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大偉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經棚鎮林工站 內蒙古 赤峰 025350)
新常態下林業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與挑戰
□雷大偉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經棚鎮林工站 內蒙古 赤峰 025350)
在我國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林業產業受到的關注度明顯提高。本文分析了新常態下林業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提出促進發展策略,以期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加快傳統林業轉型,提升經濟效益。
新常態;林業產業;形勢;挑戰;發展策略
基于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時期,林業產業作為推動經濟建設的重要產業,面臨了機遇與挑戰,發展形勢良好。經濟新常態下,重視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因此林業產業發展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森林資源,采用科學手段加強產業規劃,以此推動林業產業的經濟發展,發揮出林業產業的綜合價值。
國家建設小康社會為新常態下林業產業發展帶來了機遇,戰略指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合理開發我國的國土資源,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貫徹落實國家的方針政策,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為人民帶來福利。明確保護生態環境的必要性,推動低碳、綠色的林業產業發展,國家對林業的關注度日益提高是一種歷史機遇。基于林業工作會提出的解決三農問題要求,發展林業可以有效推動區域內經濟建設。由于林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其需要的勞動力較多,這將對地區發展帶來較大的就業空間,有效利用農村勞動力,實現農村增產增收。改革傳統林業發展模式,開發林業副產品,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木質林產品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在世界市場上,林業產品供需矛盾突出。在此市場需求機遇下,我國的林業貿易得以較快發展,我國木質產品貿易地位大幅提高。在新型消費模式下,生態環保型模式為新常態下林業產業發展提供動力。為響應保護環境的號召,林業產業朝綠色方向發展,以此實現經濟轉型,帶動我國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由于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對林業產品的環保要求提高,新常態的市場需求為林業發展帶來了機遇。在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明顯增加的背景下,對林業產品的消費量也呈現出穩定增長的態勢,內蒙古、東北三省等地林地資源開發利用前景廣闊,這都為新常態下林業產業的發展帶來機遇。
新常態下林業產業發展必然面臨一定挑戰,例如:環境污染造成的全球氣候變化,這將造成林業產業發展不穩定,高溫及嚴寒地區的生物因氣候變化降低了多樣性,生態系統脆弱。我國溫室氣體排放量逐年增加,林業產業發展面臨減排壓力。受金融危機影響,我國林業產業的外貿需求量有所降低,這將造成中小企業經營困難,成本增加,進而產生經營壓力。為順應世界林業產業的發展要求,我國出臺了林業產業發展新規則,提高了環保、質量等方面要求。國際市場競爭大,還未適應新規則的林業企業面臨的挑戰巨大。新常態背景下,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需求成為主流,我國部分林業企業的創新能力不足,生產率與世界領先水平也存在差距,仍然處于林業產業發展的加工環節,都將對林業產業的長遠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針對新常態下林業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提出促進發展策略。受自然環境、土壤條件、植被類型等因素影響,林業產業發展情況有所差異。但都需要做好調研和規劃設計工作,結合當地的自然情況,分析林業資源,做出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例如:了解當地的溫度、濕度、降水量,選擇適應性良好的植被,提高植被存活率;勘察當地地形地貌,針對水土流失、沙漠化等自然現象,選擇合適的樹種,提升植樹造林的生態價值。基于調研結果,設計出林業產業規劃方案,并設計應急預案,有效應對造林過程中出現的突發事件。與政府相關部門討論論證出最佳的造林方案,并從對角度修正。從國家層面出發,發揮出政府的主導作用,做好政策引導工作。政府提高對林業產業的重視程度,對地區農民做好科學教育工作,提出優惠政策,鼓勵更多的農戶參與到林業產業的建設工作中來,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同時,也能提高自身的經濟收入。
新常態為林業產業發展帶來了機遇與挑戰,把握國家優惠政策、基于開闊的林業產品市場,有效解決經營壓力等問題。為推動我國林業產業的發展,需要改革傳統的生產模式,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創新林業產品設計,不斷促進經濟形勢的穩定發展。發展多元化的林業增長動力,在新常態背景下不斷拓寬林業產業發展渠道,開闊發展前景。
[1]石峰,揭昌亮,張忠濤.新常態下林業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與挑戰[J].林產工業,2015,42(2):3-7.
[2]胡東.我國林業產業發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分析[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6(4):52-53.
1004-7026(2017)23-0064-01
F326.2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