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麗
【摘要】語言和文化是密切相關的,一種特定的語言不可避免地反映使用該語言的社會文化。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西方文化知識的培養,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從而實現英語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英語教學 西方文化
語言對文化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又受文化所影響。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要把文化知識滲透到教學之中,培養學生對西方文化的敏感性,提高學生的文化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全面掌握英語,做到準確而適宜地加以運用,本文擬從詞匯教學,語構教學,及對話教學這三個方面淺談對學文化能力的培養。
一、通過詞匯教學培養學生歷史文化
英語中許多詞語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學生由于對此不了解,往往會造成錯誤的理解詞義。例如,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把西方人扣做人質,布什總統立即警告薩達姆時說:“American and the world will not be blackmailed by the ruthless policy.” 要準確理解這句話,關鍵在blackmail這個詞。原來,blackmail源于蘇格蘭語,意為保護費。當時,蘇格蘭酋長們掠奪成性,經常向邊境上的英格蘭農民和小地主征收保護費,允免劫掠。—mail在這個詞中與郵政毫無關系,在蘇格拉語中意為“付費,租金”,一直沿用至今。因為當時,所付的保護費不是白銀,而是交納實物,所以稱black。名詞blackmail,即為以實物交納的保護費。在這句話中,blackmail由名詞轉為動詞,意為“征收保護費”,即“敲詐,勒索”之意。所以,全句應意為“美國和全世界不會接受這殘忍的敲詐。”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學生具備一定的西方歷史文化知識,才能準確把握詞義。所以,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歷史文化知識,使其準確理解詞義。
二、通過語言結構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西化思維文化
英語句子重形合,講求形式上的連接,各個句子,或者段落通常有一定的功能詞,如and,but,if,however,moreover等和某些特定的短語,分句如in addition,Whats more important等連接。漢語句子重意合,注重語句間的內在聯系,功能詞或連接短語用的較少。例如:He is so selfish that nobody likes him(他很自私,沒有人喜歡他)。另外,在含有全稱詞的否定句中,英語和漢語的否定詞位置有所不同。英語否定詞語位置的變動不影響句子的意思,而漢語否定詞語位置的變動往往會引起意思的改變。例如:
All his friends do not like this novel.
Not all his friends like this novel.
這兩句話雖然形式不同,但是表達的意思相同,都是部分否定,漢語譯為“不是所有的他的朋友都喜歡小說”。如果漢語說“所有的他的朋友都不喜歡這部小說”,英語應為“None of his friends likes this novel”
因此,不同的文化,人們的思維表達方式也隨之不同。這使得語言內部結構也呈現多樣化。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滲透學生的西方思維文化,提高其理解能力。
三、通過對話教學培養學生的西方交際文化能力
交際文化至少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直接反映社會,文化習俗的日常言語行為,如社交應酬方面的客套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都各自有一套說話規約或習慣,因而人們在跨文化交際中,總習慣于自動地,不加思索地遵循自己的說話方式,從而導致交際中的文化沖突。所以,在對話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強調西方人所特有的交際文化模式。如在打電話時,通話者本人會說This is...speaking;在英語中,Thank you,Thanks a lot,Thank you very much隨時掛在嘴上,無論在何地,在別人為你服務之后,都要說一聲Thank you。西方人在提出請求時,語氣特別含蓄,委婉。常用套話有:I wonder if you could...? 或Will (would) you please...? 等等。回答套話通常是“Certainly”,“Gladly”或“With pleasure”。
交際文化的另一方面是對帶有濃厚和鮮明民族文化特點的詞匯和詞語的理解和運用。在一定的文化中,參與交際的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對語言系統中某些詞匯表現出“回避”的行為,人們不愿或不能隨便使用那些詞匯,于是,語言中便出現了諸如此類的禁忌語。例如,西方人士一般不直接說“pregnant”,而是說“in the family way”;美國的超市內出售的雞腿用“drumstick”而避免用“leg”一詞。很少人直接說去“W.C.”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常使用的是“use the bathroom”,“go to the restroom”,“wash ones hands”等表達方式。
再有,西方人不愿直接用到died 或death這樣的詞匯來談及已去世的親人。英語中用來表示“死亡”含義的委婉語說法也很多,如:pass away,pass on,pass out,join the great majority,depart to god等。
日常語言的使用在不同的社會文化里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在對話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滲透西方交際文化,提高學生言語交際能力。
外語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傳授英語基礎知識,培養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在此過程中,如果忽視對學生文化能力的培養,勢必會影響教學質量。因此,在外語教學中,教師應該責無旁貸地將文化教學作為外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開拓其視野,提高其文化素質,使學生全面掌握,準確而適宜地運用英語。
參考文獻:
[1]劉淮清.淺談英語常用詞詞義的選擇[M].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5.
[2]許余龍.對比語言學概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
[3]劉宓慶.漢英對比研究與翻譯[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