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清

常言道:“干活原本無技巧,能忍自然效率高。人生態度千萬種,一個熬字萬事銷。”
粥,多熬黏稠;湯,多熬有味。有準備地熬,是看透時勢的熬,猶如磨石磨刀,越磨越鋒利。“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熬得起,方有大境界。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說:“懂事需要經歷,經歷需要時間,用漫長的時間去經歷,這就是熬了。這個熬的意思相當于中草藥制作湯藥的那個熬:煎熬。于是,可以說,意象是熬出來的,蘇醒是熬出來的,人生的春天是熬出來的。”評書名家單田芳,總結人生就一個字:“熬”。身處逆境,苦熬能挺住;陷入危機,苦熬撐得起;適逢險阻,苦熬能過關。人生不怕熬,熬出智慧,熬出動力,熬出境界。
作家馮侖在《偉大是熬出來的》一書中說:“什么是熬?熬是一種直面問題、不逃避的精神。”有心志地熬,不少是自找的。旁人看似熬,自己覺得是遨游、暢游其中,自得其樂。你喜在熙熙攘攘中穿行,他好在冷冷清清中持正;你求“花月正春風”,他好“冷落車馬稀”,枯燥生滋味,苦澀有甘甜。數學家陳景潤破解哥德巴赫猜想,居于六平方米的小屋,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熬出了成就。經受了生活的風風雨雨,走過了道路的曲曲折折,擺脫了人生的恩恩怨怨,涵養了性情,升華了境界和人格。
熬過疾風暴雨,懂得什么是堅強;熬過痛苦,懂得收獲的珍貴;熬過失敗,才會更好地把握成功的機會。熬的經歷豐富,人生自然絢麗多彩。
熬是一種堅持、一種歷練、一種毅力。冠軍是熬出來的,“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才有拼搏的硬功夫;名角是熬出來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日積月累地重復,才有讓人迷醉的風采。
熬,不是逆來順受。熬中有思索、有窺望、有突破,便是充滿活力的努力,便是充滿希冀的有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