。整體治療效果方面,觀察組治療后成功率90%(36/40)顯著高于對照組60%(24/40)(P<0.05)。與此同時,觀察組治療耗費時間為(36.2±2.9)min明顯短于對照組治療(55.6±5.1)min(P<0.05)。進一步證實針對外傷后牙髓炎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療,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疼痛,縮短患者治療時間,促進患者術后牙齒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一次性根管應用于外傷牙髓炎治療過程中,具有提高療效、緩解疼痛等優點,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1] 趙宏寵,劉婷,劉文曙.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與多次根管治療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刊,2015,50(2):102-104.
[2] 張浩麗,李文利,李金平,等.一次性根管治療急性牙髓炎150例效果分析[J].海南醫學,2015,26(8):1206-1208.
[3] 蘇勇,姜志文,章攀.一次性根管治療術治療急性牙髓炎112例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4,30(30):62,64.
[4] 張興輝,陳巨漢,藍芬芳,等.急性牙髓炎一次性與多次性根管治療的臨床比較[J].吉林醫學,2014,35(32):7155-7156.
[5] 張麗輝,付潤英,韋偉,等.一次性根充法與分次根充法在急性牙髓炎治療中的長期療效.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4): 179-180.
[6] 鄧雪蓮,于春梅,劉立訪,等.牙髓炎患者采用一次性根充法的臨床療效探析.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7):3987-3988.
[7] 王政.探討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6):3614-3615.
[8] 張浩麗,李文利,閆意平,等.甲硝唑混合糊劑在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中的應用.海南醫學,2015,26(7):1057-105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