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君
把振興實體經濟作為加快全省經濟發展的基石
■李清君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堅持以振興實體經濟為基石”,既符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又契合黑龍江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主題。實體經濟是黑龍江經濟社會的支柱,是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根本所在。
要把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兩次重要講話精神貫穿到振興實體經濟之中。振興實體經濟,實質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任務是在產業結構調整優化過程中做好“老字號”“原字號”“新字號”三篇大文章,推動實體經濟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著力解決黑龍江實體經濟區位、資源、技術、人力資本錯位錯配問題,實現低效、無效供給側向優質、高效供給側轉型;把“五頭五尾”的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供應鏈一體化,形成高品質、競爭力強、回報率高的供給側體系,通過滿足市場需求,挖掘消費潛力,引導新型消費,實現投資有回報、企業有利潤、產品有市場、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
要把創新驅動貫徹到振興實體經濟之中。振興實體經濟,不是原有形態經濟數量的“加”法,而是圍繞我省實體經濟總量過剩、結構失衡、競爭力不強、管理體制改革滯后等問題,把科技創新驅動發展作為振興實體經濟的主旋律,形成制度創新與科技創新交互作用,市場創新與技術創新良性互動,在材料替代,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運用以及企業治理結構優化、組織效率改進和專業化管理水平提升方面,體現創新驅動在降成本、提品質、增效益、拓市場等方面的牽引作用和市場決定作用。
要把培育新動能貫穿到振興實體經濟之中。要通過培育新動能彌補舊動能減速失效的負面影響,形成蓬勃發展的新格局。一是抓好科技型企業成長計劃,為初創型企業提供成長的動力平臺,為已形成規模的企業提供資本市場合作的機會,為進入新三板和主板市場的企業提供規范法人治理結構的樣本和法制空間。二是圍繞新產業做好加速成長的大文章,通過項目生成、骨干企業配套、中小微企業集群發展、個體創業創新等方式,搶占市場競爭和科技創新制高點。三是抓好高校科技人員領辦的創新型企業,推動駐省央企混改,駐省中央直屬科研院所整體轉制,加快省直屬高校科研院所市場化改革,吸引域外戰略投資者和財務投資者參與黑龍江省地方國有企業改革和民營企業重組。
要把改造傳統優勢產業貫穿到振興實體經濟之中。要把注意力放在傳統優勢產業的改造上,構建駐省央企與地方融合發展釋放潛能、存量有效擴張與增量進入良性互動、強身健體與脫胎換骨相統一的戰略平臺,不僅要著力優化能源、石化、糧食、裝備的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勞動力結構、技術結構,還要強化傳統產業的創新驅動發展,做到嫁接改造升級、項目建設升級、招商引資升級、重組改造升級、強化內部經營管理升級和品牌建設升級。
要把新市場主體生成貫穿到振興實體經濟之中。實體經濟振興需要形成黑龍江全民創新創業的社會氛圍、工作機制,要向四支“雙創”主體聚焦發力。一是鼓勵支持高校科研單位工程技術人員創新創業,通過辦企業搞實體,使黑龍江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內生動力與創新驅動高度契合。二是鼓勵支持國有體制干部職工走向社會創新創業,通過搞實體經濟和領辦公司,實現自己的事自己做主,自己靠市場打拼體現人生價值和致富奔小康。三是鼓勵支持農民在農業領域創新創業,大力推進“互聯網+”跨界融合發展,工商資本合作發展,產業鏈共享發展,價值鏈增收發展,生態環境一體化綠色發展。四是鼓勵支持復員軍人和機關干部在城市經濟領域創業創新,在推動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在培育和壯大現代服務業方面一展身手。
(作者系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工業經濟處處長,黑龍江省科技經濟顧問委員會內貿經濟組專家)
責任編輯/杜金瑩dujinying@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