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約北京天華星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華星航)總經理岳國軍做一次采訪真的很難,因為他不僅管理著公司,親自領導研發團隊,最近還在攻讀博士學位。不過,也正是憑著這股拼命三郎的勁頭,他帶領天華星航正由一個存儲廠商轉型為高端IT綜合服務商。
圍繞云計算做文章
2016年,在整體經濟環境低迷的情況下,天華星航實現了逆增長。岳國軍將天華星航取得的重大突破概括為以下幾方面:第一,產品研發取得巨大進步,直接拉動了銷售,讓公司嘗到了多年持續投入研發的甜頭;第二,云平臺系列產品入圍中央政府采購網,天華星航正式成為2016年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指定信息類協議供貨商;第三,在高端存儲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用于容災的“雙活”解決方案等高端存儲產品一投入市場便獲得用戶好評,填補了相關產品領域的空白;第四,進入信息安全領域,推出堡壘機等安全產品,為云平臺保駕護航;第五,開拓新市場成效顯著,接連在軍工、能源、石油、交通、金融等領域中標,產品平臺的穩定性受到廣泛認可,擴大了市場覆蓋面。
“2016年,我的工作主要是梳理公司內部流程,實現高效和規范化的管理,這也是為日后IPO做準備。”岳國軍告訴記者,“公司資金充足,盈利狀況良好。”
一年前,記者采訪岳國軍時,天華星航的高端存儲正處于研發的最后沖刺階段。2016年,天華星航的高端存儲,主要是雙活解決方案,以及擁有專利技術的虛擬磁帶庫等產品進入了更多大中型企業。天華星航專業存儲品牌廠商的形象也更加深入人心。也就是在這時,天華星航開始了轉型之旅,致力于成為高端IT綜合服務商,在云計算領域布局謀篇,將產品線從原來的單一存儲類產品,擴展到以數據存儲、數據保護、云計算、信息安全和管理等為基礎支撐的整體解決方案。
“毫無疑問,云計算和大數據是我們將來重點突破的領域。”岳國軍表示,“我們會圍繞一個核心推出一系列的產品,比如以云計算為核心,既有存儲、備份和容災等保障基礎架構和數據安全的產品,也有包括各類虛擬化和云管理軟件在內的云平臺產品,還有信息安全和管理產品。我們最終交付給客戶的是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
天華星航的這次“華麗”轉身已經取得了初步成功,用戶對其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充分認可已經說明了問題。“我們高效、穩定的平臺為云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岳國軍坦言,在轉型過程中公司也遇到了一些挑戰,“比如,國內缺乏高端開發人才。另外,一些小廠商愛跟風,以價格戰破壞市場的良性競爭。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穩扎穩打,堅持自主創新,不盲目跟風。”
從存儲領域進入云計算、信息安全領域,天華星航的底氣在哪里?“技術創新的三部曲——引進、消化和升級,我們幾年前就完成了引進,現在正處于消化和升級的階段。多年來,我們一直浸潤在存儲、數據安全,以及虛擬化領域,以數字化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開發產品。從數據安全、虛擬化延伸到信息安全、云計算領域對我們來說是順理成章,產品的創新和升級換代非常快,產品質量也有保證。”岳國軍表示。
像堡壘機等信息安全產品,天華星航一直有研究,只是以前沒有推出商用化的產品。雖然很多廠商有堡壘機這樣的產品,但是要想做到切實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比較難。天華星航的做法是,不斷增強產品的專業性,在針對云平臺的保護上多下功夫。
首選私有云
岳國軍認為,企業在實現數字化后必須注意,在確保數據可以快速查詢和獲取的同時,還要保證數據的安全。這對像天華星航這樣致力于數據安全和信息安全的企業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我們可以提供從數據存儲、備份、容災到網絡安全,直到云平臺安全的自主研發的一條龍的產品和服務。”岳國軍表示。
很多用戶經常問岳國軍,究竟應該把數據和應用放到私有云、公有云,還是混合云上。在云計算快速興起后,很多用戶有些盲從,認為云可以帶來簡捷、便利和低成本,所以急于轉向云。但是不同的用戶,對數據和應用的安全有不同的需求,選擇什么樣的云平臺必須經過審慎的評估。
