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市農業綜合開發研究會
以打造『稻田公園』為突破口積極探索創建『田園綜合體』新路徑
綏化市農業綜合開發研究會
綏化市北林區西南村,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農村經濟主要靠種植水稻,同全省很多村莊一樣,村民外出務工、搬遷和就學,年青人越來越少,農業生產主要靠留守老人支撐,村內房屋閑置越來越多,往日的活力日漸衰退。
近年來,按照綏化市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綠色產業之城、田園養生之地”的目標定位,北林區委區政府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把農業綜合開發的觸角延伸到了這里,引進龍頭企業,實行村企共建,依托高標準農田項目區,打造集“稻鴨基地、田園景觀、自然生態、棚室采摘、旅游觀光、鄉村文化、農家樂園、特色餐飲、民俗風情”于一體的“稻田公園”,積極探索創建“田園綜合體”新路徑,推動西南村迎來了創新發展的春天,農村經濟再現生機,村屯面貌煥然一新,鄉土文化大放異彩。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
西南村以打造“稻田公園”為突破口,圍繞創建“田園綜合體”進行了有益探索,雖然剛剛起步,但“稻田公園”已經具備了一些“田園綜合體”發展的要素,這里火爆的人氣、新興的產業、美麗的家園、可觀的效益,展示了“田園綜合體”強勁的發展活力。實踐證明,“田園綜合體”不僅適合南方發展,在黑龍江同樣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西南村位于北林區中部呼蘭河與諾敏河之間的沖擊平原“河夾芯子”的核心地帶,也是北林區五大灌區之一的幸福灌區渠首所在地,這里具有優越的生態條件,水稻品質極佳,是黑龍江優質大米的亮麗名片。農業綜合開發把幸福灌區治理工程作為突破口,大規模建設高標準農田,為西南村創建“稻田公園”奠定了堅實基礎。
著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西南村現有2689人,耕地1.38萬畝。開發建設前,這里水利構造物不完善,渠系淤積嚴重,溝壑縱橫,雜草叢生,供水不暢,制約了農業發展。通過增加農發資金投入,田、水、路、林綜合治理,全村農業生產條件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提高了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全村1.38萬畝水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糧食增產20%以上。
著力提升農業科技水平。實施農發項目建設,把加快科技創新,增強農業發展動能作為重要引擎,更新傳統觀念,適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市場需求,從初級產品發力,推行綠色生態生產方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全面提高產品品質,與龍頭企業和農業科研院所直接嫁接,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業,以點帶面擴大示范效應,引領農業生產向高端產品邁進。
著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雙河電站坐落在西南村,建國初期,雙河電站曾經有過為綏化北部鄉村提供電力供應的輝煌時代。西南村緊鄰的幸福水庫,水面遼闊,承載著水利發電、農田灌溉、漁業養殖等多項功能。但一個時期以來,由于缺乏治理,西南村一度失去了往日宜人的景色,贓、亂、差,無力改造,給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帶來了極大困擾,民房有價無市,民營經濟更是一潭死水。農業綜合開發充分依托當地自然生態和田園景觀,對西南村進行綜合治理,干渠支渠全部硬質化,渠道邊坡修筑休閑臺階,兩側修建白色路面,沿渠圍村綠化美化,電站古式門樓整修一新,村屯環境全面改觀。環境優雅、景色迷人的西南村,重拾了遠方游子那份濃濃的鄉愁,更吸引了眾多向往田園生活的游客絡繹而來,商機凸顯,房價倍增,這一強烈反差,激發了村民和企業家扎根西南村干事創業的熱情。
經北林區農發辦牽線搭橋,引進濱北正大農業集團落戶西南村,在建設鴨稻生產基地的同時,全力打造“稻田公園”。一石激起千層浪,企業看到了商機,西南村看到了希望,形成了建設“稻田公園”的整體合力。
濱北正大農業集團是一家集生態農業開發、高科技農業種植、優質稻種推廣、稻谷加工銷售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龍頭企業。集團牽頭組建的電子商務協會、電子商務孵化園和自主研發的微信平臺一站式服務系統,創造了北林區微信電商新時代。集團進駐西南村,不僅投入大量資金,而且帶來先進的發展理念,推動“稻田公園”啟動實施并迅速建成。
