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海
莒縣中醫醫院,山東莒縣 276500
養肝消瘤湯聯合替吉奧膠囊、奧沙利鉑治療晚期原發性肝癌的臨床研究
邵明海
莒縣中醫醫院,山東莒縣 276500
目的探討養肝消瘤湯聯合替吉奧膠囊、奧沙利鉑(OXA)治療晚期原發性肝癌的療效。方法將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8例患者分為兩組,治療組40例晚期原發性肝癌患者,第l天接受奧沙利鉑130 mg/m2靜脈滴注;第1~14天替吉奧膠囊80 mg/(m2·d),分2次口服。并配合口服養肝消瘤湯,3周為1個周期。對照組28例采用保肝及對癥處理。結果治療組PR 12例(30%),NC 20例(41%),PD 8例(20%);對照組PR 2例(7%),NC 6例(21%),PD 20例(72%),(P<0.05),治療組生存期為平均9.2個月,對照組平均2.4個月,治療組AFP下降(P<0.01),腫瘤明顯縮小,而對照組無明顯變化。不良反應主要為粒細胞減少40%(16/40),血紅蛋白減少20%(8/40),血小板減少22%(9/40)和較輕的神經毒性17%(7/40)。結論養肝消瘤湯聯合替吉奧膠囊、奧沙利鉑方案治療晚期原發性肝癌有效,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
肝腫瘤;治療;養肝消瘤湯;替吉奧膠囊;奧沙利鉑
該院使用中藥養肝消瘤湯聯合替吉奧膠囊、奧沙利鉑治療40例晚期原發性肝癌患者.緩解不良癥狀,促進機體功能的恢復,主要臨床癥狀得以明顯改善或消失。與對照組的臨床效果比較,該治療措施在控制AFP指數、減小腫瘤體積以及延長患者的生存期等方面都有優勢,而且操作過程十分便捷,同時不良反應偏小,因此效果突出,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以入住該院的原發性肝癌患者共68例為對象,均為疾病晚期,且接受病理活檢、病史檢查、CT檢查、體征檢查、B超檢查以及AFP檢查后,其病情已確診。68例患者中,女性患者共有7例,而男性患者則有61例;30~51歲,均值(46.1±1.63)歲。臨床分期:Ⅲ期者28例,Ⅳ期者40例。予以影像學檢查,均能直視腫瘤病灶組織,且有咳嗽癥狀、右上腹異常疼痛癥狀、胸悶癥狀、腹脹癥狀、納差癥狀以及乏力癥狀等出現。治療前,患者腫瘤直徑平均為(60±15.2)mm,AFP平均為(500±14)ug/L,隨機分組,其中28例作對照組,有40例作治療組,且兩組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40例治療組內患者均聯合用藥奧沙利鉑、養肝消瘤湯以及替吉奧膠囊:①治療第1天,給予患者靜滴用藥奧沙利鉑,用藥標準是130.0 mg/m2。②治療第1~14天,給予患者口服用藥替吉奧膠囊,2次/d,用藥標準是80.0 mg/(m2·d),用藥間隔期是3周。③給予患者配合口服養肝消瘤湯,中藥藥物組成:當歸20 g,炒白芍15 g,山萸肉20 g,鱉甲10,龜板10 g,炒白術15 g,山藥15 g,半夏15 g,陳皮10 g,茯苓15 g,山楂15 g,茵陳l5 g,虎杖 10 g,蜈蚣 2條,壁虎30 g,莪術10 g,八月札lO g,山藥20 g,金錢草15 g,大腹皮10 g,柴胡6 g,黃芩10 g,甘草3 g,干姜10 g,川椒10 g,桂枝10 g,雞內金15 g,龍葵10 g。上述中藥隨癥加減。1劑/d水煎服,50 mL/次,3次/d,連續14 d。④用藥2個周期以后,對患者療效進行評定,并觀察其不良反應,且所有患者均用藥6個周期。⑤在予以化療前,還需給予患者應用5-HT,防止其胃腸道組織出現不良癥狀,而在用藥奧沙利鉑時,還要囑咐患者加強保暖措施,防止受到冷刺激。此外,對照組使用常規保肝及對癥處理。
1.3 觀察指標
于化療前、后以及用藥養肝消瘤湯以前、后,分別對患者心電圖指數、血常規、AFP指數、肝功能指數以及腎功能指數等進行測定,結束2個周期的化療后,還需予以影像學檢查,并評價患者病灶情況,以判斷其近期療效以及不良癥狀等[1]。
1.4 療效標準
