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研
(江蘇省射陽縣臨海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江蘇 鹽城 224000)
水產養殖環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對策
□陳 研
(江蘇省射陽縣臨海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江蘇 鹽城 224000)
水產養殖中要避免不正確的養殖方法及操作模式對環境造成污染,通過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有效地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水質,更好地確保漁業生產的質量。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水產養殖;環境;污染;控制
水產養殖一般需要人工向水體中投入飼料,同時,也需要向水產品喂養一些特定的化學樣品與相應的抗生素,在所有投放的這些物品類,接近90%的物質是無法被水產品利用的。這些大量剩余在水體內的飼料、藥品及抗生素等,混雜著水產品排泄的各種廢物,會不斷在水體中積累,不僅會直接對于整個水體環境造成污染,嚴重時還會影響到這些水生物的正常生活。
常規的水產養殖過程中,由于采取淡水養殖的模式對于水資源密度需求過大,所以通常會采取其他形式作為替換,凈圍精細高密度放養就是隨之產生的一種水產品最常見的養殖方法。但是,這種模式如果操作不當,難以保證水環境的良好狀態,很容易導致水體中的某些元素嚴重超標,從而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現象。
水體中存有不同類型的微生物,在正常養殖環境下,這些微生物是水體生態系統的一個構成部分。但是,在有些不規范的養殖模式中會產生微生物污染的狀況。造成污染的微生物一般包括細菌、真菌、病毒及病原蟲等,這些微生物的存在會直接威脅到水體內的魚群活動,對于蝦蟹的繁殖也會帶來影響,嚴重時還會使得養殖的水產物被人體食用帶來健康隱患。
水產養殖工作環境中經常會用到一些機械設備,而這些設備中的機油會進入水體中,對于水環境帶來污染,直接影響到水產品的生活環境和狀態。這種物理污染在水產養殖中較為普遍,輕度污染會通過水體生態系統逐漸凈化掉,但是,仍然有一些比較嚴重的狀況,水體生態系統難以消化,會直接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崩潰。此外,還有一些重金屬污染,這些重金屬會在水產品體內富集,直接造成危害。重金屬進入水體主要有兩個渠道,一個是從外來環境進入到水產養殖區域內,另一個則是水產養殖中由于大量使用含有重金屬的藥品而造成的水體及水產品污染。
首先,要完善整個水產養殖的管理體系建設,對于水產養殖環境管理的規范、標準及體系化管理的相關要求要形成。這個過程中首先要提升從業者的整體思想意識水平,要讓他們明白水體及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危害和各方面后果,這樣才能夠在今后的養殖實施中規范操作,避免各種環境污染狀況的產生。同時,要透過對于各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尤其是要發揮出政府的導向和監督效果,加強對于水體生態環境的保護,從根本上解決水產養殖中的環境污染問題,以提升水產品的綜合質量。最后,應當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維護與管理水產養殖的綜合環境,要合理規劃水產養殖的各個功能區域,建立一個規范有效的水產養殖環境管理系統,并且充分發揮這個系統的積極效果。
水產養殖會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響,比如地理位置、生態條件和周邊環境的變化等,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到水產養殖的效能。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水產養殖結構,將各種環境制約因素和對于環境造成影響的因素進行合理調控,避免水產養殖過程對于環境的危害,并且有效保障水產養殖的綜合效能。在結構綜合調整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引進多樣化品種實施混養的方法,形成一個更加豐富的水體生態系統,提升整個系統的抵御能力。這不僅可以讓養殖的物種存活率更高,這也可以提升整個水體生態系統穩定性和抵御外界環境污染的能力。
水產養殖中產生的很多環境污染來源于外部物品的進入。比如,機械設備上的機油會嚴重污染水體環境,對于藥品的不合理或者過度使用會損害水體生態系統等。因此,我們在調控養殖環境受到污染的過程中,要采取科學飼養的方法,盡可能引入綠色藥品,最大程度降低對于水體環境的污染及危害。一方面,在水產養殖中藥品使用一定要更為嚴格,投放的藥品一定要符合相應標準,藥品的成分構成要能夠和當前環境和諧共處。另一方面,可以從改善水產養殖產品的生存能力出發,避免各種藥品的使用,這可以以另一種形式避免這些投放物品對于環境的污染。
[1]李全永.水產養殖環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5(24).
[2]雷志剛.水產養殖環境污染防控的對策[J].北京農業,2014(33).
1004-7026(2017)23-0083-01
F307.4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