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丹
(吉林工商學院 吉林 長春 130507)
我國產權交易市場發展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王曉丹
(吉林工商學院 吉林 長春 130507)
我國場外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之一是股權交易市場,也是我國未來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的大勢所趨。該市場同“新三板市場”一同構成我國OCT資本市場的主體,但是相較于對于“新三板市場”的研究而言,對于我國股權交易市場建設的研究成果相當有限。因此,本文從我國產權交易市場總體發展情況出發,對產權交易市場發展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最后對推進產權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的創新提出建議。
產權交易;產權市場;影響因素;創新方式
我國產權交易市場一直在摸索中逐步發展并初步形成了三級市場框架結構,形成了一定業務規模和地域特色的國家級產權交易市場,代表有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區域性產權交易市場,代表有上海、天津、陜西、青島、廣州共五家。
近些年來,由于國家相關政策對建立健全現代產權制度有嚴格的限制和要求,特別是限制國有產權交易必須要進場進行交易,因此這強烈刺激了產權市場的發展。從2010-2015年間,產權市場在新形勢下不斷創新并且實現了交易產品的多樣化及市場的強勁發展。
1.2.1 市場高度集中。產權交易的市場份額是與各地區的經濟狀況和發展態勢直接相關聯的,在我國共有300多家大小規模不等的產權交易機構,區域性非常明顯,而且市場一直沿用的是特殊交易的并購方式。
1.2.2 以本地交易為主。我國的產權交易還主要集中在本區域內。以2013年為例,所有交易中,本地交易量高達85%,異地只占13%,其余為境外交易。當然,近些年來,異地與境外交易在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這種趨勢使得我國產權市場上并購行為一場樣活躍。
在2005年至2015年這十年間,從產權交易標的的屬性來看,國有產權仍然是處于主導地位。自2009年后,國有產權的交易金額一直在一千億元人民幣左右。但是在2015年,國有產權為16 430宗,非國有產權為21 144宗,呈現了上升的趨勢。因此,如果以交易的數量作為判別標準的話,非國有產權的交易活躍度是較高的。
我國產權市場的發展面臨國內外雙重考驗,在國內現如今增長區域緩和,而全球經濟又處于復蘇期,所以我們的主要任務是穩定主要業務的交易,同時兼顧多方面的創新和發展,特別是在交易市場迅速發展的今天,監管的規則應該有序的推進,使要素資本品交易指標活躍替代的局面。
在所有促進我國經濟穩步增長的因素中,資本無疑已經成為決定性因素。因此,必須重視我國的資本市場的發展。很多西方經濟學者在早些年就對資本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從實證角度進行了分析,并且得出了很多不同的結論。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極大促進了我國生產力和人民生產水平的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在增強,但是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比如貧富差距嚴重,區域性經濟發展出現了嚴重不平衡,總體形成了南高北低、東高西低的總體格局。從經濟發展規律來看,出現此種現象的原因,不僅有自身資源的條件,還有全社會范圍內資本市場的主要干預和影響,為了形成全社會范圍內的資源集聚效應,不僅要調節經濟格局,更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持和引導。
在產權交易品種方面,因為如今產權交易并沒有實現證券化,所以交易的成本顯然很高。特別是在實物型產權及非標準化產權交易方面成交量一直比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參與人的局限及產權的受限,特別是交易手續比較復雜使供需雙方很難達成共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于股權流動重組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股權交易的傳統交易方式是招投標、拍賣、協議轉讓等方式,其中以協議方式為主,其他為輔。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深入發展,目前電子競價的方式已經被引入進來。
根據創新企業的特點及產權交易品種創新的分析,可以設計一種“知識產權擔保+期權”的交易品種,知識產權交易可以采取知識產權擔保與期權交易相結合的方式。
[1]湯欣.論場外交易及場外交易市場[J].法學家,2001(4).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2.038
1004-7026(2017)22-0051-01
F832.5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