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
日照市五蓮縣中醫醫院,山東日照 262300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臨床上常見的糖尿病慢性并發癥,治療難度大,致殘率高,給患者帶來的巨大的生理痛苦和心理壓力。對糖尿病足的護理進行研究對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和生存周期有著積極的作用,該研究結合多年的臨床經驗和文獻資料對糖尿病足的相關護理進展進行總結如下。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癥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定義為,患者下肢遠端異常或出現不同程度周圍血管病變引起足部感染、潰瘍、深層組織破壞。主要臨床表現有足部潰瘍、感染、壞疽,隨著病情進展,潰瘍面逐步加深,破壞深部組織和神經,導致截肢甚至威脅生命[1]。
國外文獻資料顯示,糖尿病足的患病率為5.3%~10.5%[2],糖尿病足在多數國家成了首要的截肢原因,在非外傷低位截肢中有40%~60%患者為糖尿病患者,其中85%患者合并足部潰瘍。我國糖尿病足的發病率為8.57%,占糖尿病患者的12%~25%[3],糖尿病足部壞疽的人數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7倍。
血管、神經病變和感染是糖尿病合并足部潰瘍的主要病因,糖尿病足的誘因有很多種,資料[4-5]顯示年齡、病程是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老年糖尿病患者新陳代謝緩慢、動脈硬化,足部潰瘍的發生機率偏大,糖尿病足患者平均年齡超過60歲,5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下肢病變比例高達19.47%[4]。收縮壓升高是糖尿病足的獨立危險因素[5],收縮壓增高引起末梢組織毛細血管內壓力增高,毛細血管內皮組織增生,基底膜增厚,血液供應減少,局部組織缺血缺氧,足部潰瘍形成。另外高血糖、足底壓力等也是足部潰瘍的誘發因素。
觀察患者有無間歇性跛行,詢問患者有無下肢無力和靜息痛,痛覺減退等情況,觀察下肢末端皮膚的顏色、紅外線皮膚溫度測量法測量皮溫以及動脈搏動情況對周圍血供做出初步的判斷。測量踝肱指數(ABI),≥0.97 為正常,<0.9 有間歇性跛行,靜息痛,壞疽的危險,<0.6提示周圍血供嚴重不足,≤0.5或>1.31提示糖尿病足高度風險。
結合糖尿病足Wagner分級法和患者足部分泌物細菌培養結果判斷有無感染及感染的程度,0級和Ⅰ級均無感染,Ⅱ級潰瘍較深,并且出現軟組織感染,Ⅱ級深部組織化膿,出現骨髓炎,Ⅴ級出現局限壞疽,Ⅵ級廣泛壞疽。通過Wagner分級可以判斷糖尿病足的感染程度。
評估患者踝關節運動是否靈活,是否出現畸形關節,下肢肌肉收縮情況和足部的知覺是否喪失,知覺減退提示有發生糖尿病足潰瘍的風險極高。若局部皮溫過高排除炎癥可能,則提示自主神經病變的可能,足動靜脈通路受阻。
患者的足底壓力、血糖控制的水平、飲食方式,患者的心理狀態、對疾病的認知和社會支持等情況進行詳細評估。
3.1.1 性濕療法 濕性療法主要優點有,調節創面氧張力,促進毛細血管形成和創面生長因子釋放,保留創面組織蛋白溶解酶,利于創面壞死組織的溶解,保持創面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環境下修復,避免干性結痂造成的機械性損傷。濕性療法是借助密封性敷料來實現的,水凝膠敷料、藻酸鹽敷料、銀離子敷料、酶學敷料等廣泛應用到糖尿病足部潰瘍創面的治療上取得不錯的效果。有研究對50例糖尿病足部潰瘍患者的創面采用銀離子敷料加快了傷口的炎癥消退時間,平均恢復時間為(16.93±5.49)d,銀離子敷料的使用時間長,最長時間可達7 d,減輕患者換藥的痛苦[5]。
3.1.2 VSD療法 負壓引流適合糖尿病足淺表潰瘍和為累及骨髓的深部潰瘍,VSD可以保持創面的負壓引流效果,將多余滲出物,減少細菌定植,為愈合提供無菌環境,減少炎癥刺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水腫,最終有利于肉芽組織生長。
3.1.3 高壓氧療法 高壓氧療法是通過收縮血管減輕組織水腫,刺激毛細血管重建和膠原蛋白合成,利于傷口愈合,可顯著降低截肢率和死亡率[3]。2004年中華醫學會高壓氧醫學分會推薦在糖尿病足潰瘍治療中使用高壓氧,對潰瘍愈合具有明顯的優勢,降低了大截肢發生率,并且高壓氧療安全性好,不良反應少見。
血糖管理是糖尿病足患者的重點護理內容,高血糖增加了糖尿病足感染的風險,保持血糖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可以有效減輕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高血糖不論對于糖尿病患者還是非糖尿病患者都有提高死亡率的風險。
長時間足底壓力過高易導致足底組織缺血和組織分解,產生炎癥以及自溶酶形成潰瘍,糖尿病患者足部周圍血管神經病變局部血供差,足底壓力會加速潰瘍的產生,護士應當囑咐糖尿病患者使用特殊鞋墊、減震鞋底、減壓鞋、矯形鞋墊、凝膠趾骨墊可以有效緩解足底壓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傷口愈合。Stephen對102例低潰瘍風險的糖尿病患者(其中17例患者出現周圍神經病變)試穿搖臂鞋,測得71%~81%的患者足底峰值壓力在200 Kpa(200 Kpa為足底壓力閾值)以下。
研究顯示足部護理教育對糖尿病合并足部潰瘍患者降低截肢風險有積極作用,護理人員在全面評估患者足部護理意識和現狀的基礎上,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足部健康教育,發送健康宣教手冊,提高患者疾病預防意識。
我國成人糖尿病發病率居全球首位,糖尿病足的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給患者和家屬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糖尿病足的護理重點是預防,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治療糖尿病足的關鍵措施。同時建議成立糖尿病專科護理團隊,做好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預防篩查工作,對于已經發生足部潰瘍患者提供專業的護理服務和指導,并且為患者提供不間斷延續護理,確保患者的治療效果。
[1]呂曉東,張濤.45例糖尿病足的階梯治療體會[J].臨床醫藥實踐,2016,25(12):960-961.
[2]Fand AS,Esmaelzadeh M, Larijjani B.Assessmentand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ulcer[J].Int J Clin Pract,2007,61(11):1931-1938.
[3]高謨,冉興無.糖尿病足病治療進展[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4,11(1):10-13.
[4]張蕾,趙蘊華,嚴翠麗,等.糖尿病足病APN探討[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7):8-9,15.
[5]趙靜靜,王偉靈,鄭培莉.中國人群糖尿病足相關危險因素的 Meta分析[J].檢驗醫學,2014,29(6):64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