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先
興化市人民醫院CT室,江蘇興化 225700
隱匿性骨折是一種真實存在的骨折,但是通過傳統的CR、DR、X線平片等技術無法發現和識別,尤其在膝關節部位的骨折診斷中,因為膝關節部位結構較為復雜,存在有較多骨塊重疊情況,采取投影檢測方式,會存在有較多的干擾,非常容易漏診,甚至可能會出現醫療糾紛等情況,嚴重破壞醫患之間的和諧關系。多層螺旋CT可以重建任意角度層面、掃描速度快,掃描之后可以通過計算機進行掃描結果的處理,近年來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針對脛骨近端隱匿性骨折患者,使用多層螺旋CT具有非常重要的診斷意義[1]。該研究選擇2015年4月—2017年2月該院收治的60例疑似脛骨近端骨折患者進行研究,評析多層螺旋CT對脛骨近端隱匿性骨折的診斷意義,現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收治的60例疑似脛骨近端骨折患者,所有患者經DR檢測呈陰性,交通事故傷30例,運動扭傷12例,高處墜落傷13例,砸傷5例。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 23例,年齡15~63歲,平均年齡(42.5±5.9)歲。排除其他因素干擾,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與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 15~62 歲,平均年齡(41.9±5.4)歲;觀察組患者 30例,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17~63歲,平均年齡(42.4±6.3)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骨折類型等各項基礎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1多層螺旋CT掃描 取仰臥位,美國GE公司Lightspeed128層螺旋CT以膝關節間隙為中心針對患者骨折部位進行掃描,包含有脛腓骨上端以及脛骨下端等部位。
1.2.2圖像重建 重建軟組織與骨窗,層間距設置5 mm,重加函數10,向圖像重建工作站傳送容積掃描軸位源圖像,展開多層面重建。
針對患者的骨折部位、范圍、位移以及關節囊等情況展開評價。
此次研究中所有試驗數據均運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其計數資料通過χ2來進行檢驗,用百分率(%)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60例患者均存在有較為明顯的外傷,DR診斷結果顯示為陰性,通過多層螺旋CT掃描診斷,脛骨近端骨折患者48例,檢出率80%,48例患者中,脛骨平臺骨折患者28例,脛骨踝間骨折患者20例。
當前臨床上在創傷性骨折的診斷過程中,主要是采取骨折影響診斷的方式進行,患者的治療有效性以及預后生活質量與影像學診斷準確性存在有十分密切的聯系。在骨折診斷過程中,首選X線片檢測。針對脛骨近端隱匿性骨折患者,采取X線片檢測方式會受到多個方面因素的影響,脛骨外端結構較為復雜,存在有投影重疊干擾等情況,實際診斷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漏診情況,最終加重患者的病情和損傷,嚴重損害患者關節功能,引發醫患沖突和醫療糾紛。與常規X線片相比,DR診斷方式圖像清晰度以及對比度比較高,檢測過程中不會受到操作人員技術熟練度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檢測結果較為客觀,在完成檢測之后對圖像進一步處理,提高檢測有效性,但是應用在脛骨近端隱匿性骨折患者的診斷中,同樣會受到骨折部位結構復雜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果患者的骨折端骨形態較為完整,未出現位移等情況,那么骨折無法有效診斷[2]。另外,膝關節部位下緣位置結構較為特殊,由脛骨平臺構成,部分患者踝部未骨折,但脛骨平臺仍出現骨折情況,采取X線片、DR等檢測方式,非常容易漏診,最終導致患者的治療受到影響。
MPR是當前臨床上診斷隱匿性骨折的主要方式,但是這種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在空間立體關系方面的顯示還存在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通過容積再現的方式能夠實現對這方面情況的有效彌補。容積再現有著非常強的空間立體感,能夠清晰的顯示出解剖關系,旋轉圖像任意角度觀察患者骨折改變情況。容積再現在骨皮質輕微分離方面的診斷效果不是十分理想,需要鑒別梯狀偽影。MIP在相鄰組織間密度差別小的骨折診斷方面應用效果好于MPR,兩者可以相互結合,提高診斷有效性[3]。
多層螺旋CT在實際的診斷過程中能夠實現大范圍容積快速掃描,與之后的計算機處理相結合,重建二維MPR以及三維圖像,圖像質量高,三維圖像可任意角度展開觀察,在隱匿性骨折方面,還可以多角度、多平面觀察,即使較為微小的隱匿性骨折,也能及時檢測出來,能夠彌補X線片、DR診斷等診斷方式的不足,清楚的顯示隱匿性骨折的復雜解剖結構,同時還可以任意角度顯示患者骨折的類型以及位移等情況,之后通過多層面重建消除重疊以及遮蓋等情況,使分辨率有顯著的提高,能夠清楚的顯示出患者的骨折線位置、走向、數目、骨折碎片、位移等情況,針對患者的骨關節損傷情況展開全面細致的觀察,降低脛骨近端隱匿性骨折的誤診和漏診率,減少醫患糾紛發生的可能[4]。
此次研究表明,通過多層螺旋CT掃描診斷,脛骨近端骨折患者48例,檢出率80%,48例患者中,脛骨平臺骨折患者28例,脛骨踝間骨折患者20例。
綜上所述,在進行脛骨近端隱匿性骨折診斷時,采取多層螺旋CT掃描,有著大范圍容積快速掃描特點,與計算機處理技術結合在一起,展開圖像重建,能夠實現對隱匿性骨折的多平面、多角度觀察,具有非常好的診斷效果,有效彌補了X線片、DR診斷等診斷方式的不足,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陳巨新,張曉忠,劉海倫,等.透視下轉位點片及多層螺旋CT對脛骨近端隱匿性骨折的診斷價值和應用分析[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5,24(6):1009-1011.
[2]陳利軍,田野,劉文剛,等.非典型膝關節外傷后脛骨近端隱匿性骨折的影像診斷[J].中醫正骨,2015(6):26-28.
[3]宋德明.多層螺旋CT在膝關節外傷后脛骨近端隱匿性骨折的診斷價值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0):1943-1944.
[4]列燦良.多層螺旋CT掃描在制定三維適形放射治療計劃中的應用價值[J].廣東醫學,2017,38(z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