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之+方田根
摘要:我國農業歷經幾千年的發展與滌蕩,化學農業為農業生產帶來了質的飛躍。然而化學農業的發展和運用,在現代農業文明中已經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了它的危害,并且某些常用性農藝措施的運用也已經達到了極致,人們渴望著新的農業文明曙光出現,在這種期盼下,物理農業以全新的姿態走入人們的視線。
關鍵詞:物理農業;農業生產;農業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 S12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6.006
物理農業的概念是在21世紀初提出來的,當時物理農業只是想利用簡單設備獲得高產。多年后,許多農業生產一線科研人員和涉農學者向物理農業領域添入了更多物理元素,最大的特征就是空間電場生物效應的發現和大氣電場植物生理作用的應用,產生了空間電場調控動植物生長和病害預防技術,該技術對物理農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物理農業原本只涉及種植業,正是空間電場系列裝備的出現和市場化將物理農業的范疇迅速擴展到了水產養殖業、動物養殖業及菌業。物理農業的具體內容迅速增長,大量新技術也出現了,例如溫室電除霧防病促生技術、溫室病害臭氧防治技術、菌房空間電場促蕾防病技術、畜禽舍空氣電凈化自動防疫技術、土壤電消毒法、多功能靜電滅蟲燈、LED補光技術等。
1對物理農業的認識
目前對物理農業形成了共識,認為物理農業就是利用具有生物效應的電、光、磁、聲、熱等物理因子操控動物和植物的生活環境及其生長發育,是把農業生產和物理技術有機結合起來,使傳統農業逐步擺脫對自然環境的束縛以及對化學肥料、農藥等化學品的依賴,最后獲取高產、無毒、優質農產品的綠色調控農業。物理農業杜絕使用農藥和其他有害健康的化學品,并且最大限度地提高產量。物理農業是一個完全嶄新的生產技術體系,要求設備、技術、動植物三者高度相關,以生物和物理因子為操控對象,屬于高投入和高產出的設備型、設施型和工藝型的農業新型產業。
無論是種植行業、養殖行業,還是加工保鮮產業,只要涉及生命活體的生物,都有物理農業技術的用武之地,其將像化學農業一樣為農業和生物領域帶來劃時代意義的重大變革,而且其不會像化學農業那樣給環境和生態造成污染和破壞,對人類的生態圈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而且物理農業的作用方式都是物理的,以不同的能量傳遞實現農業的有機生產,是可調控、可持續和可循環的綠色農業模式。
2物理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運用
物理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上有很廣泛的運用,對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結合空間電場技術可以使番茄的產量提高一倍;運用電場處理的植物組織培養和離題培養明顯加快;對食品用電場殺菌與對包裝穿透殺菌,不會影響食品的口味色澤和成份;運用電場技術可以讓水中的溶氧大大提高,加快礦質元素的吸收,促進水培植物快速生長;植物快繁時,經電場處理的插穗生根率和根數量都會大幅度地提高;瓜果蔬菜經電場處理后,保鮮期可以延長,提高瓜果蔬菜的品質;土壤經空間電場處理后,可以改變肥力的活性,提高抗病性,確保植物良好生長;種蛋經過電場處理后,孵化率會提高;葉菜類采用物理農業的聲頻控制器進行聲波處理,其產量可以提高10%~30%;運用電功能堿水和酸水可以對土壤酸堿度進行大面積調整和改良,操作簡單且無污染;利用堿水進行根外追肥可以提高瓜果糖度和瓜果品質,同時堿水也是瓜果蔬菜貯藏前最好的清洗劑;電功能堿水還是促進植物發芽和生長的調節劑。而利用酸水可以實現無污染低成本的殺菌,可以防治各種真菌、細菌和病毒;對蔬菜加工前期進行預處理,酸水是很有效的無污染清洗消毒劑,還可以促進瓜果保鮮;電功能水是養殖場最好的場地消毒劑,也是園藝設施空間殺菌的最好水劑。運用電功能水處理食用菌基料,可以很好地抑制雜菌和促進菌蕾。運用電功能處理的酸混合動物飼料,可以預防動物養殖中出現的很多腸胃疾病。
3物理農業的優勢
物理農業相對于化學農業而言,優勢更明顯。通過大力發展物理農業,不但可以避免因化學農業而造成的土壤地表流失、土壤品質退化,地球生態環境破壞、農業產品品質下降和危害身體健康等劣勢,而且更有利于保護地球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在提高農產品經濟價值的同時,又有利于人體健康。
當然,物理農業的運用范圍與作用可以說無窮無盡,等待著我們積極去探索,這對我國農業走向現代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京考,劉作新,韓永俊.土壤團聚體的形成與分散及其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J].水土保持學報,2003(06):163-166.
[2]杜太生,康紹忠, 魏華.保水劑在節水農業中的應用研究現狀與展望[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0,21(05):317-320.
[3]應義斌,傅賓忠.機器視覺技術在農業生產自動化中的應用[J].農業工程學報,1999,15(03):199-203.
[4]王亞東,黃梯云,趙春江.中國農業信息化建設研究[J]. 情報學報,2002, 21(02):21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