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搬經鎮初級中學 施 琴
巧妙創設情境,促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江蘇省如皋市搬經鎮初級中學 施 琴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通過情境導入、教學情境、拓展情境等形式,增強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積極性,使學生愛上英語閱讀,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
情境;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一直回避閱讀教學,學生普遍能夠順暢地寫出英語、解答英語習題,但是,閱讀英語內容卻比較困難。對于英語課文的閱讀,一直是教師點名,強制要求閱讀,學生才會進行閱讀學習,閱讀效果較差,直接影響學生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采用情境創設的形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信心,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有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使用情境創設的形式開展閱讀教學,是為實現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教學目標,選擇與教學內容相符的環境、事件等進行情境創設,增加學生對英語閱讀環境的體驗,豐富學生的情感需求,升華學生情感的同時,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的質量。同時,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容,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效果。巧妙創設情境,促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應堅持以下兩個原則:
教師在情境創設中應根據課堂教學時間和教學內容,合理規劃情境教學時間,使學生在情境中進行閱讀學習。在情境閱讀教學結束后,留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課文教學,將英語閱讀教學與課文相結合,在不影響整體教學效果的情況下,既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使學生掌握相關的英語知識。適量的英語閱讀教學情境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利用情境創設進行閱讀教學,需要善于發現英語閱讀教學內容與情境的結合點,合理地安排情境教學時間,避免出現喧賓奪主的現象。
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若是脫離英語閱讀教學內容,不僅無法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反而會浪費較多的時間,影響學生對英語閱讀教學的準確判斷。故而,在教學中,教師應堅持情境與教學內容關聯的原則,實施情境的創設,同時滿足英語閱讀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閱讀需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堅持該原則,是教師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尊重英語教學,認真對待自身工作的重要體現。
巧妙進行情境創設,促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是教師廣泛使用的閱讀教學方式,并利用情境教學的形式將學生引入閱讀教學中。教師使用情境創設的方式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具體措施如下:
教師在閱讀教學之前使用情境,主要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背景的情況下進行閱讀學習,而教師創設的情境,要使學生滿懷熱忱和信心地進入英語閱讀教學環境中。閱讀教學之前的情境創設可以理解為教學內容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英文歌曲、動物圖片、英語寓言故事等進行導入。譬如:學習TV Programmes一課時,教師可以選擇學生普遍喜歡的英文歌曲的視頻導入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播放英文歌曲,振奮學生的精神,將學生帶入歌曲視頻的情境中,在歌曲播放結束之后,教師進入講解環節,重點講解教學內容。歌曲的時間較短,不會占用較多的課堂教學時間,且與TV Programmes一課的教學內容存在一定的關聯性,符合情境創設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原則。教師在導入環節中要特別注意與教學內容的關聯性,若是教師選擇的導入材料與教學內容無關,既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導致情境閱讀教學實效,還進一步影響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要重視閱讀教學前情境導入環節的使用。
閱讀教學過程中的情境創設已經有教學前的導入為鋪墊,此時教師使用情境進行閱讀教學難度相對較低,不僅為教師使用情境提供方便,更為學生的學習做好鋪墊。
(1)創設問題情境
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將學生帶入英語閱讀教學內容中,并引發對教學內容的深思,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有利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質量。例如:學習Good Manners時,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文明禮貌的行為有哪些”“在生活中應該如何做到文明禮讓”“舉例說明生活中的文明現象”等問題,將學生帶入思考的氛圍中,促使學生深入了解教學內容,能夠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同時,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可以促使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活躍閱讀教學的氛圍,使學生在心情放松的狀態下進行閱讀學習。
(2)運用詞匯短語創設情境
一篇英語文章先是由無數的詞匯、短語構成語句,而后再形成文章。若是學生對英語語法的掌握和熟練程度相似,則掌握較多的詞匯短語的學生閱讀能力較強,閱讀質量高;相反,學生掌握的英語詞匯短語較少,將很難順利地通讀文章,并對文章內容進行思考和學習,無法通過英語閱讀教學的形式提高自身的英語成績,反而會使學生對英語閱讀產生抗拒心理,不利于教師利用情境進行閱讀教學。因此,教師在利用英語詞匯短語進行情境創設時,應先幫助學生積累較多的詞匯短語,在學生有一定的詞匯短語知識后,才能使用詞匯情境教學模式進行閱讀教學。
英語閱讀教學的結束并不是英語教學的結束,教師應利用閱讀教學內容創設拓展情境,使學生擁有更多的英語知識,了解知識的背景信息等。例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總結,總結自身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互相評價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逐漸清楚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在閱讀中的不足之處,進而改進閱讀學習方法。同時,學生也可以對教師選擇的情境創設提出意見,使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情境創設,滿足學生的閱讀學習需求,有效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率。此外,教師對學生總結的結果做出鼓勵性的評價,有助于增加學生閱讀英語的積極性。拓展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僅需要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也要幫助學生養成較好的閱讀學習習慣,促使初中階段的學生可以進行自主性閱讀學習。總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隨著教學閱讀的結束創設拓展情境是教學中的重要手段,需要得到教師的重視和有效使用。
總之,初中英語教師創設閱讀教學情境,通常采用閱讀教學前使用情境導入、閱讀教學過程中創設教學情境、閱讀教學結束后創設拓展情境的形式,增強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積極性,并在學生閱讀成功后,給予鼓勵,促使學生愛上英語閱讀,通過英語閱讀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以實現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
陳芳. 2009. 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 新課程?教育學術版(11).
成文. 2011. 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研究[J]. 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1).
李洪德. 2012. 圖式理論與英語閱讀教學[J]. 世紀橋(7).
李良紅. 2010. 利用網絡輔助英語泛讀教學的研究[J].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