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雯
(山西省汾陽市賈家莊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山西 呂梁 032200)
淺析農村財務管理問題與對策
□李麗雯
(山西省汾陽市賈家莊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山西 呂梁 032200)
我國正處于經濟換擋加速時期,如何推進農村經濟管理供給側改革是發展中的一項重點,農村財務管理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國農村財務管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給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一定障礙。農村財務管理如何適應現代發展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農村財務;財產;資金
農村少數地方仍然存在賬務處理不規范,債權債務不實以及資產賬戶無明細的現象,更重要的是國家對農村政策的傾斜,通村公路補貼、退耕還林補貼等等都是面向農村,從而腐敗的源頭因此也伸展到村級。收入入賬不及時,有漏收現象,要加強村級票據和收入管理,監督村級收入既收既入。固定資產不實,少數村村級經濟困難,無力償還債務,造成借新賬還陳賬,要求不能增加新的債務。農村財務問題關乎每個農民的切身利益,財務問題處理不好,就不能切實讓農民受益。如果仍然存在財務管理混亂,不能切實依法依規的處理財務問題,不能真正讓農民放心的財務管理,以及面對財務問題處事不公、辦事不力等問題。
財務管理人員經常和錢打交道,要想“常在河邊站,就是不濕鞋”,就要對村財務進行審計,對違紀違規的問題進行處理。農村財務問題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如果仍然存在帳目混亂,手續不完善、收入入帳不及時、原始憑證不規范、帳目公開不透明等現象,以及處事不公、辦事不力等問題,容易引發群眾問題。部分地區依然有賬目不明晰、不符合規定,不能如實反映債券債務的問題,相關的資產不能如實體現
各個地方政府要統一認識,加強領導。為了切實加強三資管理工作,鄉鎮黨委、政府每季度要對農村集體三資和財務監管存在的一些問題多在黨政領導班子會議上進行研究分析;并多在村干部會議、鄉鎮干部會議上強調該項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行培訓。為全面推進我國農村集體“資產、資金、資源”等“三資”管理規范化,開展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創建成立“三資”管理服務中心,搞好農村“三資”管理工作,實現開展“三資”財務管理規范化鄉鎮創建工作打下基礎。
最近幾年,各地基層紛紛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財務管理法規的相關知識,開展村一級的債權債務清理工作。首先,農村資源性資產的發包、租賃、轉讓、各種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還要繼續做好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對權屬不清的村組資金、資產、資源依法明晰產權,并按照權屬逐一登記造冊。對各村農村集體“三資”進行清產核資,在確保全面準確的基礎上,進行數據錄入和信息更新。同時對照各村的三資財務管理制度,對各村的資源性資產、經營性資產、公益性資產等進行清查盤點,及時全面準確上報三資信息,使網絡監管系統正常運轉并有效發揮作用。要真正的抓好財務操作,做好財務管理的源頭把控,真正做到不義之財不取,不正之風不沾,才能真正讓農民受益,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真正經得住人民、社會和歷史的檢驗。要想充分落實這一目標,貫徹這一總則,就要不斷加強法律法規和政策規章的學習。
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是一項重要而且繁雜的工作。經過農村的稅務改革,農村的集體經濟收入有了大幅的減少,雖然收入減少了,但是財務管理依然十分重要的。越是基層,越要嚴把財務關,每一筆資金的流向,每一比款項的報銷,都要嚴格管理,從源頭把好財務關。確保村集體內部管理有章可按、有章必按,促進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和經常化。全面提升農村財務管理水平,由財政局、農經中心聯合負責開展培訓活動。”要求參訓人員在今后的農村財務管理中,履職盡責,從嚴從細從實做好具體工作,維護好村集體和農民的合法權益,進一步杜絕群眾身邊“四風”問題和腐敗現象發生,鞏固村級組織,維護社會穩定。
各村鎮要通過舉辦農村政策和農村財務管理培訓班,進一步提升農村工作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開展農村財務的清理和解決工作,啟動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農村財務管理的各項工作都能夠有長遠的發展。要能夠抓住主要部分,因為農村財務管理的內容較多,涉及的知識比較繁雜,所涉獵的范圍也比較多,因此,政策性和操作性很強。要對所涉及的農村財務管理知識和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政策進行全方位,重點的培訓工作。農村財務管理涉及的范圍廣、內容多,政策性和操作性都很強。要把握重點,逐一掌握。第一,學法規,講原則。第二,學政策,明方向。要干好工作,講究的是方法,遵守的是紀律,關鍵是落實。村級組織一定要建立和完善村級財務和集體資產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墻,有章可循。三是建立資產、資源清查制度。切實提高政策理論和業務水平,專心致志,勤于學習,多學習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理論知識,要能夠在工作之余多學習,好學習,勤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做一名合格的村級財務人員。要嚴格按照政策、法律法規和有關要求建立和完善農村的財務管理制度,要根據財務制度進行辦理,按時與會計服務中心結帳,同時要按照相關規定,定時開展財務公開。
為了更好的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進一步實現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各村要全部設立信用社存款賬戶,專門核算各村收入與付出業務。實行印鑒、支票分設保管。核算好現金與存款的收支業務,做到日清月結,做好各種財務報表。嚴禁坐收坐支,嚴格控制開支現金的數量,較大開支要通過銀行賬戶結算。逐步達到取消白條。加強票據管理、建立票據領銷登記簿。工程項目必須有預算、決算、合同、村民代表會議記錄、承包人資格證明、承包人身份證復印件、驗收報告,工程必須要有總價發票,大的工程項目必須有招投標資料。各村建立財產登記簿。財產購置后有代理會計、村保管,同時登記賬簿,當領用或者報廢處理時進行核銷并加強對現有財產的管理。實現專款專用,上級撥付的專項資金必須用于規定的用途,尤其是民政部門資金。
村級開支要嚴把“五關”即經辦人把事實關、報賬員把手續關,監督委員會把民主關、村委主任把審批管,支部書記把支部監督關,鎮級認真負責把兩關,即代理會計把初審關,總會計把復審關。加強安全防范意識,加強服務意識,對推進村集體各項事業發展的項目,應該給予大力支持和提供各方面的服務。
通過以上工作的開展和進行,力爭達到以下目標。一是村級的經濟活動和收入支出要全部在賬面體現;二是全面消除白條現象;三是實現村級資金及時入賬;四是消除往來資金不實的現象;五是落實財務審批制度,防止白條等現象;六是村級收入票據領用和銷號制度要嚴格落實;七是杜絕資金在賬外循環的現象發生,確保資金合理使用;八是村級財務公開日趨完善。
[1]劉利萍.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2015(01).
[2]郭靜佳,席洪生,楊偉.農村金融環境問題研究[J].山西農經,2015(05).
[3]劉文成.農村財務管理的現狀與對策[J].農村經濟,2011(08).
[4]李彩紅.農村財務與財政體制分立的制度設計研究[J].山東農業大學,2006(12).
[5]郭靜佳,倪志巍,李穎琦,王淑媛,任超,李楠.夏縣農業產業化與農產品加工體系現狀及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5(16).
1004-7026(2017)23-0062-02
F302.6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