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蘊 忱
(黑龍江省林科院 木材科學研究所,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1)
?
·裝飾與裝潢·
馬氏莊園建筑與家具裝飾的解讀
吳 蘊 忱
(黑龍江省林科院 木材科學研究所,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1)
主要分析了馬氏莊園的人文思想對建筑布局、建筑裝飾及家具裝飾的影響,基于建筑與家具裝飾和諧統一的傳統設計理念,解讀了馬氏莊園的裝飾藝術與人文情懷,有助于人們體味晚清官邸建筑藝術與高尚的人文精神。
馬氏莊園,家具裝飾,人文思想,傳統文化
馬氏莊園始建于清末明初,位于河南省安陽市蔣村西,現有建筑占地面積兩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五千多平方米,共計308間。整組建筑群設計合理,布局嚴謹,主次分明,左右對稱,前低后高,錯落有致,氣勢宏偉壯觀,裝飾豐富多彩。有磚雕、石雕、木雕、彩繪等。其建筑形式以硬山頂為主,懸山頂與卷棚頂次之。屋脊和垂脊均有獸頭,俗稱“五脊六獸”。各房正門為四扇隔扇上部為八方錦欞格。房間內雕花門隔斷,油漆彩繪,門窗上、房檐下,木刻磚雕繁多;莊園內的家具,桌案椅凳床榻櫥柜各類家具齊全,形式繁多,裝飾紋樣意喻深刻[1,2]。
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禮制思想已成為中華文化的特征之一,禮制思想貫穿了生活的各個方面。《禮》(春秋公羊傳)曰:“天子諸侯臺門,天子外闕兩觀,諸侯內闕一觀。”《白虎通義》:“門必有闕者何?闕者,所以釋門,別尊卑也。”[3]可見禮制觀念在中國傳統建筑營造以及室內設計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禮制思想的影響下,不僅在家庭內部形成了嚴格的尊卑、主從、嫡庶、長幼關系,而且這些禮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建筑布局、室內家具陳設以及家具的選材和裝飾等方面。
在馬氏莊園建筑中,中區共分四路,西三路為住宅區,東一路為馬氏家廟,把家廟和住宅區分開這也是遵從了禮制的觀念,仙人永逝,健在的人不要去打擾,因此把家廟專門設為一路。而在西面三路中,遵從父母居中,長子居左,幼子居右的禮制,馬丕瑤及其母親住在中路,馬丕瑤長子馬吉森住在東路,四子馬吉樞住在西路。整體建筑由南向北,逐級抬高,寓意節節高升。另外中路是由馬家主人馬丕瑤所居住的,所以中路較于東、西兩路來說大門高大宏偉,并且建有二門,內置屏門,而東、西兩路的正門則均為洞券門。后院又有所區別,西路主房為平房五間,而中路、東路主房則各為樓房五間。在建筑規格上,中路為高,東路次之,西路又次之,并且四子馬吉樞以及長子馬吉森所居住的臥房比馬丕瑤所住的臥房整體往后了一磚的距離,這些都說明傳統禮制對人們思想的影響。
在馬氏莊園的室內,這種禮制和尊卑主要體現在家具的陳設、選材以及裝飾上。在馬氏莊園中家具有很多類別,它們都是遵從強烈的尊卑準則,按不同功能的房間和各個房間的不同特點來相應布置,馬氏莊園屬于多進院住宅,因此各個房間都有各個房間的功能,如廳堂是住宅內空間較大的公共活動場所,廳內正對門的墻前設置天然幾,其結構舒展、幾面平直、兩端翹起,氣勢高昂,幾前放置供桌或方桌,桌旁左右各設太師椅一把,兩側靠近墻的地方會對稱設置桌椅、茶幾,用以待客。除此之外,還會放置櫥柜之類的家具,用以存放小型用品,角落還設置高幾放置花瓶等裝飾,廳堂家具的色調以深色居多,材料多以硬木為主,雕刻復雜,做工精細。而位于中區東路的子女房,圍合封閉,空間相對來說較為狹小,除了普通的家具以外,還放置有琴架、繡花架等,木材皆為軟雜木,且形體比例較小,充分體現了家族倫理制度下家具陳設和裝飾的變化。
天人合一的藝術思想是中國古典美學的根本思想,老子的哲學認為“人道合乎天道,人與自然統一,把人與自然的和諧視為人生的最高境界,這種境界其實就是審美境界。”[3]馬氏莊園位于七朝古都安陽市,它依照“居山水間者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4]的選址理念建起這個以磚木結構為主的四合院式建筑群。馬氏莊園不僅在建筑的選址、布局和空間組合上采用了天人合一的營造哲學,而且室內的家具在裝飾題材和造型等方面也體現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馬氏莊園內家具繁多,木材的使用量很大,考慮到其實用性和便捷性,大多數都是就地取材,因材施藝,安陽在歷史上曾被茂密的森林覆蓋,其中月季、紫薇、女貞、欒樹、合歡、國槐、黃楊、懸鈴木、圓柏、側柏、白皮松、火炬樹等植物較多,占整個安陽市植物總量的70%以上,他們雖屬于雜木,但是其經濟性和雕刻性佳,被大量使用在家具上,樸實大方。另外還伴有少量的紫檀、楠木和花梨木等外來的珍貴木材。通過這些自然材料的應用加之精湛的木作技術,突顯了“材料與工藝”的完美融合,家具的表面處理也采用天然的大漆髹飾,顏色以棕褐色和黑色為主,有的甚至是用琺瑯、玉石、金銀等名貴材料鑲嵌而成,雕工精美,與室內的門窗、梁柱的色彩協調統一,并且融入到自然質樸的鄉土建筑中。另外家具在圖案紋樣與形體造型上,大都以花卉植物圖案等自然紋樣的形式出現,如竹節紋、卷草紋、牡丹紋、蓮紋、梅花紋等,在家具的腿足上也常常采用馬蹄足、各種獸頭足等,以達到“形同意多樣”“意同形多變”“多形相結合”“組合求新意”的境界,并與整體造型保持統一。
