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奇
創新監督模式 聚焦執紀問責
■ 沈奇
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強調,“全黨要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近年來,海林市紀委圍繞強化監督執紀問責,以運用“四種形態”為主線,創新監督方式,激發監督動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為建設風清氣正政治生態提供有力保障。
針對“監督真空”“監督缺位”等問題,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了“雙向垂管”的監察體系,將監督“觸角”延伸到黨的建設各個領域,確保監督無禁區、全覆蓋。一是實行“兩個派駐”。采取“分片派駐、統一管理、垂直監督”的方式,啟動了鄉鎮和市直紀檢機構派駐改革,解決了中層監督薄弱、缺位缺失的問題。二是推行“兩個延伸”。堅持“向下延伸、全面覆蓋、網格管理”,在112個行政村全部設立了紀監組,在11個社區設立了紀檢委,人員工資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創建了社區黨風廉政建設網格化監督體系,破解了基層監督空白的瓶頸。三是開展“全域巡察”。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制定出臺了《海林市巡視工作實施方案》,組建了6個巡察工作組,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先后完成6個鄉鎮、53個市直部門的巡察工作,移交各類問題線索49件,黨紀政紀處分41人,切實發揮了巡察利劍的震懾遏制作用。
以靈活運用“四種形態”為主線,創新監督方法,打造監督平臺,推進監督執紀由“寬松軟”向“嚴緊硬”轉變。一是實施提醒約談增強傳統監督力。堅持“抓早抓小”,監督關口前移,開展領導干部關愛提醒、重點崗位專題提醒、黨員干部經常提醒、社區干部重點提醒、農村干部約談提醒、問題部門現場提醒的廉政“六提醒”,真正讓“咬耳朵”“扯袖子”成為常態。二是聚焦重點領域提升群眾監督力。圍繞整治違反“四風”“八項規定”和與民爭利等問題,開展了“整風肅紀”“百村千戶清風行”等專項行動,嚴厲查辦挪用專題資金、違規辦理低保、亂用扶貧資金等案件。三是打造電子監督平臺增強科技監督力。全力做好“互聯網+紀檢”文章,探索“科技監督模式”,開辦全省縣級首家紀檢監察網站——“林海清風”網站,研發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監督管理平臺”,推動監督由傳統方式向新興平臺轉變,由年終檢查向日常監控轉變。四是借助新聞媒體增強輿論監督力。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在電視臺開辟“落實兩個責任”專欄,組織35個市直部門主要領導公開承諾,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面對從嚴治黨新常態,狠抓制度創新,強化機制保障,推進監督執行規范化、制度化。一是強化責任落實機制。制定《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九責九制”實施辦法》等5大類17項制度,細化黨委42項主體責任、紀委21項監督責任,形成了責任具體明晰的落實鏈條體系。二是強化廉政教育機制。全面打造“林海清風”廉政文化品牌,高標準建設了橫道鎮七里地農村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等一批教育基地,全市廉政文化“六進”示范點達41個。三是強化考評問責機制。定期開展“雙述雙評”“述職述廉”,邀請黨員干部、群眾代表現場打分,結果納入年度考核。嚴格執行“一案雙查”“一案三責”,綜合運用批評教育、誡勉談話、組織處理等方式,對落實主體責任不力的16個單位進行通報,對12名領導干部進行組織調整,形成了“有責必問、問責必嚴”高壓態勢。
(作者系中共海林市委常委、紀委書記)
責任編輯/張博zhangbo@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