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發自湖南岳陽)
嚴懲生產環節的“摻假制假”
文_本刊記者(發自湖南岳陽)

隨著一些重大食品安全問題的不斷被曝光,食品安全狀況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從蘇丹紅到三聚氰胺,從抗生素濫用到瘦肉精問題,雖然政府和企業從未停止在食品安全上的努力,但食品安全問題卻似乎仍然時有發生。在食品加工、存儲等過程中,仍有一些不法商販唯利是圖,置他人健康于不顧。對此,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并下大氣力嚴懲食品生產加工領域的制假摻假行為。
在處罰方面,也明確了政府的行政責任,如果發生重大問題,公務人員可以開除,直至追究刑事責任,并建立了對食品安全全過程管理的相關措施。安全問題被納入政府常務會議主要議題,并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中。”湖南省岳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王如松告訴本刊記者。“過去的一年,我們岳陽市以及全市下轄的縣、市、區積極配合省、市人大開展的食品安全‘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成效顯著。”
據悉,為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響應中央要求,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在2016年派出三個執法檢查組,先后深入長沙、株洲、邵陽、岳陽、婁底等地,對湖南全省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湖南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的情況進行檢查。
此次檢查,重點對有關部門宣傳貫徹食品安全法、實施最嚴格監管制度的工作情況;食品安全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監管情況;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制售使用“地溝油”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情況,制售假劣食品的“黑作坊”“黑工廠”的取締處罰情況;校園及其周邊等重點領域的食品安全整治情況;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的食品安全監管情況和對食品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的整治情況進行了檢查追蹤。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于食品安全法確立了“建立最嚴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精神。為了有效規范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2014年6月23日,食品安全法首次迎來大修。新增了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的條款。在處罰方面,也明確了政府的行政責任,如果發生重大問題,公務人員可以開除,直至追究刑事責任,并建立了對食品安全全過程管理的相關措施。
“以前食品安全分好幾個部門來抓,現在把這塊都劃歸食藥監局管,從機構設置上更加合理了。”王如松說。
對于監管體系,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曾一度被認為是“九龍治水”,具體說來,食品鏈上中下游有多個環節,食品最初的種植養殖環節由農業部門管,到了加工環節是工業部門管,流通的時候,又變成流通部門管,中間又夾雜著質監、食監、公安、工商、衛生部門等,這樣就形成“九龍治水”的格局。
誠然,這樣的管理格局,無疑存在著監管上的漏洞、盲點、交叉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國家組建了統一、權威、高效的食品藥品監管體系。即省、市、縣級政府將原食品安全辦、原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和藥品管理職能進行整合,組建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機構,對食品藥品實行集
“國家以及我們當地市委、市政府對于食品安全一直非常重視,食品中統一監管,同時承擔本級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的具體工作。
“這樣一來,我們食藥監局的責任雖然大了,但是職能更為清晰,同時也整合了監督力量,并且實現了監督前移,目前即使在鄉鎮一級都有具體派出機構負責食品安全監督。”湖南省岳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稽查支隊長方秀根說。
在具體的執法過程中,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食品消費,甚至包括食品網絡銷售都實現了全覆蓋。只有社會共治這樣的網絡體系建立起來了,才能形成最嚴格的監管體制。
查詢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是消費者規避食品安全風險的重要手段之一,日后消費者將可通過手機完成這項操作。2016年8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為了推動社會監督,正式上線了食品抽檢結果查詢App“食安查”,消費者可通過手機軟件進行食品抽檢結果查詢。
本刊記者發現,消費者可在“食安查”通過輸入食品名稱、選擇食品分類、掃描商品條形碼三種方式,查詢食品檢查結果。輸入索引詞后,可看到抽檢結果全部合格的產品、抽檢結果出現不合格的產品兩列清單,消費者只需在清單中尋找對應商品、掃描條形碼的方式可看到相應商品的詳細抽檢信息,其中包括生產企業名稱、抽檢次數、抽檢結果等。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宣傳司司長顏江瑛介紹,食安查App的商品信息共計16萬條,覆蓋33大類產品。
目前,食品抽檢已成為食藥監部門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一種重要手段,并且抽檢的頻率和力度更是有增無減。以前岳陽市局食品監督機構抽檢幾百批次,如今不管對于風險檢測,還是監督抽檢,國家投入的經費、人員、力度、財政都明顯加強。岳陽市就食品藥品領域的抽驗就達到了兩千多批,“其中囊括生產領域、流通領域、餐飲消費、學校食堂等等食品經營主體的抽驗,這些抽驗大多是隨機開展,不指定地點、時間。”方秀根說,在具體的執法過程中,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食品消費,甚至包括食品網絡銷售都實現了全覆蓋。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晨光表示:“這樣一個從政府到社會組織,再到社會第三方、消費者個人形成的一整套聯動監管體系,就是我們在修法當中應當力圖建立的社會共治。只有社會共治這樣的網絡體系建立起來了,才能形成最嚴格的監管體制。”
“十二五”期間,有關部門破獲了“地溝油”“病死豬”、問題乳粉等一批大案要案;據悉2016年前10個月共完成91.5萬批次抽樣檢驗,樣品合格率為97.5%。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隨著國家下大氣力抓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形勢有了較為明顯的向好趨勢。
為了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問題打擊力度,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張高麗在主持召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時指出,要完善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推動摻假造假行為直接入刑,用最嚴厲的處罰堅決遏制和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基本和國際接軌,比較完善,但仍面臨很多問題。危害最大的食源性疾病風險、化學污染物、食品摻假和欺詐等,影響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
如今老百姓對于食品安全質量問題十分關注,隨著通訊設備的普及,老百姓對市場中發現的食品問題經常會打電話舉報,“從目前來看,這種方式十分有效,坦白來說,我們執法部門的人力相對有限,而一些小作坊、黑作坊的加工廠地比較隱蔽,往往選擇在一些城鄉結合部的民房內,或者廢棄的工廠內,并且有的往往是夜間開工,白天休息,很難被發現;而如果老百姓參與到監督中來時,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秀根告訴本刊記者,2016年,岳陽市岳陽樓區查獲的一起用病死豬肉熏制臘肉的刑事案件,就是通過群眾舉報的方式發現的。目前該案已移送公安機關進一步查辦處理中。
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社會普遍熱議的話題之一,幾乎每一起食品生產、加工中存在的不法行為,都牽動著廣大消費者的神經,食品安全不但侵害老白姓的身體健康,同時處理稍有不慎,很容易引發大的社會性問題。有些食品的市場往往不止一個省份,可能涵蓋了多個省,一旦查獲食品安全案件,勢必存在行政區域之間的協調與配合問題。
一般情況下出現問題,食藥監部門可以直接與企業對接,如果企業對于食藥監部門的不合格報告不認同,那可以申請復檢,如果復檢結果與食藥監部門的檢驗結果一致,那么有關部門就開始調查處置,該召回的召回,該下架的下架,該封存的封存,“本省范圍之內的,可以直接發不合格報告給當地食藥部門,省外的就需要通過省食安委轉到所在省份,當然如果產品的風險高,那么可以直接與生產廠家聯系。”岳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綜合科科長李金望告訴本刊記者。
從全國范圍來看,雖然監管部門下大力氣整治食品摻假制假,但有些問題仍然存在。2017年1月6日,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技學會主辦的“2016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 在北京舉行。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專家陳君石在談到我國整體食品安全狀況時表示,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基本和國際接軌,比較完善,但仍面臨很多問題,比如危害最大的食源性疾病風險、化學污染物、食品摻假和欺詐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