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靜
【摘要】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課堂教學是否優質、高效對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有著重大影響。因而,我們應該要盡快優化課堂教學,讓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煥發出無限的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是我們教師不懈追求的目標。可是,在我們現今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學習缺乏興趣和主動性,膩學,厭學現象普遍存在,課堂教學效果低下,特別是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尤其突出。本文旨在探討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做法。
【關鍵詞】英語 課堂教學 有效性
引言
創建高效的課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每一個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特別是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課堂時間,向45分鐘要效益,幫學生在課堂上解決盡可能多的問題,減輕學生課后的課業負擔,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值得我們探討。下面結合英語教學的實際,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一、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評價方式
怎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它的評價標準又是什么呢?很多人會認為教師只要完成教學任務,教學認真,就是一堂有效的課堂。而事實上一堂高效的課堂是要以學生為主體。如果學生經過你的教學后,有所進步和發展,那就是一堂有效的課堂。如果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或學生學得很辛苦,那教師再認真再辛苦,那樣的教學也不算高效的課堂。因而學生在一段教學后是否有進步和發展是評價一堂課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據。
二、如何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加強對英語課程標準的鉆研。課程標準是任務型教學的重要的理論依據之一,備課前對課程標準的學習是非常必要的。教師通過學習,可以了解各級目標的要求,這樣才能準確地制定出教學目標。教師只有確定好教學目標,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數。而為了完成確定的教學目標,師生間才會更加有默契,那么課堂才會更加有效。
2.轉變備課思路。傳統的備課重點只是一味的備教材,備知識點,很少會考慮學生的學,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也是一樣的教學目標,從而導致“優生吃不飽,后進生吃不了”,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現象嚴重。所以在備課中,我們不僅要備好教師的教,更要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按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備課。
三、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
1.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優美的環境使人身心愉悅。因此良好學習氛圍的創造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具體我們可以這樣做:(1)開學前,我們就應該把教室布置好,為學生營造好安靜,舒適的地理環境;(2)在教學中,我們因針對七年級學生天真活潑好動等心理特點,為他們營造輕松活躍的英語課堂氣氛,有愛和諧的師生人際關系,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到學習的樂趣,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2.因材施教。根據教材和班級學生特點認真設計教學任務,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需求,學生間的差別也很大,因此教師要從從實際出發,綜合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設計適合各個層次學生的教學內容,讓各個層次的學生在上過你的課后都有所感悟。例如,教師在上七年級英語閱讀課的時候可以這樣設計三種題型,第一種是從文章中摘抄幾個句子挖空有中等偏下的學生來找關鍵詞;第二種是判斷正誤題由中等生來完成;最后有優生來借助關鍵詞復述課文。這樣的設計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相應的成就感,維持他們對英語的濃厚興趣。
3.豐富課堂教學活動。首先我們從教師的教方面我們可以根據七年級英語教材的內容相對較少,但課型多樣(口語課、聽力課、閱讀課、語法課、詞匯課以及練習課等等)等這些特點,豐富我們的教學活動。如在進行詞匯教學時,老師可以通過圖片、實物、同義解釋、情景等不同的形式來呈現,讓學生理解詞的意思。然后再通過句式、對話或是情景等不同的方式,使學生反復操練并學會使用。
4.課后作業的布置與批改。作業是教師檢查教學效果的一個方法,是英語教學的主要手段,學生必須通過課外的練習來鞏固已學知識”。但作業不是越多越好,作業的布置要有針對性,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要布置不同梯度的作業,作業的形式也可以多樣化。例如,七年級英語,作業方面可以設及到聽說讀寫。堅持對學生的聽課、作業、筆記等方面進行跟蹤,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復習情況,以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出針對性的調整。
5.堅持不懈的反思,指導自己今后的課堂教學。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是膚淺的知識。如果一個老師僅僅滿足于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反思的話,那么即使他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地反思,不斷地追求提高。教師通過反思積累更為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后進行自我評價,同時記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奇思妙想和自己的教學研究。這些第一手材料,不僅是教師成長的寶貴財富,也是教師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的有力保障。
四、總結
總而言之,有效的課堂教學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認知需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而效益是課堂教學的永恒追求。在七年級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備好課的同時要關注學生的情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并且要豐富教學活動,激發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教師要堅持不懈地反思,不斷地完善自身的教學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