馬氏莊園家具中的裝飾圖案主要以組合類為主,吉祥組合類裝飾圖案是清代家具上最喜愛用的題材,通過一些設計書法手法,將單一的具有象征意義的符號和簡單的圖案有機的組合在一起,產生了一種新的審美特質和文化內涵,或歌功頌德,或祝愿人們福壽無疆、生活康樂等的吉祥內容,是理想與現實、理念與審美的巧妙融合。如家具上所出現的“雙龍戲珠”“鳳穿牡丹”“喜上眉梢”等,又如出現在架子床檐板上的麒麟送子紋,象征多子多福,還有雕工復雜的寶葫蘆纏枝寓意“葫蘆萬代、多子多孫”,還有梅花圖案,象征不老不衰,五朵花瓣又借以表示福、祿、壽、喜、財五福的寓意。可以說,任何一個畫面,任何一個圖案的組合,都必含有吉祥、富貴的寓意,同時也顯示了馬家辟邪、祈福的愿望和美好的精神寄托。“裝飾圖案的吉祥主題,包含著傳統文化的眾多內容和人文主義精神,吉祥作為裝飾的主題也是人生的主題,世俗生活的主題,而不是非人的、異化的神的主題,它是傳統文化精神的鏡子,是傳統民俗文化的主要內容,包括了人生的各種需要和方方面面。”[5,6]馬氏莊園家具的裝飾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吉祥納福紋樣的使用往往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但同時也體現了人們的審美取向,是當地人民智慧的結晶。
從中外建筑與家具的發展歷程來看,建筑對家具的影響是巨大的,看楊耀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中指出:“在人類社會中,自從有了蓋房子的活動起,就有了做家具的活動”。建筑技術和風格不斷的影響家具,如西方的哥特式建筑與家具。歷史上家具的發展,無論是結構造型還是裝飾都與同時代的建筑相關聯。我國傳統家具的結構與建筑—樣采用木構架結構,同樣是以柱(腿)為支,以梁(棖)為架,也同樣采用“側腳”與“收分”的原則和做法。建筑中梁枋和柱子之間的替木,既是一種加固的結構件,同時也是一種裝飾。而家具的立木與橫木的交角處,采用的類似替木的構件,也叫“替木牙子”。中國傳統家具中的各種牙子,正是建筑中的雀替在家具中的變體。

馬氏莊園內的建筑、家具與室內裝飾也充分體現出這種相互關聯的設計理念。在建筑與家具的裝飾手法上表現出完美的和諧與高度統一。如建筑中的替木、各種花罩上的掛落(見圖1);如椅凳橫木和立木之間,桌案的腿足與臺面之間的掛牙(見圖2)。它們均處于交界部位,均具有牢固和美觀的功能。馬氏莊園的家具是處于莊園建筑空間之中的,其形制和裝飾部位理應與建筑有協調性和共通性,只有這樣才能和建筑融為一體,形成風格、形式與外觀的連貫性。
家具和建筑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建筑表現了外在的形象,而家具充實了其內在的形象,是建筑的具體內容,引導著整個社會風尚的皇室宮廷和富紳府第,將家具與建筑的造型、結構與裝飾設計完美的統一起來。馬氏莊園正是其建筑與家具裝飾藝術完美統一的代表。馬氏莊園家具與建筑裝飾中,體現吉祥納福文化的滲透、天人合一的造物觀以及注重禮制的倫理哲學思想,體現了和諧統一裝飾藝術。馬氏莊園是我國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大型古代建筑群,馬氏莊園無論是從歷史價值、還是建制規模都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重要典范,解讀它的裝飾藝術與人文情懷,有助于我們體味晚清官邸建筑藝術與高尚的人文精神,進而加強對其認識與保護。
[1] 馬玉山.晚清馬氏莊園建筑裝飾藝術與人文情懷[J].山花,2008(15):164-165.
[2] 薛 俠.馬氏莊園建筑門窗的特色[J].美術大觀,2012(11):90-92.
[3] 文震亨.圖版長物志[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12.
[4] 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二十一講[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79-285.
[5] 劉 冉.馬丕瑤的為官思想與實踐[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1-2.
[6] 蘇鴻莉.馬氏莊園楹聯匾額譯注[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1:30-31.
Interpretation of Marpiyao manor architecture and furniture decoration
Wu Yunchen
(HeilongjiangAcademyofForestryWoodScienceResearchInstitute,Harbin150081,China)
Mainly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Marpiyao manor humanistic thought to architectural layout, building decoration and furniture decoration, based on harmonization and unification of the building and furniture decoration of traditional design concept, unscramble its decorative art and humanity, help us to appreciate the late Qing dynasty palace architecture art and noble humanistic spirit.
Marpiyao manor, furniture decoration, humanistic thought, traditional culture
1009-6825(2017)07-0227-03
2016-12-24
吳蘊忱(1961- ),男,高級工程師
TU23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