企業上云在中國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潮。但是每個用戶、每個廠商對云的理解不同,采用的標準也不同。“很多用戶對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就像是一個倉庫,用一把鎖可以將倉庫鎖上,從外面看,整個倉庫是安全的,可是倉庫里面如何管理卻并不清楚。這也是今天很多用戶對云一知半解,從而造成風險存在的原因。”岳國軍表示,“與很多廠商致力于公有云不同,我們當前的重點是私有云。”
天華星航目前主要的客戶來自能源、航空航天、交通、軍工等國有大中型企業,為了確保數據和運營的安全,它們大多采用私有云平臺。2016年,天華星航中標了很多大型的私有云項目,比如鄭州公交智能化平臺建設項目、華能山東分公司及下屬12個電廠的虛擬化項目、河南省道路客運聯網售票平臺建設項目等。凡是對數據安全和業務連續性要求較高的行業,應該首選私有云。
岳國軍感覺,從2016年開始,客戶對中國本土品牌的認可度和接受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還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比如有些炒作概念、打低價的廠商,為了競標成功而忽視了用戶的體驗。這會造成用戶的不信任,對本土品牌的聲譽造成負面影響,未來應該整頓。
研發還是重頭戲
天華星航是一家以技術和研發立足的產品廠商。在過去幾年中,天華星航將利潤的30%用于研發。在經濟環境低迷的情況下,這種投入就更顯珍貴。
在過去一年中,天華星航的研發團隊規模又擴大了,在統一的框架下,幾個主要的架構師經常碰面,探討軟硬件的協同發展。通常情況下,天華星航每半年會進行一次大的版本升級。比如推出一個產品的新版本后,天華星航會找3~5個用戶搭建測試環境,經過安裝、調試、運維,找到問題,然后改進和升級,半年后再推出新的版本。目前,天華星航的云平臺已經到了3.0版本。
“研發對我們來說是第一位的。研發團隊是由我親自帶領的。開發人員提出的需求,只要是合理的,我們就盡可能滿足。”岳國軍表示,“在研發上,我們的重點是高端產品市場,并從提高產品的性能、助力公司業務發展的角度切入,找到新的增長點。為滿足‘互聯網+的需求,大數據挖掘、云平臺,以及分布式存儲、融合存儲、信息安全和審計等將是我們重點突破的細分產品市場。”
其實,除了云計算以外,天華星航還準備在大數據領域大干一番,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其大數據平臺將以Hadoop為基礎,實現產學研各方的合作研發。在云計算、大數據時代,沒有一個廠商僅憑單打獨斗就能完全滿足用戶的需求,生態系統的建立非常必要。岳國軍也認為,要想在金融、稅務等垂直行業的大數據分析應用領域取得突破,就必須找到行業內的專家,大家各展所長,有人提供用戶需求,有人提供思路,有人提供技術支持,只有這樣才能搭建最適合用戶需求的數學模型,實現有效的大數據挖掘。
從存儲領域延伸到云計算、信息安全、大數據等更廣闊的產品領域,天華星航的精力由專注到分散,這會不會影響公司現有業務的發展?對此,岳國軍并不擔心:“正是為了業務的發展,我們必須經歷從散到聚的過程。先要開拓更多的新市場,然后加強專業性,在這些行業深耕。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我們必須有幾個站得住腳的行業,確保某一個行業的暫時低迷不會影響整體業務的發展。”
作為一家完全靠自己奮斗起家的民營企業,天華星航一直有十分強烈的危機意識,始終堅持不斷開發新產品,在多個市場進行嘗試,這樣才能發展并壯大自己。天華星航已經制定了中長期發展目標:第一,IPO是必然的走向,不過也要等待適合的時機;第二,以研發和創新為引擎,布局西北市場,實現產品的合作開發;第三,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帶動下,走向海外市場。岳國軍告訴記者,他已經把幾年來刻意培養的精兵強將派往西安、成都等地,在當地成立辦事處,成為布局西北、走出國外的橋頭堡。岳國軍心里明白,這些精兵強將如果留在北京,在短時間內可以為公司帶來更多的收入,但是考慮到公司的長遠發展,必須實現戰略擴張,從優勢的東北、華北、華中地區拓展到西北、西南乃至海外市場。2017年,天華星航將實現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