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元信
濟南市歷城區華山街道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山東濟南 250108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其屬于一種急性傳染病,常見的病原體包括腸道病毒71(Ev71)與柯薩奇病毒 A16(Cox16)。 近年來,該病的患病率在不斷上升,該病的主要集中在5歲以下的患兒中,其中以3歲以下的嬰幼兒發病率最高[1]。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是以夏秋季節最常見,冬季比較少見。其主要的潛伏期在2~3 d左右,臨床癥狀包括發熱且持續2~3 d,類似于感冒癥狀,并且會伴有惡心、腹瀉、嘔吐等癥狀。短期內患兒口腔出現小皰疹,破裂會形成小潰瘍,伴有明顯灼痛感。在1~2 d之后手足遠端會出現綠豆大小或米粒狀白色不透明的圓形小皰疹,通常分布在腋下、足底與手掌等部位。針對該病需要引起重視,并制定出合理的治療方案,以便提高治療效果[2]。該次研究通過對該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20手足口病患兒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以該院220例手足口病患兒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入院治療。其中男性150例,女性70例,3歲以下有160例,3~5歲有38例,5歲以上有22例。其中危重病例有9例。
所有患者均采用隔離治療,首先,需要隔離病房。將普通患兒安排在同一間病房,危重患兒安排單獨隔離間治療。并具有明確的隔離標識。并固定陪人,避免探視,確保病房的空氣流通,并對室內的溫度與濕度進行有效調控。由于患者咽喉分泌物以及唾液等均帶有病毒,并會通過空氣飛沫進行傳播,其病毒對干燥與紫外線比較敏感,因此,在病房內需要確??諝庀鄬Ω稍?,每天進行消毒處理。其次,消毒處理。每位患兒需要使用固定的體溫計,并每天對使用儀器、物品、地面、床、桌椅等進行消毒處理,采用500 mg/L消毒劑擦拭。由于手足口病主要借助口——糞途徑傳播,需要對可能的傳播途徑進行控制,對患兒大小便采取2 000 mg/L有效氯浸泡處理,維持30 min,之后倒入廁所,并采用漂白粉與消毒液對廁所進行消毒處理,消毒2次/d。患兒的生活垃圾需要有醫療廢棄物中心進行處理,在患兒出院后需要進行終末消毒處理。另外,醫護人員需要嚴格穿戴隔離服,并佩戴16層棉紗口罩,每隔4 h更換1次。在接觸患兒之后需要認真采用消毒液洗手,接觸到患兒的分泌物或排泄物的時候,需要戴手套,并脫手套之后嚴格按照要求洗手。
220例手足口病患兒在接受治療后,均痊愈出院,無不良反應。
手足口病在兒科中屬于常見病,其發病率較高,且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如果沒有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會出現大規模傳染的現象,嚴重威脅到患兒的生命健康。手足口病患兒與隱性傳染者均為傳染源,其主要通過呼吸道、消化道與密切接觸等方式進行傳播,該病的潛伏期在2~10 d左右,平均為3~5 d,且癥狀與感冒相似。針對該病需要盡早診斷與盡早治療,并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傳染[3]。
針對手足口病需要對其進行隔離治療,需要對病房進行及時消毒處理,從而避免傳染。同時,需要對其采用有效的防控措施,對病情進行有效的控制。另外,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各種癥狀會導致患兒比較難受或痛苦,需要對患兒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轉移患兒注意力,并告知家屬該病的相關內容,以便減輕心理恐慌。加強患兒溝通,拉近護患關系,并短時間內讓患兒熟悉醫院環境,避免哭鬧,并確?;純悍e極配合治療。手足口病會出現持續發熱現象,如果家屬對該病不了解會出現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需要向家屬講解病情主要臨床癥狀、發病因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以及預后等內容,從而緩解家屬心理壓力,以便幫助患兒積極配合治療。另外,需要對患兒的病情進行密切觀察。定時對患兒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測量,并注意患兒的瞳孔、面色、神志、心率等變化,并對其進行準確記錄。對患兒的體溫變化進行觀察與記錄。針對發熱情況需要及時降溫處理,針對37~38℃左右需要采用物理降溫,在38℃以上需要采用藥物降溫。如果患兒出現持續高熱現象,且心率超過140次/min,出現嘔吐、嗜睡等情況,需要注意心肌炎、腦炎等并發癥的發生。并根據患兒的年齡采用物理降溫或泰諾林混懸液口服治療,避免并發癥的發生,對患兒出現高熱驚厥的現象進行密切觀察,并做好防御措施。同時,需要對患兒的并發癥進行密切觀察。對患兒有無出現精神萎靡、嘔吐、頭痛、嗜睡等并發腦炎的癥狀進行密切觀察。并且需要對患兒有無出現大汗淋漓、面色灰白、呼吸減慢等并發肺水腫的癥狀進行觀察。如果患者出現上述的癥狀,需要及時通知醫生,并采取急救處理。
針對手足口病危重癥患兒,需要對其病情進行密切觀察與護理。如果患兒出現抽搐、嗜睡、嘔吐、頭痛、昏迷等神經系統癥狀,需要立即確保患兒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對話呢的嘔吐物性質、顏色等進行觀察,避免出現窒息。并及時采用20%甘露醇快速注射,以便降低顱內壓。對患兒腹部是否出現膨脹、尿潴留等現象進行觀察,在必要的時候需要導尿處理,嚴謹按壓排尿,避免出現腦壓增高而引起腦疝的形成。如果患兒出現呼吸急促、心率過快、面色蒼白、發紺、吐泡沫樣痰等情況,需要及時給予吸氧處理,并確保患兒呼吸道的通暢性,建立兩路輸液通道,對患兒的心率、呼吸、血樣飽和度與血壓等進行監測。同時,做好氣管插管的準備工作,必要的時候可以采取正壓機械通氣處理。
綜上所述,針對手足口病需要進行有效的隔離治療,并給予合理的防控處理,可以對疾病進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傳染病的傳播。
[1]陳云龍,潘家華,呂勇,等.小兒手足口病分類管理的探討[J].安徽醫學,2013,18(2):213-214.
[2]張紅梅,高艷華,賈丕梅,等.80例手足口病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3,23(17):826-827.
[3]袁加海,李冬云.338例手足口病患兒的隔離治療與疫情防控[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27(11):315-316.