實施鴨稻生產基地建設工程。集團集中流轉土地,在“稻田公園”內建設千畝鴨稻生產基地,統一經營,主栽“龍稻18”等優質品種,實行訂單農業,從播種到收獲加工,全程可追溯,全部采取有機、物理、生物措施,實現鴨、稻生態有機互補循環發展,最大限度提升水稻的品質。集團建有國內一流的精制米加工生產線,日處理水稻200噸,年加工能力6萬噸以上,并實現產品差異化、品類化、功能化包裝上市?;厣a的鴨稻大米深受市場青睞,每公斤售價達到20元以上。
實施村容村貌整治工程。集團先后投入3000多萬元,對西南村沿渠農戶的庭院按面積全部收購,并進行治理改造,藍色的屋頂,整齊的籬笆院,整潔干凈的道路,使村容村貌有了整體改觀。同時,對這些庭院實行統一管理,分戶經營,發展庭院體驗、觀光、采摘農業,打造綠色瓜廊,成為西南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通過實施綠化、凈化、亮化、美化、香化工程,村莊綠茵如圍,路旁綠樹成蔭,田內流水潺潺,夜晚園內燈火輝煌,渠上一橋橫跨,連接“稻田公園”和農戶居住區,與沿河路、沿河橋、沿河亭交相輝映,繪就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
實施“稻田公園”建設工程。根據功能定位,分區規劃建設。鴨稻種植區所有水利設施精心裝飾,打造鄉村田野風格,給游客以耳目一新感受;采摘區建有1萬平方米的大棚,棚內各種蔬菜水果琳瑯滿目,還栽植了野生籃莓、桑葚、枸杞、五味子,供游客采摘;兒童娛樂區建有兒童樂園、淘氣堡、水上樂園、小小動物園,以及點綴在田間的大黃鴨,成為孩子們娛樂喜愛的場所;垂釣區碧波蕩漾,魚兒不時躍出水面,眾多愛好者手握魚竿,在靜靜地等候著;游覽觀賞區景色秀麗,仿石大門、遠古水車、彩色風車長廊、玻璃棧橋棧道、凌空生態仿木棧道、孔雀園、荷蘭大風車、田園小路,美不勝收;餐飲區熱鬧非凡,老少皆宜,在這里都能找到回憶、享受、樂趣,餐飲食材全部自產,綠色、有機、健康,游客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點菜或體驗農家菜;鄉土文化區建有大型舞臺和附屬設施,每當夜幕降臨,這里燈光燦爛,歌聲裊裊,游客一邊共進晚餐,一邊欣賞專業演員演出的地方戲和其他節目。綠色田野、特色村莊、秀美公園、壯闊水庫、雄偉電站、潺潺渠水,以及鴨聲、蛙聲、歌聲、人們歡笑聲,交織在一起,令人流連忘返。
“稻田公園”的啟動、建設、竣工,以及發展、完善、提升,并逐步向創建“田園綜合體”邁進,其中重要的保障機制,就是實行村企聯手合作共建。發展理念高度契合,建設目標高度吻合,推進落實高度配合。
在建設“稻田公園”過程中,西南村與集團聯合成立了黨組織,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群策群力,攻堅克難。村民建設熱情高漲,主動轉讓土地、租賃庭院、開展合作、簽訂訂單,為集團提供各種便利。集團積極吸納當地務工人員,優先安排貧困群眾就業,讓村民人人有事做,收入大幅提高。村企結合搭建了合作的大舞臺,村民成了項目建設的主人翁,特別是接待游客,他們以純樸、熱情、周到的服務,贏得了廣泛贊譽。
村企合作的深入推進,不僅高標準建成了“稻田公園”,而且管理井井有條,游人如織,笑語歡歌。面對項目建設取得的顯著成果,西南村和集團并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正在謀劃新的發展藍圖,不斷鞏固和擴大建設成果,向創建“田園綜合體”加速挺進,打造新亮點,譜寫新篇章,實現新跨越。
打造“互聯網+農業”新亮點。通過淘寶網、電商2.0營銷平臺,推動“稻田公園”提檔升級,打造“互聯網+樂園”模式、“互聯網+綠色庭院”模式、“互聯網+休閑農業”模式,充分發揮農業科普教育、兒童親子體驗、移動電商平臺、庭院經濟配送、鄉土稻草文化等功能,進一步開發田園旅游休閑、有機果蔬配送、鴨稻蟹稻共作等產業,擴大效果,拓展領域,增強產業發展活力,延伸產業發展鏈條。
打造農業轉型升級新亮點。把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融入西南村發展實踐之中,讓農民參與和受益,加速推進農業轉型升級。推動一二三產業緊密融合,實現“農頭工尾”有效銜接,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提高農業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積極探索與現代農業相適應的新思路、新業態,注重培育新動能,著眼全產業鏈發展,努力將“稻田公園”建設成“科技體系全面提升、流通輻射功能齊全、區域地標品牌形成、創新經濟功能強化、網絡技術廣泛應用、綠色生態農業成果突出”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示范帶動周邊地區加快發展步伐。
打造未來發展新亮點。集團秉承打造精品意識,以發展綠色、有機、生態農業為目標,堅持標準化、規模化、可溯化推進手段,計劃用3-5年時間,集中建設50萬畝高標準、可追溯水田生產基地,實現良種化推廣、智能化催芽、工廠化育苗、生態化生產一體發展。集團牽頭,西南村配合,以鴨稻生產基地為軸心,著力建設5萬畝庭院經濟和1萬畝雜糧生產基地。同時,建設生態旅游休閑觀光農業園區和候鳥型養老院項目,推動休閑農業、旅游農業、文化農業深入發展。藍圖繪就、航道開通,集團和西南村正在按照既定目標,向著美好的未來揚帆起航。
責任編輯/賈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