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鵬
摘要:生態農業是一種新型的農業發展模式,也是現代農業重要的發展趨勢。在農業資源持續減少、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凸顯的情況下,生態農業愈來愈受到重視。發展生態農業不僅能夠創造更多的農業經濟效益,也有利于農業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在提升農業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能帶來環境效益。基于此,本文對四川地區生態農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生態;農業;經濟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6.007
1生態農業概述
生態農業是結合生態學原理、生態經濟規律,根據實際環境設計、構建、調整及管理農村經濟、農業生產的系統化工程體系。作為一種新型農業發展模式,生態農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及社會效益遠遠高于傳統農業。在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要求發展多種經濟作物生產,并且要將農業種植與林、牧、漁業等關聯起來,即把農業與第二、第三產業聯合起來[1]。在傳統農業經驗與現代農業技術的共同支持下,構建出生態工程,讓農業經濟、生態、社會協調發展。
2制約四川地區生態農業發展的因素
大環境來看,四川地區發展生態農業具有一定的基礎條件支撐,但也受到了部分因素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傳統農業生產占據主導地位。四川境內大部分地區,農業發展依然以傳統模式為主。在平壩地區,灌溉及耕作條件較好,主要依靠大水漫灌及化肥進行種植,整體產量較高。但種植品種較為單一,品質不高,價格相對較低,并且長期使用化肥、農藥對部分種植區域土壤性質產生了一定影響,不利于生態環境持續發展;二是森林系統退化較為嚴重。四川部分地區森林資源開采過度,境內森林覆蓋率下降幅度較大。盡管加大了植樹造林、綠化荒山的力度,但新增林中多數為中幼林,層次結構較為單一。新增林當中草本植物、灌木植物較少,甚至部分區域地表存在裸露的情況,森林生態功能不健全,無法達到生態平衡的要求。同時,四川境內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功能存在不足,導致水土流失現象較為嚴重;三是整體農業科技水平不高。受體制因素、資金因素、人力資源因素及科技創新觀念因素的影響,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四川農業科技水平的發展。相對于東部地區,四川農業在農業水資源利用率、化肥利用率及農業機械普及率等方面明顯落后,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不到40%,加工技術、品質技術存在明顯不足。
3促進四川地區生態農業發展的建議
3.1發展節約型農業
水土資源流失及生態環境質量日趨下降,已經成為了制約四川地區生態農業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通過發展節約型農業,能夠優化資源配置,實現農業循環發展,讓農業經濟與生態協調化[2]。一方面,要注重土地資源節約。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以遵循生物互利共生、種間互補的原則,對農業生產層進行深度開發,讓自然資源例如光資源、熱資源得到多層次的吸收利用,以此來提升單位資源的產出率,提高農業種植效率。另一方面,要完善節水管理。通過農田節水、保水技術及優化種植布局,來提升水資源利用率。同時,通過節水技術推廣、節水宣傳等,增強農業種植戶節水意識及節水技能知識儲備,形成規模化的節水效應。除此之外,在強化節水、節地的同時,還應該適當轉變畜牧業及漁業發展模式,推廣節糧——食草型畜牧業及節餌——多層型漁業。
3.2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通過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能夠讓農業資源及環境發展達成平衡狀態,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推動農業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堅持統籌規劃、分布實施的原則,做到突出重點、整體推進。一是要加強農業循環經濟宣傳教育,形成良好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氛圍,在政府的引導下,讓農戶主動參與其中,奠定群眾基礎;二是要做好統籌規劃工作,對農業種植結構、作物布局等進行優化、調整,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要以資源循環、集約化、規模化生產為發展方向,并不斷規范市場秩序,形成分層次發展模式。在上游山區應實施退耕還林;在坡地及丘陵地帶,則應該重點種植經濟林果;在河谷平原地帶應擴大稻谷、烤煙等作物種植規模,并發展淡水養殖。另外,在農業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大力引進先進技術,例如生物病蟲害防治技術、綠色種植技術、節水灌溉技術等,讓農業生態資源得到合理開發。
3.3加大農業生態資源及市場保護力度
加大生態農業政策扶持力度。地方政府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并構建出適用于生態農業的環境檢測體系,特別要關注無公害農產品市場發展情況。一旦發現假藥、假種子銷售行為,要給予嚴厲打擊,讓市場能夠保持穩定的發展秩序。要加強水資源、林業資源的統一管理保護,繼續加強水土流失治理。通過加強生態農田建設,為生態農業發展奠定基礎,保證農產品質量及安全達到標準。
4結語
生態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技術及相關政策的支持下,未來生態農業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其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及社會效益不容忽視。
參考文獻
[1]張予,林惠鳳,李文華.生態農業: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J].農村經濟,2015(07):95-99.
[2]鞏前文,嚴耕.中國生態農業發展的進展、問題與展望[J].現代經濟探討,2015(09):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