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勇
熟悉宋世雄的人都知道,他是央視解說員中嘴皮子最利索者之一。那么,他是如何練就超群嘴皮子的呢?在央視青年公開課《開講啦》的節目現場,75歲高齡的宋世雄與青年朋友們分享了自己的一個小故事。
當年,高中畢業的宋世雄對廣播解說員的職業充滿向往,尤其對當時中央廣播電臺體育賽事解說員張之崇拜不已。那時,還沒有直觀的電視節目,但是在解說體育比賽時,張之卻能憑借一張嘴,給廣大聽眾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一點,在宋世雄看來實在是非常神奇。為了學習張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凡是有張之解說的體育比賽,宋世雄都會抱著收音機,認真聆聽,仔細琢磨,反復模仿。
不僅如此,宋世雄還自己想出了一個加強練習的好辦法,并最終練出了一張堪稱一絕的嘴皮子。這個辦法就是“即時播報街景”——那一年,一有空閑時間,宋世雄都會獨自登上北京廣播大廈六樓樓頂,一雙眼緊盯街上流動的人群,調整呼吸,腦筋飛轉,張嘴就說,對所見景象進行即時播報,比如,他會這樣描述自己看到的即時街景:“……現在自行車過來了;現在一個提著粉色提包的女青年已經過了馬路,現在她已經走在了馬路中間;一輛汽車過來了……”每天如此,不斷練習,力求 “眼到、腦到、嘴到”。
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宋世雄的一張快嘴終于練成。據統計,他最快語速可以達到驚人的8.7字/秒。他也因此有幸成為張之的弟子,而且在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情況下,被中央廣播電臺破格錄用,成為了夢寐以求的播音員。1995年,宋世雄被美國廣播電視體育節目主持人協會評為“最佳國際廣播電視體育節目主持人”。他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
即時播報街景之所以成效顯著,就在于它把眼、腦、嘴全都調動起來,在不斷地練習中,使三者達到完美統一。口才的好壞絕不只是嘴巴的問題,而是一個人綜合素養的反映。宋世雄的成功說明,練嘴(表達),不僅要練眼(觀察),還要練腦(思考)。
(摘自《演講與口才》)
【素材解讀】
為了練成一張快嘴,宋世雄可謂下足了功夫,不僅學習模仿張之的解說,還用“即時播報街景”的方式進行強化訓練。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隨隨便便的,都需要經過不斷努力,下足功夫,才能實現。
【適用話題】
天道酬勤;成功沒有捷徑;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