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商務廳黨組
著力優化全省對外開放格局
■黑龍江省商務廳黨組
2017年4月29日,中國共產黨黑龍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在哈爾濱隆重開幕。這是黑龍江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全面振興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按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關于著力優化對外開放格局的總體部署,省商務廳將著力打造龍江商務對外開放工作體系,圍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發揮地緣優勢,注重同俄羅斯遠東地區開展戰略對接,創新實施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地區延邊開發開放規劃,加快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實施質量效益導向型的外貿政策,推動對外貿易由速度、規模向質量和效益轉變,提升龍江外貿國際競爭力。一是創新外貿發展方式。鼓勵外貿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大力推動跨境電子商務、市場采購等新型貿易方式發展,加快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二是優化進口商品結構。利用國家級開發區、綜合保稅區、海關監管區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做好與境外園區的產業配套對接,延長加工貿易產業鏈條。三是壯大對外貿易主體。支持進出口100強企業創新發展,鼓勵駐省央企及外商投資企業、域外投資企業、大型民營企業在我省開展進出口業務,鼓勵內外貿企業聯手開拓國際市場。四是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聯系,做好沿線國家市場需求調研,力爭對64個沿線國家進出口有50%以上實現增長。以對俄合作為重點,推進與歐美、東北亞、中亞、澳大利亞、新西蘭、蒙古等國家和地區合作,密切與港澳臺合作,促進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不斷深化。五是實施“千企百展”計劃。充分利用中俄博覽會、哈洽會、廣交會、亞歐博覽會及境外知名展會平臺,組織全省1000家外貿企業參加100個境內外專業性展會。六是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落實國家服務貿易促進政策,推動哈爾濱新區服務貿易試點,總結出可復制推行的服務貿易發展經驗。七是培育龍江出口品牌。培育一批“龍江制造”和“龍江服務”品牌與企業。支持我省企業與國內外知名品牌開展互利合作,實現品牌共享,延伸品牌效應,拓展市場空間。八是推動跨境貿易通道建設。提高哈歐、哈俄班列和中俄韓“哈綏符釜”陸海聯運效率和效益。
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大力培育外向型經濟增長點,加快拓展外部發展空間。加快構建對外投資合作體系,推動我省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進一步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一是創新對外投資合作方式。支持企業以工程承包+融資、工程承包+融資+運營等方式,探索投資帶動工程承包、援外項目帶動投資合作、境外園區帶動投資和勞務合作等方式。二是推動裝備制造和國際產能合作。建立裝備制造和國際產能合作項目庫。支持以裝備制造合作為核心的境外園區建設。三是加大能源資源投資力度。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府、部門、中介機構以及我國駐外使領館的溝通和協調,圍繞油氣、礦產、農業、林業等領域開展資源合作。四是拓展對外投資渠道。推進對東盟、非盟、上合組織、北美自貿區等區域次區域投資合作,拓展對外投資渠道。五是提升對外承包工程質量。推動企業承包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工程項目,鼓勵開展建營一體化項目,支持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帶動設備、部件和原輔材料等地產品出口。六是共建境外產業集聚區。推進國家級開發區參與境外合作區投資和建設。
加快產業園區建設,打造集聚“十大重點產業”發展的載體。堅持“特色鮮明、布局優化、設施完備、項目配套”原則,統籌規劃建設、完善工業園區、農畜產業園區、林果業園區、現代服務業園區、邊境經濟合作區、文化產業園等特色產業園區。一是加快推進開發區產業提檔升級。改善園區管理,探索引進社會資本管理園區新模式,搭建以創業孵化、信貸融資、信息咨詢、中介評估、科技研發、檢驗檢測為重點的公共服務平臺。二是強化開發區自主創新能力。推進開發區向創新驅動轉型,堅持引進外部要素與自主創新相結合,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三是創新開發區土地利用新機制。提高開發區的投資強度、容積率和產出效益。四是加強各類園區規范管理。制定《黑龍江省開發區條例》,明確開發區的法律地位、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管理權限。五是加強全省開發區環境保護。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組織實施《開發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重大環境保護項目。六是搭建園區對外開放平臺。發揮哈爾濱新區先行先試引領作用,建成國際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積極推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示范區改革創新,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申建綜合保稅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對俄貿易金融結算中心,辦好建設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
開展對俄全方位交流,帶動對俄經貿合作上層級,鞏固全國對俄貿易第一大省地位,加快構建貿易先導、投資主導、產業支撐、通道順暢、互利共贏的對俄經貿合作新格局。一是提升對俄貿易質量。深入實施以質取勝戰略,提高對俄出口產品質量、檔次和創新要素比重。二是擴大對俄農產品出口。擴大對俄羅斯遠東市場水果、蔬菜、豬肉出口規模,保持在俄遠東50%以上的市場占有量。三是壯大對俄貿易主體。推動我省與全國重點對俄貿易企業實現強強聯合、跨地區兼并重組,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跨國經營能力的大型對俄貿易企業。四是推進對俄境內外市場互動。推進對俄專業市場建設,打造對俄專業市場,形成區域性綠色食品、裝飾材料、家具家居、家用電器、日用百貨集散中心。五是加快互市貿易區發展。支持全國對俄貿易企業利用我省互貿區開展電子商務和物流配送,推進互貿區在發展定位、政策協調、物流配送等方面實現一體化聯動發展。六是推進大項目合作。推動我省企業開展對俄裝備制造、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港口建設以及生物制藥、醫療設備等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重大項目合作。七是推進對俄各類園區建設。加快推進哈爾濱新區建設。支持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完善功能,推進哈爾濱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爭取新批牡丹江、佳木斯、黑河、大慶綜合保稅區和穆棱、同江、撫遠、東寧、漠河、嘉蔭邊境經濟合作區。八是加快境外園區建設。制定《黑龍江省境外經貿合作區發展規劃》,出臺省級境外園區管理辦法,開展省級境外園區認定工作。九是打造跨境產業鏈條。支持企業赴俄創辦經濟實體,組建產業合作聯盟。加強跨境機電、電力、能源、礦產、林業、農業、物流等領域投資合作,延伸跨境產業鏈。十是開展對俄全方位交流合作。推進對俄科技合作。推進與俄羅斯在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核電裝備、復合材料、船舶制造等領域的研發合作,建設面向俄羅斯及東北亞的科技創新合作基地。
圍繞“三互大通關”改革,全面推進口岸通道建設。一是加快口岸恢復和設立工作。一方面,落實國家對沿邊口岸實行的特殊政策,力爭實現綏芬河公路口岸、黑瞎子島公路口岸開通8座以下小汽車自駕游。另一方面,利用我省與俄遠東定期會晤機制,加強與俄方地方政府、口岸管理機構的協調和溝通,協調俄方加快推動漠河—加林達口岸、嘉蔭—帕斯科沃口岸恢復開通。二是狠抓口岸客貨運輸生產。加強與海關、檢驗檢疫、邊防檢查、交通運輸等相關部門的合作,開辟客貨運輸綠色通道,擴大口岸客貨運量,及時發現并協調解決口岸運行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三是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推進電子口岸建設。推進邊境口岸“單一窗口”和通關一體化建設,實現監管信息同步傳輸。加強與俄方口岸部門機制化合作,推進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合作。推進黑瞎子島公路口岸“一地兩檢”查驗模式試點。進一步清理口岸收費。
改革開放是振興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將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氣和魄力,努力推動體制機制創新,著力優化全省對外開放格局。
編輯/曲直quzhi@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