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藥學部副主任中藥師 譚梅英
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蒲公英可用于肝熱、感染、多種化膿性疾病,如肺癰等。另外,蒲公英還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
蒲公英30克,茵陳10克,郁金15克,黃芩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酌情加減。
功效:清熱解毒、祛濕、疏肝解郁。適用于肝膽濕熱、肝氣郁結引起的膽囊炎。
鮮蒲公英40克,洗凈切碎,水煎后去渣,與粳米50~100克煮粥,熟后加冰糖適量。每日早晚各1次,連食3~5天。

功效:適用于膽結石引起的膽囊炎。脾胃虛寒的患者不建議食用。
玉米須、蒲公英、茵陳各30克,加水100毫升,煎去渣,加白糖適量,溫服。每日3次,每次250毫升。酌情增減。
功效:此茶對膽囊炎、膽結石發熱疼痛期,有顯著療效。但必須大量飲用。
蒲公英全草15克,水煎服,一天3次,一次一小碗。也可用蒲公英曬干,研末,每天吞服10克。或儲備干蒲公英,遇天氣變化、飲食不當等易引起膽囊炎發作的時候,用蒲公英30克泡水服用,每天一次,連服3天。
功效:可預防膽囊炎發作。
專家提醒:由于引發膽囊炎的誘因不同,用藥也不同。此外,蒲公英苦寒,胃寒患者服用會加重病情,所以膽囊炎伴脾胃虛寒者就不適合用蒲公英入藥。如要食用蒲公英,也應在醫生指導下加入正確的護胃藥材,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各種偏方是否有效也是因人而異的,在采用驗方前,應去正規醫院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