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洪縣魏營中學 宋月梅
初中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探索
江蘇省泗洪縣魏營中學 宋月梅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急需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應在教學中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分層教學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尊重學生的差異,使每個個體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本文討論了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并提出其在實際應用中的相關對策。
初中英語教學;分層教學法;應用探索
近年來,我國接受教育的適齡兒童越來越多,導致學校教育壓力很大。而且農村進城務工的人數不斷增多,導致農村生源也不斷增多。而農村學生的基礎知識與城市學生差異很大。因此,在一個班中,成績好的學生可能得不到充足的知識補給,而成績差的學生又跟不上教師的腳步,導致班級產生分化。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能以一個標準來衡量所有的學生,因此,教師應改進教學方式,采用分層教學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發展。
初中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不一樣,從而導致班級里學生的成績參差不齊。教師不能對所有的學生進行統一的要求,否則結果只會適得其反。因此,教師要改進教學方式,將班級里的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分層教學,把成績好的學生分為一組,成績差的學生分為一組。水平相同的學生在一起可以相互促進,更好地進行學習。教師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給成績好的學生多講一些,因為他們的接受能力強;給成績一般的學生就少講一點,著重講基礎知識,保證所講的知識他們能夠當堂課吸收。當然,教師在做這些時是在統一授課的基礎之上的。教師還可以針對他們的喜好進行教學,比如有的學生可能不擅長聽力但是擅長閱讀,教師可以讓他減少聽力訓練,多做閱讀訓練,因為競爭還是看專業水平的競爭,而且多練習學生感興趣的項目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習的動力。
英語教師在教學之前應該對班級的現狀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根據現實的具體情況做出相關的計劃。教師可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成績等因素,對班級的學生進行分組。通常情況下可分為三組,即優秀組、發展組、基礎組。很顯然,優秀組是學習成績好的,上課表現積極的學生;發展組則是學習水平一般,但是在英語的某一方便有一定的特長,比如某個學生英語成績可能剛剛及格,但是他的閱讀理解成績很高,對于這樣的學生應該把他歸到發展組中,著重培養他的閱讀理解能力;而基礎組則是英語成績相對較差,上課也不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對于他們而言,最重要的是加強基礎知識的訓練,規定他們每堂課學會多少基礎知識,使他們一點點掌握,一點點積累,時間長沒關系,只要堅持住就會取得好成績。
多元智力理論要求教師要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只有讓他們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優勢,才能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因材施教。這是自古就有的,之所以流傳至今,是因為其效果是被公認的。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法就是一種因材施教的表現。根據每個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及愛好進行不同類型的學習教育,讓每個學生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從而為國家培養英語的專業型人才。其次,既然采取了分層教學,那么也應進行分層評價。學生如果喜歡做閱讀題,就讓學生去研究閱讀;如果喜歡聽力,就讓學生研究聽力,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在考試的時候,應對專攻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打分,以學生專攻的內容作為考試評分的標準。學校也可以根據學生專攻內容的不同而出不同的試卷,這樣既有利于教師評分,又能使學生的學習成果得到檢驗。
分層教學法在我國教學中實施的時間比較晚,所以教師們更要努力把它發展好。我國人口基數大,教育壓力也大。因此,普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一件艱巨的任務,需要教師和學生來共同努力。初中生的入學水平不同,學習的能力和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都不一樣。如果教師用同一個標準對待所有的學生,忽視學生個體的差異,勢必會對學生的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分層教學法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法,它可以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應有的發展。
既然采取分層教學法,教師就要為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因此不能指望學生給自己制定目標。而且學生對自己的定位不清,需要教師從旁協助。制定的目標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制定,否則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比如,對于優秀組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讓他們在期末考試之前掌握所有的語法和生詞,并能夠在做題的時候恰當地運用語法知識;對于發展組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給予他們充足的時間來發展他們的特長,比如在學期末之前,專攻閱讀的學生閱讀成績要達到多少分以上,專攻聽力的學生,聽力成績要達到多少分以上,給他們定一個明確的目標,讓他們奔著目標努力學習;對于基礎組的學生來說,目標就是掌握基礎知識,考試的時候能達到及格線以上,不能對他們有太高的要求,否則會讓他們覺得有壓力,甚至放棄學習。這樣,每個組的學生都有不同的學習目標,學生根據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到了期末,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收獲,全班的學生能夠共同發展。否則,教師制定一樣的目標,成績好的學生會覺得過于簡單,不屑于去學;成績不好的學生會覺得太難而自動放棄學習。因此,恰當的目標一定程度上是學生學習的動力。
制訂好了教學內容之后,就要制訂教學進度。教師首先要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按照教學要求,對不同的組采取不同的進度,三個層次的組都要按照大綱的要求學習其中所規定的英語知識。教師還要進行分層教學,根據每個小組的實際情況,展開不同的教學進度,另外,教師還可以開展組織一些英語學習的活動。比如,在課外活動中,教師可以把三個小組的學生進行區分,進行分別培養。全面地進行英語聽、說、讀、寫的訓練,并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學生掌握良好的適合自己學習的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完成自己組內的目標,加強小組合作,實現共同進步。身在同一小組的學生學習能力和水平都相仿,在學習的時候可以互相鼓勵、互相合作,不會因為能力不同而產發生心理壓力,而且程度相當的學生也更有共同語言。教師在確定教學進度的時候,要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水平,確保每一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都能得到相應的進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常來說,在一個班級中,發展組的學生最多,他們的學習水平居中,因此要多關注他們,保證學習進度適中;同時,對于另外兩個組的學生,教師也要給予密切的關注,確保每個組的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無論采用什么樣的學習方法,最終都是要進行考核的。考核是檢測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時也能從考核中發現學生的不足,然后對其進行分析,有側重點地改善不足的地方。考核的時候要對學生實行分層考核。針對優秀組,考核的內容要相對較難,但是又要在他們的承受范圍之內,這樣才具有挑戰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針對發展組的學生,要考核有針對性的內容,主要是他們專攻的內容;針對基礎組,考核的內容主要是基礎知識,只要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牢了,考核就能及格,對基礎組的學生考核的內容不能過難,要適應他們的實際能力,否則會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些學生只有在成績上有了進步,才能有動力進一步的努力。
分層的教學法對于初中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來說很有效。教師應該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采用分層的教學方式,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能得到不用程度的進步,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傳成琴. 2009.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法的探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3):76-77.
寧紅茹. 2016. 初中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探索[J]. 英語教師 16(1):53-54.
錢開亞. 2015. 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英語教師15(24):135-136.
姚文揚. 2016. 關于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亞太教育(14):179.
張曉婉. 2016. 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西部素質教育2(1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