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人類究竟可以活到多少歲?這向來是一個引人關注的問題。傳說上古時期的彭祖活了八百多歲,而道教的創始人老子騎青牛出關,不知所終,有人認為他已羽化登仙,長生不老。但這些畢竟只是傳說,沒有確切可靠的根據。
②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就曾有過關于“人能活多少歲”的說法。《黃帝內經》說:“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尚書》則提出“壽,百二十歲也”。可見,祖國醫學認為,人的壽命應該在100~120歲左右。
③而現代醫學則是按發育成熟年齡或細胞分裂周期來計算人類壽命的。嬰兒出生之后,要靠母親乳汁的喂養才得以存活。動物中也有一些和人類一樣,生下小寶寶之后,母親會用乳汁喂養它們,如猴子和大猩猩等。這些動物叫做哺乳動物,他們和人類有許多相似之處。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哺乳動物的最高壽命,大約相當于其性成熟期的8~10倍。人類的性成熟期大約在13~15歲,因此壽命應該在104~150歲之間。另有研究顯示,哺乳動物的壽命相當于生長期的5~7倍,生長期一般是指動物從出生到骨骼發育結束這一時期。如狗的生長期是2年,它們的壽命為10~14年;牛的生長期是4年,它們的壽命是20~30年;駱駝的生長期是8年,它們的壽命是40年左右;猿生長期12年,壽命約為60年。而人的生長期為20~25年,按照這一規律推算,最高壽命應該在100~175歲之間。
④有關資料顯示,各國長壽老人的實際壽命與上述估算值較為接近,即在120歲左右。當然,120歲是目前人類在自然狀態下所能達到的最高壽命。借助現代科技,人類的壽命有可能突破這一極限,得以大大延長。下面是近些年的一些研究成果。
⑤科學家發現,人體變歧桿菌含量的多少與人體的生長、機體代謝、衰老等密切相關,百歲健康老人體內變歧桿菌的數量要比普通老人高約100倍。中國科學家也曾對廣西巴馬長壽老人體內的菌群進行調查和研究,結果發現巴馬長壽老人體內變歧桿菌數量高達108,遠遠高于正常人群。這被認為是巴馬長壽老人長壽的主要原因。根據這一研究結果,國際醫學界提出了一個設想:如果人體內的變歧桿菌經過補充,能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人類的平均壽命就可能達到140歲以上。
⑥此外,基因技術近年來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基因“狂人”德格雷更是宣稱已破解人類老化的實質。德格雷提出,導致人類老化的因子有以下7個,即細胞的萎縮和惡化、細胞的惡性繁殖、染色體的變化、線粒體的變化、細胞體內垃圾的堆積、細胞體外垃圾的堆積,以及細胞體外蛋白質的交織。德格雷還認為,老化實際上基于生物細胞發動的一個固定程序,細胞依據該程序逐一凋亡。即便某人從不得病,他仍將在120歲前后死去。因為120歲時機體重要器官的關鍵細胞將會凋亡,有關組織細胞也不再發揮其生理功能,機體也隨之死去。如果應用基因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解決上述7個因子,并控制細胞的分裂次數和分裂程序,老化過程即可延緩甚至停止,人類的壽命將會大大延長,甚至可以實現長生不老的夢想。
(選自《探索與發現》,有刪改)
【閱讀練習】
1.文章第①段引用傳說有什么作用?
2.文中說明影響人類壽命長短的因素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3.第③段和第⑤段分別運用數字和比較的方法進行說明,有什么表達效果?
4.第⑥段提到的“基因技術”有望延長人類的壽命,而克隆技術也屬于基因技術,在這方面人類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對此,人們有喜悅,也有擔憂,結合本文內容,說說你對基因技術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