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鐘看懂企業年金
2017年7月28日,山東省國資委印發《關于省管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制度的指導意見》。大家關心的可能是下面幾點——
▲ 什么是企業年金?
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愿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障制度。企業年金跟我們平時所說的“養老保險”完全是兩回事。
▲ 為什么要設立企業年金?
兩大作用:使廣大職工分享企業發展的成果,退休后可以享受“養老保險”和“年金”雙份待遇;激勵大家在崗時好好工作,多創效益。
▲ 什么樣的企業可以設立企業年金?
企業具有持續盈利能力、年金支付能力、人工成本承受能力較強、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并履行繳費義務、能按時足額發放工資,這樣的企業才有資格建立企業年金制度。省管企業總部實施企業年金,原則上參加企業年金職工人數要達到全部職工人數的50%,并且權屬重要骨干企業普遍實行。
▲ 如何繳費?
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8%,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總額合計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12%。
▲ 實行年金后,如果企業經營不好,還能繼續享受年金嗎?
這就難說了。企業效益下滑較大、人工支出水平較高的,應適當降低企業繳費水平。企業出現經營虧損等情況,應中止繳費。
▲ 對什么人有利?
對優秀人才有利。企業繳費部分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比例,應根據職工貢獻、崗位、績效等因素綜合確定,適當向關鍵崗位和優秀人才傾斜。但企業繳費劃入個人賬戶的年金費用不得高于職工平均年金費用的5倍。即,優秀人才的年金也不能無限高。
▲ 年金劃入我的賬戶,就是我的了嗎?
那可不一定。對企業已劃入個人賬戶的部分,應根據職工工作年限(也可自企業年金計劃啟動后計)決定歸屬個人比例,并隨工作年限的增加相應增加歸屬比例,滿5年可歸屬職工個人。
▲ 能提前支取嗎?
一般不能。企業年金基金的支付和轉移應符合國家政策規定,非因職工退休、死亡、出國定居等原因,不得提前支付企業年金個人賬戶權益。
▲ 退休后怎么辦?
實行企業年金制度后退休的人員,企業在國家和省規定外不得再為其發放住房補貼等統籌外補貼。其個人年金賬戶中企業繳費部分低于實施企業年金制度前由企業負擔的國家和省規定的統籌外項目水平的,可通過在企業年金方案中設計過渡期補償繳費、采取加速積累或一次性補償的方式解決。
(本刊整理。完整表述請參照山東省國資委《關于省管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制度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