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四中醫院主任醫師 李鐵紅
陸游是南宋的著名詩人,也算是那個時代的一位長壽老人,他活了85歲。而他的長壽秘訣跟養生分不開。
陸游并非生來好體質,少時也曾體弱多病。他在74歲時回憶道:“予少多疾恙,五十已遽衰。齒搖頷須白,蕭然蒲柳姿。”(《壽考如富貴》)79歲時他又說:“稟賦本不強,四十已遽衰。藥裹不離手,對酒盤無梨。”(《養生》)詩中說陸游小時候體質不佳,四五十歲時即顯早衰之象,齒搖須白,身體瘦弱,藥不離手,生冷水果也不敢吃,甚至常年病臥在床。
在其后的三十余年間,他十分注重養生,終至長壽。“我疾多自愈,初非遇奇方。”比起有病亂投醫,陸游更信奉身體的自愈力。
今天,我們從一些陸游寫的詩句中,可以窺見他的獨特養生法。
“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此詩句倡導食粥。粥甘淡、細膩,具有養胃生津之效。
“自今師古訓,念念貴清靜。羔豚昔所美,放斥如遠佞……”此詩說飲食,特別是老年人飲食,宜鮮潔清淡,以素食為佳,不可暴食。
“起居飲食每自省,常若嚴師畏友在我傍。”此詩以類比方法和自身體驗說明,應注重飲食起居之調攝,養成良好習慣,注重規律,樹立自強自重之信念,可獲得健康長壽。
“華山道士如相見,不覓仙方覓睡方。”此詩以幽默的口吻,寫出作者如見華山道士,不愿學習修仙之法,卻學習其睡功,巧妙點出講究睡眠乃養生大法。
陸游一直注意鍛煉身體,為此他堅持學五禽戲,學靜坐,還堅持散步、出游等。“夜宿華嚴寺,人扶到上方。喚僧同看畫,避佛旋移床。小雨不成雪,烈風還作霜。鐘殘燈漸暗,趺坐默焚香。”趺坐,不是一般的盤腿而坐,而是坐時右腳壓在左大腿,左腳壓在右大腿上,不經過一番苦練,是做不出這個動作的。可見陸游靜坐功夫甚深。

“治心無他法,要使百念空。秋毫作其間,有若海颶風。颶風孰能止,三日力無窮。”一怒則如海上刮狂風,甚至三日不止,對身心損害極大。因此,他認為應該“萬里靜海氛,一望開天笑”。他十分強調遇事戒怒,以忍為上:“古言忍字是而非,獨有癡頑二字奇。此是龜堂安樂法,大書銘座更何疑。”為此,他晚年自號“龜堂”,并命名書齋為“龜堂”,還把“龜堂”二字書寫出來,作為座右銘。
如此養生,讓陸游在80歲高齡時尚能做一些諸如給菜園澆水、掃地之類的輕活。彼時他思維敏捷,記憶力也好。
養生不待人,把養生融入生活的習慣中,從每一天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