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東
(巫山縣騾坪鎮人民政府農業服務中心 重慶 巫山 404705)
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癥狀與防治探討
□袁玉東
(巫山縣騾坪鎮人民政府農業服務中心 重慶 巫山 404705)
在對豬進行日常管理的過程中,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是最為常見的病變之一。因為這是一種慢性的傳染病,在很多養豬的地方都廣泛存在,而當豬患上這樣的疾病后就會導致其生長速度遲緩,對豬飼料的轉化率也相對較低,進而降低了豬的生長效率。進而給養豬戶帶來經濟損失。故而,本文將對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癥狀及其防治措施進行分析,以期對養豬戶在進行豬的管理過程中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
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癥狀;防治措施
豬傳染性蔞縮性鼻炎是一種慢性的呼吸道傳染病,其發病時間遍布一年四季,可局部性發作,也可大面積流行。其發病的主要特征表現為鼻炎、面部變形等,因為傳染源較多,在發生這樣大規模的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病癥時,就會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盡管這樣的傳染病不會導致豬的死亡率在短期內大幅度上升,但在進行豬的治療方面投入過多會導致養殖戶受到損失。因此,本文將對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癥狀及其防治措施進行分析,進而促進養殖戶對豬進行更好的管理,從而獲得極大的經濟效益。
患了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病豬會經常打噴嚏或者嚎叫,鼻子里會流出一些清液或者其他分泌物,因為其鼻黏膜受到炎癥的刺激就會導致其對鼻子部分進行摩擦、搔抓,這就是經常在圈舍的圍墻上出現血跡的原因;而與此同時又伴隨著流淚,因為受到養豬環境的影響,眼淚會與塵土一起粘在眼眶下邊而呈現褐色或者黑色的半月形“淚斑”,這都是豬患上了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癥狀表現。同時也有面部變形的癥狀表現,即就是豬鼻子歪向一邊以及下頜出現病變,使牙齒不能正常的進行咬合,這些都是患病豬容易出現的主要癥狀。
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病癥出現的原因不外乎有:養殖場對于豬的飼養條件過差,即就是所提供的飼料質量較差以及不注重對豬的管理;而且還存在養殖場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而擴大豬的養殖密度,這就導致一只豬出現病變后能快速傳染給其他沒有發生病變的豬,而且重慶天氣熱,再加上南方的濕氣比較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病癥的傳播速度;豬的生長也需要各種營養物質,當養殖場所提供的飼料中缺乏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氨基酸等營養物質時,就會使豬的免疫力下降,進而使豬降低了對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抵抗力,從而給養殖場帶來經濟損失。
為了更好的做好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產前防治,我國已經研制出了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I相菌)滅活菌苗,這種藥物在母豬進入產前的2個月以及1個月時,往皮下注射就可確保所生產的豬不會受到鼻炎的感染,能有效的避免大面積的病豬出現,進而挽回更多的損失。而當豬實際出現了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疾病后,可以采取給肌肉注射20%的氟苯尼考以及支原凈針劑,再配上2%的環丙沙星、魚腥草以及地塞米松滴鼻,每天給病豬滴兩次,連續3天就能取得良好的解決效果,這種采用藥物來緩解病癥的方法是目前最為有效的做法,但是在提倡綠色、健康的今天,這種做法被很多人不看好。因此,為了養殖好更多的豬,就應該采取其他方法來緩解這種病癥發生的幾率。而河北省滄州市滄縣的一個養殖場在遇到豬大面積的進行打噴嚏以及出現吸氣困難的情況下,通過咨詢后進行了藥物治療。一周后,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疾病的癥狀得到緩解,這又表明了藥物治療是促進問題解決的重要途徑,在傳染病發生后,藥物治療是最直接有效的做法。
為了確保養殖場的豬仔質量,就應該要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但是目前我國的很多養豬場所樣的豬仔都是從其他地方引進的,在不能滿足自繁自養的條件時,就必須要進行引進豬仔了,但是不能從疫區進行豬仔的引進,以免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而且要把引進來的豬仔進行隔離養殖,在確保其安全后再與其他健康的豬進行混合管理,這樣就有利于降低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病癥的發生率。而目前我國也有從外國引進的豬種,而且很多的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疾病都是來自于這些引進的豬種身上,故而要對所引進的豬種進行嚴格的消毒并進行為期半年的隔離養殖,進而確保所引進豬種的質量,以便其更好的適用于我國本土化的養殖,進而給我國的養殖市場提供更多的豬種選擇,滿足人們的需求,進而獲得經濟效益。
因為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疾病的傳染途徑包含了哺乳喂養這一條,因此對于圈養的豬進行防治的過程中應該進行要采取一些衛生措施,首先就是要把生病的豬進行淘汰,即把病豬更換成為沒有生病的豬來減少豬與豬之間互相傳染的機會,但是有的患病的豬在初期很難被檢測出來,為了更加徹底的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采取全部更換的方式來杜絕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疾病的二次傳染,永絕后患;其次就是在經濟支持不足的情況下,把通過檢測、被認定為安全的豬進行隔離飼養至少半年以上,半年后沒有再次發生病變就可以與其他健康的豬進行混養,從而在根本上解決病豬的問題。
為了更好的緩解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疾病給養殖場帶來的經濟損失,首先就應該要保障養殖場所養殖的豬的數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即就是控制好養豬場的飼養密度,緩解因過度擁擠而帶來的大面積傳染,進而使病豬大面積出現而影響養豬場的正常運行;其次就是要改善養豬場的通風環境,加強空氣的流通,從而帶走養豬場所產生的廢氣;再次就是要保持豬舍的干凈、干燥,讓豬有一個干凈衛生的生活環境,這些都是促進和減少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疾病出現的重要解決措施。
為了更好的解決養豬場所面臨的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疾病的問題,就應該要從豬的豬仔引進、養豬場的養殖環境等方面進行著手,進而更加全面的進行對該病種的防控,堅決做到“預防和防治相結合”的管理體系。而我國當前的養殖體系還不是很完善,在遇到很多突發的情況時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解決,比如當養殖場的豬大面積受到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疾病的影響時,缺乏一套可以及時進行嚴控的手段,這就導致沒有抓住最佳的治療時機進行治療,給養殖場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進而使養殖場不能正常的運行。
[1]史玉俠.規模豬場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診治[J].畜禽業,2012(11):343-344.
[2]樊泰山,黃新民.一起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發生與免疫防治[J].現代農業科技,2007(11):144-144.
[3]潘雪紅.豬常見呼吸道疾病的診斷及綜合防治措施[J].畜禽業,2011(11):62-63.
[4]史玉俠.規模豬場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診治探索[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6,32(7):197-197,162.
1004-7026(2017)14-0056-02
S858.28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4.037
袁玉東(1966—),男,本科學歷,農學學士學位,獸醫師,主要從事獸醫專業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