治療后,患者病灶組織已經完全消失,而且持續時間超過4周為CR;患者病灶組織的縮小面積超過50%,而且持續時間達到4周,同時未出現新型病灶組織為PR;患者病灶組織的縮小面積明顯不足50%,或者是有增大情況發生,而且增大面積不足25%為NC;患者病灶組織的增大面積明顯超過25%,而且還有新型病灶組織出現為PD[2]。除此以外,在評價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時,以通用的毒性標準進行,分作0~4級不等。
1.5 統計方法
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①治療后治療組PR患者12例(30%),NC患者20例 (41%),PD患者8例 (20%);對照組PR患者2例(7%),NC患者6例(21%),PD患者20例(72%),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40例治療組接受治療前,其AFP指數是(599.86±15.16)ug/L,而接受治療后是(201.35±8.55)ug/L,(P<0.05);28例對照組接受治療前,其AFP指數是(597.68±7.26)ug/L,而接受治療后是(572.69±11.01)ug/L(P>0.05),且治療后兩組對比,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③經治療,治療組40例的腫瘤由(49.79±6.58)mm降至(19.86±3.08)mm(P<0.05);對照組28例則由(49.00±5.21)mm降至(40±3.2)mm,雖有降低,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④治療后生存期,治療組平均為9.2個月,對照組平均為2.4個月。⑤不良反應。不良反應具體表現為周圍神經毒性反應、骨髓抑制以及胃腸道反應等方面,屬于輕度反應,對于中性粒細胞出現嚴重降低患者,予以G-CSF方案進行治療后,其中性粒細胞指數已恢復至正常狀態。此外,10例患者接受化療一個周期以后,其血清轉氨酶指數明顯上升,用藥保肝藥品后,均已恢復。
該院以68例患者采用沿用多年的中藥養肝消瘤湯治療的同時,聯合用藥奧沙利鉑以及吉奧膠囊對晚期肝癌患者進行治療,效果顯著,治療后生存期,治療組平均為9.2個月,對照組平均為2.4個月。PR 12例, NC 20例,PD8例;對照組PR 2例,NC6例,PD 20例,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得以明顯改善或消失,不良反應可耐受,在對其AFP指數有效控制的基礎上,使腫瘤體積不斷縮小,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應用效果優于對照組。不僅如此,該治療措施操作過程也十分便捷,不僅不良反應偏小,而且還能用于無法再進行手術治療的肝癌晚期患者中,所以應用效果突出[3]。
綜上所述,當原發性晚期肝癌患者接受治療時,通過聯合用藥奧沙利鉑、養肝消瘤湯以及替吉奧膠囊,可降低機體不良反應,在改善其癥狀的基礎上,使其生存質量不斷提升,且如果患者無法接受長時間的靜滴治療,該方案同樣有較高使用價值,可能為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值得臨床進一步擴大研究。
[1]秦淑奎,楊朝旭.第四屆中國腫瘤內科大會論文集.
[2]楊秉輝,夏景林.原發性肝癌的臨床診斷與分期標準[J].腫瘤防治研究,2002,29(1):37.
[3]倪全法,王曉光,陳徐艱,等.肝癌患者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后細胞免疫功能的動態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中崮藥物與臨床,201I,11(8):906-907.
R969
A
1004-6569(2017)02(a)-0069-02
2016-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