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理軍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河南鄭州 451100
糖尿病足高危患者采用延續性護理對足部護理知識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
蔡理軍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河南鄭州 451100
目的探討延續性護理對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足部護理知識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方法該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間選擇100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接受治療,以每組5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行延續性護理,3個月后對比兩組患者對于足部護理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其自我管理能力。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足部護理知識掌握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其自我管理能力也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糖尿病足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可加強患者對于病癥知識的掌握,能夠更好實施自我管理,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
延續性護理;糖尿病足;高危;知識;管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一類慢性并發癥,若不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可造成糖尿病患者殘疾。對于糖尿病足,預防往往比治療更有意義。但因患者在院期間有限,而糖尿病足的臨床護理干預往往是長期的、持續的,這樣情況往往造成患者的后期病癥控制效果十分的差[1]。為了改善這一情況,該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間對患者進行延續護理,并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足高危患者100例,以每組5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在50~75歲之間,平均(63.0±2.0)歲;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在52~73歲之間,平均(64.0±2.5)歲。兩組患者均符合下述納入標準:(1)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2)符合2011年《國際糖尿病足處置和預防指南》制定的糖尿病足高危因素;(3)具備基本的溝通能力;(4)足上無開放性的病灶,皮膚完整。并排除下述標準:(1)合并嚴重肝腎損傷;(2)下肢病變嚴重。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血糖控制、足部護理等。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進行延續護理,具體情況如下:為每位觀察組患者建立健康檔案,評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對患者足部危險因素進行分析,進而為患者提出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制定出計劃后,要求患者能按照所制定的護理內容完成護理,每日由患者家屬或護理人員進行監督。在患者出院時,再次評估患者對于糖尿病足相關知識與護理要點,對于患者或其家屬不理解的方面進行強化補充,利于患者在出院后能夠以高標準進行護理。出院后第1個月,每周以電話形式對患者進行隨訪,后自第2個月起可每半個月隨訪1次。告知患者下次返院復查時間,檢查患者的病癥發展情況,對護理計劃進行實時的調整。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對于足部護理知識知曉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進行觀察比較。其中足部護理知識知曉率測定由我院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進行,調查內容包括糖尿足的高危因素、危害性、護理要點、預防、監測知識等,滿分百分制,得分越高則患者對于糖尿病足相關知識越了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參照趙列賓[2]糖尿病控制狀況評價量表進行測定,調查表內容包括糖尿病及并發癥自覺癥狀、生活習慣、治療情況、生存技能、治療目標、知識結構等,滿分140分,得分越高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好。
1.4 統計方法
該文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其中計數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干預前后病癥知識知曉得分對比
該院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病癥知識知曉得分進行觀察比較,由結果可知,護理前兩組患者的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病癥知識知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所示。
R521
A
1004-6569(2017)01(a)-00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