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漢鋒
摘要:本文論述了茂名市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的基本操作規程及做法,以期對茂名市無公害蔬菜生產起到指導作用。
關鍵詞:無公害;蔬菜
中圖分類號: S630.4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6.048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舍得花錢買健康,高品質無公害蔬菜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因此,大力推廣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減少蔬菜農藥殘留,確保蔬菜食用安全就顯得尤為重要。
1茂名市蔬菜產業發展現狀
1.1蔬菜生產規模逐年擴大
茂名市作為“廣東省農業第一大市”,以名優水果和蔬菜為龍頭的高產、高質、高經濟效益的“三高”農業聞名遐邇,20世紀80年代初期,茂名市興起北運菜種植,隨著種植人數的迅速增加、種植規模的迅速擴大等因素,一度成為全國北運菜種植的領頭羊。2016年,茂名市北運菜種植面積達81.23萬畝,產量139.00萬噸。
1.2質量安全狀況有待提升
目前,茂名市生產的各種蔬菜質量總體是安全的,但從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的檢測數據發現,近年來,各種蔬菜的農藥殘留檢測合格率仍然偏低,而且國家明令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的高毒高殘留農藥(如氧化樂果、克百威)還時有檢出。
2無公害蔬菜發展對策
針對茂名市蔬菜產業發展現狀,茂名市應廣泛推廣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減少蔬菜農藥殘留,確保蔬菜食用安全性。要確保生產出的蔬菜達到無公害標準,在種植管理上就必須要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2.1抓好蔬菜生產種植技術規程
一是合理選址,遠離污染源。蔬菜大田的大氣環境、灌溉水質和土壤必須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所要求的質量標準。近年來,茂名市的工業發展比較快,尤其是市郊地區,污水、廢氣比較多,不利于無公害蔬菜的生產種植。因此,選址應盡量選擇交通便利、遠離都市的無污染地區,比如,信宜市的錢排洪興蔬菜發展有限公司、電白區綠緣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正綠菜業有限公司等。
二是因地制宜、合理選種。茂名市一半是沿海地區,一半是山區,雖然一年四季都適宜種菜,但氣候相差較大,蔬菜的品種選擇要因地制宜,例如信宜的錢排鎮、高州的馬貴鎮冬季就適宜種植大芥菜,沿海的電白區就適宜種植葉用小芥菜。
三是適時播種,蔬菜的播種日期與產量、病蟲害發生關系十分密切,在選擇播種日期時要根據品種的特性和氣候變化狀況種植,確定合適的播期。茂名市一年四季都適宜種菜,特別是北運菜種植面積較大,必須要根據本地的氣候特點及各類蔬菜品種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嚴格掌握播種定植時期,將葉、莖、葉球、花球形成,開花結果(莢)及果實膨大期安排在適宜的生長發育期內,否則將影響到蔬菜質量與栽培的成敗。
2.2抓好蔬菜生產種植施肥與管理技術規程
無公害蔬菜標準不但要求農藥殘留不超標,同時要求硝酸鹽、亞硝酸鹽、重金屬含量也不超標,目前部分地區蔬菜的硝酸鹽、亞硝酸鹽、重金屬含量過高,主要是由于種植環境污染和施肥不當引起。因此,必須通過科學管理,降低有毒有害物質的含量。
一是重視有機肥料的普及施用。增施有機肥使土壤保持疏松肥沃,是減少農作物病蟲害,獲得優質高產農產品的關鍵技術,目前由于菜農習慣長期使用無機肥料,致使土壤養份失衡,土壤中殘留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引起土壤板結酸化,農作物抗性下降,病蟲害發生嚴重,因此,必須普及推廣有機肥料的使用。目前本地常用的有機肥料有作物秸稈、漚肥、廄肥等。二是加強田間管理,實行合理輪作。合理輪作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從而減少農藥的使用,加強田間管理,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茂名市是水源比較充足的地區,有條件的地區可推廣水旱輪作,因為推廣水旱輪作能改善土壤的通氣性,提高氧化還原電位,降低還原物質的含量,消除還原有毒物質;有利于有益生物的繁殖活動,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數量及其活性,促進有機質的礦化及更新,增加土壤有效養分;水旱輪作結合增施有機肥料,還能改善土壤耕性。
