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家農業部、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授予長春市“全國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市”稱號,支持長春市以市為單位先行開展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創建工作。
作為全國首家綠色有機農業建設整體推進市,長春市肩負著為全國做好示范引領的責任。3月8日召開的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上,印發了《長春市創建全國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市規劃綱要(2017-2021年)》(以下簡稱《綱要》),提出力爭到2021年末,把長春市打造成為全國綠色有機農業產業基地,在全國實現“五個率先”發展目標:率先實現生態環境質量優良化、率先實現原料生產基地化、率先實現生產監管全程化、率先實現農產品品牌化、率先實現生產經營產業化。
培育“長春綠品”品牌
綠色有機農業的核心是將資源優勢、生產優勢和產品優勢轉化為質量優勢、品牌優勢和效益優勢,是長春市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快速轉換的基本路徑。
在創建全國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市過程中,長春市將培育“長春綠品”區域公用品牌,在全市布局建設種植、畜禽養殖、林特、漁業、產業融合等100個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園區。
到2021年末,全市“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數量將達到1000個,全市綠色有機農業種植面積實現倍增,綠色有機產地環境監測面積達到600萬畝,占食用(飼用)作物種植面積的80%。綠色有機農業產值實現倍增,達到500億元。
建設“三大板塊”
《綱要》提出,依據“十三五”《長春市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總體規劃》,綠色有機農業區域布局繼續按榆樹、農安、德惠平原區糧畜生產板塊,九臺、雙陽半山區特色農業板塊,長春城區周邊及節點城鎮周邊都市農業板塊,進行綠色有機農業區域布局。
榆樹、農安、德惠平原區大農業板塊
該區域在穩定糧食產能的同時,適宜集中連片開發建設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推動糧經飼統籌型的種植業結構調整,促進畜牧水產養殖結構優化,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使之開發建設成為全國糧畜主導型的綠色有機農業樣板區。
九臺、雙陽半山區特色農業板塊
種植業適宜區域綠色化,山地林下產品適宜區域有機化,林畜養殖生態化,走勞動密集和技術密集并重的綠色有機農業發展道路,做大做強產業規模,以設施化、基地化、園區化提升產業效益,以生態保護優先的原則提升特色農業的多功能性,提供綠色生態產品服務、項目服務,使之開發建設成全國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半山區特色農業樣板區。
城區周邊及節點城鎮周邊現代都市農業板塊
通過多功能立體復合開發,建設以農業觀光體驗、休閑娛樂為主的旅游項目,滿足人們對綠色生活方式的需求,使之成為全國一二三產融合型的現代都市農業樣板區。
發展“三大產業”
堅持產業提升與優化結構雙促進原則,構建規模適度、三產融合、循環發展的綠色有機產業體系,最大限度地釋放綜合經濟效應。
綠色有機種植業
轉變種植業生產經營管理方式,推動種植業綠色有機產品的質量與數量快速提升,形成水稻、大豆、鮮食玉米、特用玉米、飼料玉米、雜糧雜豆、園藝特產等綠色產業。
綠色有機養殖業
堅持擇優布局原則,突出產業優勢,突出規模化、標準化、清潔化生產方式;突出全產業鏈模式,加快形成肉牛、奶牛、梅花鹿、肉雞、生豬、肉兔、肉鵝等綠色產業;適當推進驢、馬等草食類動物飼養,培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綠色有機農產品加工業
推進全產業鏈建設。扶持市級以上農產品加工產業化龍頭企業自建、聯建原料生產基地,綠色標準化生產,打造自主品牌,提高產品優勢和市場占有率,以種養加、產供銷高效融合延長產業鏈條。
培育“十大體系”
遵循綠色有機農業發展規律,立足2021年全市基本實現全國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市創建目標,堅持環節打通、堵點疏通、優勢互補、全盤激活的發展理念,全力組織實施綠色有機農業“十大體系”建設任務。
綠色有機農業生產體系
全市重點規劃建設100個綠色有機示范園區,引領全市綠色有機農業發展。
綠色有機農產品加工體系
玉米加工向多元化食品方向發展,稻米、蔬菜及食用菌加工向綠色和有機方向發展;粗糧、特色雜糧加工向精細化綠色健康食品方向發展;肉牛、肉羊、肉兔、生豬、肉禽、奶制品、鹿產品等加工,向終端食品、生物保健品方向延伸。到2021年,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企業達到300戶。
綠色有機生產標準化體系
對種養業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及農產品加工關鍵環節,通過制定和執行標準化生產技術,推進主導產業標準化生產,提升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的能力水平。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健全完善市、縣、鄉、村四級全覆蓋網絡化監管體系,加強監管能力、檢測能力、管理能力、追溯能力“四個能力”建設。
生態環境體系
全面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控、養殖污染綜合治理、水生態系統改善、林業生態系統建設,實現全市農業向綠色有機循環、可持續發展方向快速轉變。
科技支撐體系
建立一批綠色有機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推進資源開發共享與服務平臺建設,強化綠色有機農業科技研發,強化農業科技推廣,提升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園區科技水平。
產業化經營體系
構建經營主體組織化、要素投入標準化、生產經營產業化、產品經營品牌化的綠色有機農業經營體系,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堅實的保障。
市場流通體系
在保持傳統營銷模式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和實踐新的農產品分銷傳播渠道,拓展農產品品牌空間和市場空間。全市重點規劃建設1個集散中心、3個營銷網絡(電子商務、直銷配送、冷鏈物流)、20個對外銷售窗口。
農產品品牌體系
加快長春市綠色有機產品品牌培育創建,建立健全以區域公用品牌為核心、企業品牌為支撐、產品品牌為基礎的綠色有機農業品牌體系。
社會化服務體系
堅持公益性和經營性并舉的建設原則,構建綠色有機農業全過程社會化服務體系,不斷激發綠色有機農業內在發展活力。
到2021年末,通過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市創建,全市培育1個區域公用品牌,建設100個綠色有機示范園區,認證1000個“三品一標”產品,綠色有機產地環境監測面積達到600萬畝,綠色有機農業產值達到500億元,實現綠色有機種植面積與綠色有機農業產值“兩個倍增”、綠色有機發展“五個率先”的目標,把長春打造成全國綠色有機農業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