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①督諸軍十六萬騎伐燕,遣將軍徐成覘②燕軍。期日中,及昏而反,猛怒,欲斬之。鄧羌請曰:“賊眾我寡,詰朝將戰,且宜宥③之。”猛曰:“若不斬成,軍法不立。”羌固請曰:“成,羌部將也,雖違期應斬,羌愿與成效戰以贖罪。”猛又弗許。
羌怒,還營,嚴鼓勒兵,將攻猛。猛謂羌義而有勇,使語之曰:“將軍止,吾今赦之矣。”成既獲免,羌自來謝。猛執羌手而笑曰:“吾試將軍耳,將軍于郡將尚爾,況國家乎!”
(選自《智囊》)
【注釋】
①猛:王猛(325年—375年),十六國時期前秦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率軍統一北方,被稱作“功蓋諸葛第一人”。
②覘:看,偷偷地察看。
③宥:饒恕,原諒。
【思考練習】
1.解釋文中的加點詞。
(1)將軍止 ( )
(2)羌自來謝 ( )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期日中,及昏而反。
3.鄧羌“于郡將尚爾”在文中具體表現在:
(1)“ ”;
(2)“ ”;
(3)“成既獲免,羌自來謝”。
4.請概括王猛的性格特點。
【參考譯文】
王猛帶領各路軍馬十六萬討伐燕國,王猛派遣將軍徐成去偵查燕軍。約好了中午回來復命,可徐成到了傍晚才回來。王猛生氣,想要斬殺徐成。鄧羌請求說:“現在敵眾我寡,而且明早就要開戰了,將軍應該寬恕他這次。”王猛說:“要是不斬徐成,軍法的威嚴就不能夠樹立。”鄧羌堅持求情說:“徐成是我的手下將領,雖然違期應該斬,我愿意和徐成一起作戰立功用來贖罪。”王猛又不同意。
鄧羌生氣了,回到了營寨,擊鼓整軍,打算攻打王猛。王猛認為鄧羌講道義而且很勇敢,就派人告訴他說:“只要將軍停兵,我現在就赦免徐成。”徐成得到了赦免之后,鄧羌親自來謝罪。王猛握著鄧羌的手笑著說:“我只是試探將軍的,將軍對于一個部下尚且如此,何況對待國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