2.3抓好蔬菜農藥使用技術規程
農藥在蔬菜生產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超標、超量使用農藥不僅會對環境和蔬菜造成嚴重的污染,也會危及人們身體健康。因此,要生產出安全優質的無公害蔬菜就必須正確合理、科學規范地選擇和使用農藥。
一是合理選擇用藥。優先選擇使用生物農藥,如阿維菌素、井崗霉素、農用連霉素等。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生產、銷售、使用的和限制使用的農藥。如甲胺磷、對硫磷、克百威等,詳細內容可參考農業部公告2002年第194號、第199號文件。二是對癥下藥。充分了解農藥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據防治病蟲害的種類,發生情況以及所處栽培環境,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農藥類型或劑型。三是開展病蟲害測報,根據不同病蟲害發生的規律性,及時發現病蟲害發生情況,做到適時用藥。盡量在病蟲害發病的初期進行藥劑防治,及時控制發病中心,防止蔓延。根據不同農藥劑不同的時效性,確定合理的防治適期,比如生物農藥作用比較慢,使用時比其他農藥要提前2~3天。四是合理使用混配藥劑。混配藥劑是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手段,混合使用農藥可以達到一次用藥控制多種蟲害的目的。但農藥混配必須保證不增加對人畜有害為前提,混合農藥應隨配隨用。五是要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菊脂類農藥安全間隔期一般5~7天,有機磷農藥7~14天,殺菌劑中百菌清、代森鋅、多菌靈為14天以上,其余為7~14天,農藥混合劑執行最大的有效成分安全間隔。
2.4建立田間管理檔案,制定田間檔案制度
為了保證蔬菜的可追溯性,必須建立田間管理檔案,制定出田間管理檔案制度。
一是田間管理檔案應記錄蔬菜基地的名稱、法人代表(負責人)種植面積、農資采購、田地編號、前茬茬口、播種、收獲日期、農藥肥料使用日期、農藥肥料名稱、用量(劑量)、濃度、次數、方法等涉及影響蔬菜質量安全衛生要求的各種作業活動和責任人,以備追溯。二是田間管理檔案記錄田間用藥情況、記錄田間生長期間每次發生的病蟲害名稱,進行農藥防治的農藥名稱、劑型、用藥數量、用藥方法時間,以及農藥的進貨渠道等。在對田間土壤、育苗營養土、營養缽、種子等進行消毒處理時,也應記載相應的用藥情況,并記錄此次作業活動的實施人和責任人。三是田間管理檔案記錄農資采購和使用情況,記錄進倉日期、品種、數量、庫存量、采購單位、采購人和出倉日期、品種、數量、庫存量、使用人。四是田間管理檔案記錄蔬菜肥料使用情況,記錄蔬菜生長期間分次所用肥料(包括基肥、追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的名稱,施肥數量、方法和時間,以及肥料來源成分等,并記錄該次作業活動的實施人和責任人。五是田間管理檔案記錄產品銷售情況,記錄產品分期分批采收時間、采收數量、銷售數量、銷售渠道(批發、零售、配送等)的情況。六是田間管理檔案記錄必須完整、真實、正確、清晰。七是田間管理檔案應有專人記錄管理,隨時準備上級管理部門定點定時上門指導、抽查。
2.5抓好采收前的檢測
為了保證上市的蔬菜無毒無農藥殘留,采收前應嚴格按照國家或農業部制訂的蔬菜抽樣和檢測標準進行抽樣檢測。目前,茂名市采用的蔬菜抽樣方法是按《NY/T 789 》規定執行,檢測標準則按廣東省農業廳每年開展的(例如:《關于印發〈2016年度廣東省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方案〉的通知》)種植業農產品例行監測方案進行。另外,對流通領域的蔬菜,要定期或不定期抽檢,一旦檢測發現問題都要進行源頭追索,級級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