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堂
(信陽市光山縣種子技術服務站 河南 信陽 465450)
試析水稻高產創建技術措施及成效
□李元堂
(信陽市光山縣種子技術服務站 河南 信陽 465450)
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推進,我國綜合國力得到了逐漸加強,農業建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如何采用相關種植技術促進水稻種植的高產進步,提高工作效率,就成為了當前行業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因此,本文將以河南信陽為例,結合相關的土質特點,通過闡述高產稻在高產創建技術中的重要意義,給出具體的應用措施,最后對實施成效進行記敘,以供參考。
水稻;高產創建技術;應用措施;成效
超級稻,是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都較高的水稻品種。它的出現,可以在一定程度解決國家糧食生產供應不足的現象,有利于促進農業發展。將高產創建技術應用在超級稻的生產過程中,可以實現水稻產量與品質的統一和提高,提高相應的生產效率和效益。結合耕地特點,充分發揮耕地利用率,結合不同的生產模式,如利用超級稻根系發達、耐肥抗倒、單株產量高、抗病蟲害能力強等特性,在豫南稻區廣大丘陵地帶進行直播或平畈區機插,節本、省種、高產效果明顯,高產創建項目的實施所形成的技術體系在超級稻生產中的應用,有力推進了水稻種植業的進一步發展。它的出現,為高產創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對農村農業發展,農民增產、增收、增效具有重要意義。
在應用高產創建技術對水稻進行播種的過程中,技術人員應該保證它的育秧方式和播種期具有一定的統一性,。這便于后期管理的便利性、規范性。首先需要根據一定的氣候條件等因素,結合我地氣候規律,白茬田在每年的4月15日~4月25日進行播種,麥茬和直播可放寬到5月5日前播種。要統一采用旱育秧的方式進行育秧,保證長出的稻苗具有矮壯、整齊一致的特點。
要對水稻進行種植,需要在栽培的過程中,根據它的生長特點,選擇合適的生長節令進行栽培。在每年的四月中旬到五月上旬進行栽培,對應的秧齡為25~30d,不超過40d。將相應的種植規格進行統一,有利于促進水稻的高效生長,保證它的生產效率。可進行人工分廂栽插,規格9寸*5寸,基本苗10萬左右。機器插秧秧齡要控制好,20d左右為宜,可選擇9寸*5寸或9寸*6寸,基本苗3~4萬左右。這樣的規格,即有利于充分利用溫、光資源和土地資源,又有利于控制合理群體,減輕病蟲害的發生和發揮超級稻單株能力強的優勢。
要想保證高產稻的出現,就應該在進行水稻培育的過程中,促進施肥的合理進行,保證土壤的肥力足夠支撐水稻的生長需要。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首先需要生長土壤進行取樣分析,從而根據具體的營養效果合理選擇相應的施肥量。氮、磷、鉀的比例為1:0.6:1.2,總用氮量14kg~18kg,具體的施肥方法應根據土壤特點和栽培方式決定,人工中苗移栽前后施肥比6:4最好,機插秧3:7或4:6,如遇瀑雨等極端天氣要適當追加尿素提苗。在把握好大的施肥方向后,結合田間實際靈活控制,如土壤保水差就要少量多次追肥或適當提高復合肥用量。
要想保證水稻的高效生產,就需要相關人員在水稻的生長階段,對它進行嚴格的監控,保證及時發現它的病蟲害問題,這是影響水稻健康生長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病蟲害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例如:針對青苔,它是在水稻的生長間隙中進行存活的,它不僅會吸收土壤中水稻生長所需的營養,還會在生長的過程中,形成遮光的效果,不利于水稻的健康生長。這就需要相關人員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防治,將3 750g/hm2的硫酸銅用紗布包好,促進它隨水灌溉流入到稻田,從而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若果病情相對嚴重,還需要進行二次防治。從而保證水稻的健康生長,提高生產效率。
將這樣的高產創建措施應在水稻的種植方向上,有利于促進水稻種植過程的規范化進行,保證水稻的健康生長,提高相應的生產效率。促進農業建設的進一步發展,為國家糧食儲備行業做出積極貢獻。
這樣的技術應用,不僅提高了水稻種植過程中的生產效率,而且降低了相應的支出成本,能夠在進行培育的過程中,促進規范化進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二次操作的經濟支出。
在水稻生產過程中將高產創建技術進行大規模應用,需要對水稻生長的各個階段及時掌控并進行嚴格操作,保證水稻的健康生產,促進農業的進一步發展,為國家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1004-7026(2017)14-0052-01
S511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