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海

目前,我國結核病發病率持續走高,耐藥結核病控制不理想。那么,耐藥結核病為何難治呢?
結核病俗稱“癆病”或“肺癆”,它是由結核桿菌侵入人體后引起的慢性傳染性疾病。全身各臟器都可發病,結核病發生在某器官,就叫作此器官的結核病。如發生在肺,叫“肺結核”;發生在腸,叫“腸結核”;等等。結核桿菌侵入人體后,醫學上稱“結核感染”。感染者并不都會發病,只有在機體抵抗力降低、侵入細菌量多時,才會發病。由于結核桿菌主要通過人的呼吸道進行傳播,所以,結核病中以肺結核最為多見。
一般來說,結核病患者的早期癥狀并不明顯,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疾病的癥狀,如咳嗽、咳痰等,以后逐步伴有胸痛、胸悶、咯血等癥狀,當體內結核菌數量較多時,才會出現全身癥狀,如乏力、低熱、面部潮紅、厭食、消瘦等。正因為早期癥狀不明顯,所以很多患者并不在意,直到出現全身癥狀時,才會到醫院診治,但這往往容易貽誤最佳治療時機。
對此,醫生建議,當發現有咳嗽、咳痰等癥狀,并持續2周以上時,最好到專科醫院檢查,以便及早排除被結核菌感染的可能。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5年結核病年度報告,2014年,估算全球有960萬新發結核病病例,結核病在全球范圍內奪走了150萬人的生命。
為何結核病發病率屢增不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耐藥結核病的盛行 我國每年新出現結核病患者約100萬,新出現耐藥結核病患者5.5萬。耐藥結核病的難治性及其較強的傳染性造成了結核病的控制始終不甚理想。
缺乏快速有效的檢測手段 目前篩查肺結核的主要手段為痰涂片聯合藥敏試驗,這種方法檢出率較低、所需時間長,往往容易導致結核病的誤診、漏診,從而耽誤病情。
抗結核新藥研發進展緩慢抗結核新藥研制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多年來,結核病的首選用藥幾乎沒有突破性進展。
公眾及非??漆t生對結核病認識不足 我國絕大多數綜合醫院沒有開設結核科,許多綜合醫院實驗室結核病檢測技術也處于相對弱勢,這就導致了結核病患者在基層醫院首診時存在漏診、誤診的可能。由于診治不及時,許多極具傳染性的結核病患者仍在社會中大量排菌,傳染給他人,后果嚴重。
目前結核病治療所面臨的主要難題表現在耐藥結核病,尤其在發展至耐多藥結核病和廣泛耐藥結核病時,就較難治療了。
產生耐藥性的第一個原因是患者不規范的治療,導致產生耐藥菌。一些患者不堅持用藥,發現自己癥狀減輕或消失就開始停藥,病情再次復發就會產生耐藥性。癥狀消失并不意味著結核病已治愈,肺結核患者一定要完成6~8個月的治療。產生耐藥性的第二個原因是患者感染的是耐藥菌,這種患者叫作“原發耐藥性肺結核患者”,一般用普通的抗結核藥物很難治愈。
對此,醫生提醒,四類患者要警惕耐多藥結核?。孩俳Y核病癥狀經過服用一線抗結核藥物后沒有明顯改善,或者病灶經過治療后沒有明顯吸收的結核病患者;②既往患有肺結核病,沒有規律治療,導致病情復發,本次治療癥狀沒有明顯改善或者病灶沒有明顯吸收的結核病患者;③曾經和耐藥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的肺結核患者;④在治療過程中,查痰涂片仍為陽性的肺結核患者。
難治的耐藥肺結核患者應到結核病??漆t院住院治療,在肺結核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痰結核菌培養藥敏測定結果,由醫生制訂合理的治療方案,配合采用多種治療方法,控制結核病,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