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晨 張慧妍
(黑龍江財經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高校會計專業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改革研究
□邢 晨 張慧妍
(黑龍江財經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會計是一門實用性強的專業,對學生的實踐技能有一定的要求,加強學生實踐技能培養,是培養應用型高級人才的有效方式。傳統會計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已經不適合現代會計專業學生發展的需要,在“互聯網+”背景下有效改進會計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是會計專業發展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對會計行業提出了新的標準。本論文主要從改革會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勢在必行、在“互聯網+”背景下改革會計專業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兩方面進行闡述會計專業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改革,希望為研究會計專業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改革的專家和學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互聯網+”;高校會計專業;教學方式;教學手段
現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各個行業都需要會計人才,但是我國高校的畢業會計專業學生,不適合現代企業會計用人標準,必須改革高校會計專業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有目標的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技能,培養企業需要的應用型高級會計人才,為我國企業的發展提供會計人才保障。
“互聯網+”技術在會計行業中的應用,促進了會計理論的發展,對會計理論革新提供了技術支持,現代的會計在信息時代,不僅要懂得會計方面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具有一定的互聯網知識,二者相結合是會計理論發展的基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對會計的理論發展起到重要影響作用,其符合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為會計理論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互聯網技術在會計領域中廣泛應用,對會計學科提供了機遇和挑戰,會計從電算化會計,發展到今天信息化會計,現在會計職業崗位發展需要,會計學科需要改變教學內容,單純學習會計理論知識,不能適合職業崗位,必須根據職業崗位需要,對學科內容進行科學整理,建立符合會計職業崗位需要的學科體系,完善課程職能,全面提升學生職業崗位能力,培養學生應用型能力,提供學生實踐技能。
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過程,必須根據會計專業發展需要,根據學生實際工作崗位職責,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改革,教師是教學改革的關鍵因素。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必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利用“互聯網+”技術采用先進教學手段,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有效結合,發揮二者在教學改革中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潛能,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為企業培養應用型高級人才。
教學改革的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企業培養需要的應用型高級人才。會計專業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需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學生職業崗位能力培養,這對提高學生就業能力起到促進作用。對會計專業的學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要求對學生拓寬基礎、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增強對科技與社會高速發展的適應性。要把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育轉變到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能力和素質綜合培養的現代教育上來。會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就要服從并服務于這種轉變。在學生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過程中,結合實際教學,能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有助于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符合現代應用型本科學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需求。
會計專業教學改革是一項復雜過程,涉及到教學中多個教學環節,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必須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采用科技的教學手段對教學方法進行輔助教學,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起到重要作用。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之間有一定的聯系,二者之間具有相互促進作用,對會計專業教學改革起到重要作用,在教學改革過程中,不能忽視那方,這對教學改革都是不利的,必須重視全面教學改革,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
[1]郭筱娜.高校會計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經貿實踐,2017(13).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2.119
1004-7026(2017)22-0152-01
F234.4-4;G642
A
邢晨(1984.5-),籍貫河北省樂亭縣,職稱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審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