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洋 張國民 馬軍韜 王永力 張麗艷 鄧凌韋
(中國科學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種聯合研究中心,150086)
針對水稻稻瘟病防治技術的研究
□任 洋 張國民 馬軍韜 王永力 張麗艷 鄧凌韋
(中國科學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種聯合研究中心,150086)
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不僅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同時經濟價值也比較突出。為了提高我國水稻產量及品質,本文將針對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技術進行詳細的研究。
水稻;稻瘟??;品種抗性;菌源;氣候;栽培技術
首先,品種抗性因素。水稻品種眾多,因此每一種品種的水稻抗性也存在差異性,就算是相同的水稻品種,但是在不同的季節等也會產生不同的抗性。品種抗性受到栽培時間、地區環境等的影響。比如高抗性品種在栽植若干年后會喪失抗性,或者更換栽植地區后抗性就會降低。
其次,是菌源因素。若水稻品種攜帶了大量的菌源,然后種子在種植時未接受專業的浸泡消毒或者沒有銷毀染病稻草,那么水稻就會被病菌感染,引發稻瘟病。
然后,是氣候因素。水稻的抗性與菌源繁殖息息相關,并對寄主抗性存在間接影響作用。而陰雨潮濕、缺乏光照的天氣就是細菌傳播、水稻染病的危險期之一。
最后,是栽培技術的因素。栽培技術直接影響水稻抗性與病菌的成長,而水稻病害的流傳與水肥管理息息相關。①肥料。氮肥對稻瘟病的發病具有較大影響,如果氮肥使用過量或者過遲,容易引發植株徒長,每株之間透光以及通風差,為病菌的繁殖和侵染創造了條件;②灌溉。在水稻灌溉的期間,要合理施撒氮肥,改善土壤透氣能力,從而使水稻抗病力得到提升;③土壤。在春季時,土壤中富含的有機物逐漸分解,并且釋放氮素,導致稻株貪青徒長,降低其抗性。
首先,提高防治意識。各地區農業管理部門,要強化稻瘟病防治意識,要積極展開稻瘟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普及教育工作,為農戶傳授防治技術及經驗,通過開展培訓班等方式,提高農戶的防治意識,引起水稻種植戶的高度重視。
其次,水稻的品種要合理選擇。在水稻稻瘟病防治中要選用抗病性好的品種,鑒于稻瘟病存在多樣性、變異性等特征,所以具備抗性的水稻品種在種植多年后抗病性也會下降。所以,在選擇抗病品種的時候要堅持以下四點原則:①對已經種植和推廣多年的品種少種或者不種;②上一年種植的水稻品種盡量在今年更換;③如果發現帶有稻瘟病的品種要做好相關的處理消毒工作;④若水稻種植規模較大,應選擇多個品種實施混搭種植,避免種植單一品種引發的大規模病害現象。
然后,要將稻瘟病病源殺滅。稻瘟病的傳播途徑使空氣,所以攜帶病菌的種子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傳播疾病,若農戶未能開展有效防治,那么病源就會在適宜的環境中對水稻造成大面積感染。所以,面對感染疾病的稻草,農戶要通過焚燒的方式及時的清理。對于出現稻瘟病的稻田區域,應放棄稻草還田處理,最好直接焚燒;同時還應對水田進行深翻,把稻茬埋在地下深處,從而避免病菌傳播。
另外,要做好水土管理。①農業地區要積極建設農田水利工程:農業地區要根據發展狀況建設水利工程,避免旱澇影響,接著要做好溝渠的疏通與橋涵的建設,從而提高稻田的排水能力,然后還要積極引進大型灌溉機械,強化農業灌溉能力。②根據當地狀況,提高土壤肥力:土壤的肥力直接對水稻的生長產生了影響,若未能做好土壤水肥氣熱的調整,勢必會造成土壤肥力不足、水肥氣熱失調現象的發生,這不僅會降低土壤肥力,還會影響水稻生長。因此,要做好稻田土壤治理工作。一般可以通過施撒有機肥的方式提高土壤肥力。土壤培肥方法有五種:①大力發展畜牧業,廣積人糞畜肥,增加有機肥料來源。②利用溝沿路旁空閑荒地種好綠肥,直接還田或作飼料間接還田。③秸稈還田和漚肥還田,大辦沼氣,綜合利用。推廣秸稈—畜牧—沼氣—還田。④在土壤中施撒被打碎的油餅。⑤積極開展林業建設,通過腐枝爛葉為土壤增添肥料,同時還可以利用樹林美化環境、優化稻田小氣候、強化稻田抗災能力。
最后,藥劑要科學選擇。選擇科學有效的藥劑,可以提高稻瘟病防治效果。因此,要選擇資質合格、具備三證的廠家所生產的藥劑,同時要堅持使用同一種藥劑防治稻瘟病。在使用藥劑的過程中,要注意早防早治,在水稻齊穗期以及破口期各使用一次藥劑,保證藥劑分量充足。也可以在藥劑中加入適當的醋,以優化藥劑效果。
水稻在生長的過程中極易受到稻瘟病的影響,因此上級領導部門及種植戶要重視水稻稻瘟病的預防與綜合治理。只有提高稻瘟病預防意識、加強防治手段,才能夠改善水稻生長品質、提高產量,保證水稻種植的經濟效益不受影響。
[1]徐繼東,王欣然.水稻病蟲害及防治措施[J].種子世界.2017(05).
1004-7026(2017)14-0054-01
S435.111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