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劼
近日,由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腦卒中防治工程專家委員會發起的“從規范到實踐,腦卒中患者二級預防診療優化項目”2017啟動會上,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辦公廳秘書聯絡處巢寶華處長指出,由于對腦卒中二級預防意識相對薄弱,患者自我管理和依從性容易發生脫節,導致大量患者由于復發致殘、致死。積極開展腦卒中二級預防,減少復發,已成為我國腦卒中防控布局的關鍵環節。
來自《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5)》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年人血脂異常和超重肥胖的檢出率與老年人不相上下,且中年男性的吸煙率遠高于老年人。此外,中年人工作壓力大、家庭負擔重、運動不足,使中年人腦卒中的發生風險更為集中,引發了腦卒中年輕化趨勢。有數據顯示,在腦卒中患者中,近50%的患者為40~64歲;腦卒中高危人群中,40~64歲者所占比例超過60%。
腦卒中在我國已經成為第一位死亡原因。而國內外成功經驗表明,及早控制危險因素和進行規范化治療,可有效降低腦卒中發病率、死亡率、復發率和致殘率。
巢寶華指出:“在初次發病以后,由于對腦卒中二級預防意識相對薄弱,患者自我管理和依從性容易發生脫節。我們發現,在我國,醫院里面很多用藥和治療的水平與國際上都比較接近,但是患者一旦離開醫院,使用相關技術和藥物的比例顯著下降,因此多次復發的比例居高不下,導致大量患者由于復發致殘、致死?!?/p>
近年來,基于國家對慢性病防控的整體戰略以及對于腦卒中防控工作的重視,相關衛生部門陸續啟動多項工程。其中,自2016年正式實施的“二級預防項目”便是其中之一,主要針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及高危人群進行篩查和干預。
2017年,“二級預防項目”計劃以缺血性腦卒中住院患者及腦卒中高危人群為重點關注人群,進行篩查評估、分級診療、數據上報、長期干預;范圍將擴展到全國30個?。ㄊ校┑?40家醫院,計劃對超過30萬腦卒中患者進行篩查,并將主要集中在二、三線城市。北京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宋海慶教授在發言中提及,2017年項目將引進全新的數據平臺,強有力的信息積累,為數據可持續性更新和長期挖掘提供可能,更為全國腦卒中流行病學調查提供成熟的數據支持,最終促使構建成熟的腦卒中二級預防網絡。
在進行腦卒中患者二級預防診療優化的經驗分享時,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畢齊教授談到,輕型腦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因“非致殘性”而被忽視。

中國輕型卒中患者占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住院比率的38%,這是一個很大的患病群。然而有數據顯示,納入全國132家醫院發病14天的1204例患者中,有45%的患者在發病24小時之后就診,6363例輕型腦卒中患者中35%的患者在發?。?4小時之后就診。
畢齊教授還指出,腦卒中按照《腦卒中治療指南》規范治療的比例很低,2010年我國腦卒中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在所有腦卒中患者中,總計只有4%的患者按照指南推薦進行治療。
畢齊教授強調,日常生活方式的控制也是腦卒中二級預防治療方案之一,此外還包括,服用抗血小板藥和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
會上,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維平主任分享了2016年項目執行成果以及初步的數據分析。全年統計結果表明,復發風險因素比例最高的前三位分別是高血壓、既往缺血性腦卒中和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