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市建國路小學 王曉偉
如何實現小學英語語音教學和課堂教學無縫對接初探
江蘇省連云港市建國路小學 王曉偉
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國小學英語教學也在不斷經歷著改革和發展。從過去的重寫輕說的啞巴英語到現在聽說讀寫技能的綜合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得到了明顯的發展。但語音教學一直是小學英語的薄弱一環,我們經常能聽到孩子們說的土洋結合的“Chinglish”。本文就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談談語音教學在英語課堂中的滲透和運用,實現“見詞能讀,聽音會寫”的目標。
現狀;語音教學的誤區;語音教學的重要性;有效策略
學校作為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教師的責任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中國的孩子學英語的主要途徑還是先模仿再接受再到運用。小學生單純靠“鸚鵡學舌”的方式進行單詞學習,盡管在現在的英語課堂中加入了多媒體設備的應用,英語學習顯得更加直觀,學生在課堂上的詞句朗讀成效明顯,但由于課下缺乏感知語音的環境,教師又沒有教給學生拼讀方法,學生看著單詞或句子的語音形象和文字形象對不上號,等第二天上課,發現昨天滾瓜爛熟的單詞,竟然讀不出來。學生為了應付教師的檢查不得不動起了歪腦筋,比如用拼音給單詞注音,結果學成了怪腔怪調的英語,而且不能養成良好的記憶習慣,漸漸失去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相信我們經常可以在生活中聽到“Thank you—3Q”“Bye bye—白白”“How are you—好啊油”等等這樣的英語,甚至在一些廣播和電視中聽到這些看似熟練的口語交際,這些實際上都是典型的“Chinglish”,由于發音不標準,又沒有得到及時的提醒加以糾正,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中國式英語,這在無形中導致孩子們形成了不規范的發音習慣,導致了現在許多中國學生在語用交際中的發音誤區。
筆者想很多一線的教師都使用過或正在使用“先聽說,后語音”的教學模式,我們不談正確與否,先來看看教師給學生經常布置的作業是什么:(1)聽單詞錄音三遍并模仿跟讀;(2)聽對話錄音3遍并跟讀,找出文中不懂的詞句。提前預習對學生固然是件好事,但我們仔細想一想,以現在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和知識儲備能完全達到模仿跟讀的水平嗎?很明顯大多數的孩子是做不到的。由于沒有提前的語音滲透,學生為了完成作業在聽說時只能先機械的模仿,從圖中猜出其中意義,但書中的文字與聲音對不上號,有的單詞仍不會讀。我們發現這樣的教學模式經常會產生以下兩種情況:一是有的小學生讀了半年的Good morning,但還拿著書問教師這句話在哪兒;二是許多學生為了強記許多不會讀的單詞,對單詞標注漢語拼音或漢字,例如plane“p累”、station“s呆神”等。我們從善良的愿望出發,先聽說再語音,但由于聽說的方法不當往往導致學習者的學習效率降低,而隨著學習難度的增大使學生漸漸出現了厭學情緒。所以有的教師總結到:先聽說后語音,先兩極分化后亡羊補牢。筆者看有一定的道理。
有的教師知道音標教學在語音教學中的重要性,為了快速有效地讓學生識記單詞,把已學單詞中有相同發音的字母組合進行簡單的歸類讓學生記憶,如dog、frog、pot、hot,字母o的發音都是/?/,這在某一階段是有效的,就長遠而言,字母組合是代替不了語音教學的。因為在英語中,相同的字母往往可以有不同的發音,而不同的字母組合又可以發相同的音,不是一成不變的。字母組合只能在發音中起一定的作用,但不能用它來代替語音教學。
英語語音教學實踐表明,學生語音能力與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密不可分。許多英語教師都深知學好語音的重要性,但語音教學比較單調乏味,尤其那些枯燥的音標符號和眾多的讀音規則,更使學生眼花繚亂。所以,探索一套科學有效的英語語音教學方法已成為當代英語語音教師共同的責任。
培養學生的語音意識是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語音學習策略的首要條件。小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已經掌握了漢語的語音,形成了漢語語音的習慣,當他們初學英語語音時往往按漢語的發音去聽和發出英語語音。這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有意識地分析比較,培養他們英語語音的意識,使他們將自己的發音納入英語語音系統,從而正確地感知和復現外語語音。
學習英語發音,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是模仿,特別是小學生,應該讓他們多聽音,特別是教師在課堂上示范發音時本身發音要準確、規范。只有在聽清楚、聽準確的基礎上,才能使學生模仿,也才能模仿得對,模仿得準確。模仿時注意訓練學生的發音器官,增加學生的模仿機會,然后通過個別模仿的形式檢查學生是否模仿有錯,給予及時的幫助糾正。最后在聽音、模仿的基礎上可以進行仿說練習,這可以通過朗讀、日常的聽說等練習來進行,逐漸培養學生正確的語音語調。
教師要在語音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語言學習規律,運用詩歌、繞口令、歌謠、歌曲等形式,注重語義與語境、語調與語流相結合,設計成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語音訓練活動,讓學生練習,或讓學生欣賞性地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在美的熏陶中獲取英語語感,幫助學生練習語音。這樣就能將枯燥的、機械的聽音和模仿練習變為有趣的、有意義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音的積極性,使他們養成樂于模仿和善于模仿、善于運用的良好習慣和學習策略。
總之,英語的交際性越來越要求教師要重視語音教學。語音教學的好壞直接關系著英語教學的成敗。作為英語教師,要始終不斷地提高自身教學素養,積極地進行教學研究,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語音語調的習慣,為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讓我們的英語課堂始終飄蕩著悅耳的讀書聲。
埃利斯. 1999. 第二語言習得研究[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杜潔,曹鷺. 2004. 開展英語音素組合訓練,提高學生音覺意識[J]. 上海教育科研(6):74-76.
教育部. 2001. 英語課程標準[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